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有话可写

2020-05-13王永海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真情选材经历

王永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作文最大的苦恼在于素材缺乏,选材上往往只局限于自身经历与感受,难以写出题材新颖、视野广阔、立意高远的佳作。因此作文训练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拓展选材空间,让他们有话可写。

一、感悟成长——倾听花开的声音

即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中,选取写作的素材,这是学生最熟悉也最常用的题材,但学生往往缺乏对成长的深度思考。

引导学生从成长经历中选材,启发他们写出对成长的深度思考,而不只停留在单纯的呈现一件往事、一段经历上或一种感受上。让成长的滋味在字里行间洋溢,让成长的思考在青春的头脑中升华,我们会听见花蕾绽放的美妙乐音,会听见少男少女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呼唤。

二、感悟真情——遍洒心灵的阳光

即引导学生把选材的视点从自身经历向生活辐射扩展。引导学生注视生活中的真、善、美,克服小学生作文阴郁笼罩的现象。引导他们去捕捉身边人、事、物荡漾出来的真情,感悟其中善良的因子,思考其中美的特质,以“真”取胜,以“情”动人。小学生自己的身边有不少的生活素材。让他们感知父母亲人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感知自己身边的小动物。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真情。

三、感悟自然——聆听自然的旋律

即引导小学生把选材的目光投向广阔的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写作的素材,这是对小学生作文选材空间的又一次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关注自然环境的变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自然。自然界中的万物,风霜雨雪,花草树木,潮起潮落,流云星河,都可以牵动我们的情思。从大海的万丈狂澜,感悟生命的激越与波澜;从高山的峰壑争秀,感悟生命的坚强与博大。静心地走进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感悟自然,不仅可以放松心绪,还可以净化灵魂;表现自然,不仅景美文美,还可以收获一份惊喜与感动。

四、感悟社会——擦亮寻觅的眼睛

即引导学生把作文的笔触伸向广阔厚重的社会,关注社会大事、国家大事,提高辨别思考能力。“感悟社会”主要指: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影响国计民生、家庭幸福、个人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如贪污腐败、农村医保、打工与子女教育等。对这些现象通过叙事、抒情或议论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事,国家事,感悟社会。让学生的眼睛明亮起来,让学生的作文鲜活起来。

五、感悟阅读——点燃精神的火把

即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资源,把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收获、阅读思考等作为写作素材,把学生作文的选材空间,从现实世界进一步拓展到精神领域。引导学生在写中读,读中写,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一是走进作品,阐释作品内涵,评价人物形象,抒写对人物、事件等的理解和感受,或表达自我的推崇与赏识,或融入自己的思考,让自我的情感、经历等与文本碰撞、交流,爆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二是跳出作品,抒发感悟。从作品某一点出发,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驱遣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定能获得一个崭新的高度。三是比较作品,比较人物,比较事件,比较风格,比较作者,等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比较中思考,或揭示出某些人生哲理,或给人某种启示,或联系当今现实说明某个问题。

总之,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的视野广了,选材范围宽了,作文不仅有话可写,而且还“言之有物了”。以素质教育为大背景,新时期的教育一定要把德育、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进步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調动起来了。此外,我们在教育教学之中,要认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学,教学,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形成自学能力。”教学无外乎是举了例子,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最终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进步,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热爱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服务。

猜你喜欢

真情选材经历
画与理
风雨真情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真情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经历与感悟
选材“碰头”好热闹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