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助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
2020-05-13康丹华
康丹华
摘要: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同时把博物馆放置在“社区参与者”的角色中进行解构。将“博物馆”放在“社区”语境下进行解析,对博物馆业内来说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课题。本文在讨论博物馆视野中的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館为例,对涉海类博物馆服务社区的形式、思路进行一定的探讨,提出博物馆需要打破“社区”空间地域的物理限制,服务外延至同一文化或行业背景下的“心理”社区。
关键词:关键词:涉海类博物馆;社区;服务
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博物馆被认为是精英的殿堂,发展方向是向上的,主旨是构建全球性、普世化的现代价值认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理念的不断更新,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博物馆的发展有了方向性的改变,被认为发展方向是向下的,要更深地植入社区群体,以区域性、地方性的价值认同作为根本动力。如今的博物馆已经从馆舍天地走向了大干世界,放下身段、脱去“精英教育、小众教育”的外衣,其服务功能、娱乐功能等迥异于传统的外延功能正不断显现,主动性、外向性、合作性不断加强,博物馆走向大众化、公民化、公共化,正朝着“公共文化枢纽”“文化综合体”不断蜕变。在这变化当中,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不断为社区服务添砖加瓦是明显的表征之一。国际博协为当代博物馆走向“文化中枢”的位置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那就是:博物馆要通过走向社区,成为社区的焦点,进而成为全球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获得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对话的能力。当拥有这样的能力,博物馆就有可能处于社会的中心。
1 博物馆视野下的社区定义:空间、行业、文化
在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官方发布中有这样一句话:“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同时,也在逐步增加新的功能,使自己与所服务的社区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这里重点强调了“社区”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对博物馆来说,进一步确定“社区”的含义,则是其进行有效服务的前提。20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 andSociety》时,将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成“社区”,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中文里的社区,往往指的是局限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带有行政管理色彩的“城市社区”,即“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但博物馆语境下的“社区”含义更加丰富,可以用斐迪南·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的原始概念来解析“社区”,即基于共同的情感(如血缘)、记忆(如地缘),或价值观(如宗教)的群体,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可以理解成“共同体”。斐迪南·滕尼斯在19世纪提出“社区”概念的同时,也对“社会”和“社区”的进行过对比阐述。他说,社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靠共同记忆组织在一起、守望相助的团体,它跟生命过程密不可分。而社会是通过权力、法律、制度的观念组织在一起的团体,它与契约、规章、制度密不可分。滕尼斯称,虽然社区和社会之间有着“进化”关系,但“社区”不是建立在强迫而是建立在相关联系上的,而“社会”虽然建立于现代文明之上,但人们是相互分离的,所以, “社会”并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佳结局。事实上,在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 “社区”很少被提及,也没有一个博物馆语境下的对“社区”的明确定义。
2006年3月,在日本召开的“非遗保护社区介入”会议上,专家提出了一种社区定义: “社区是由人们构成的网络,在其共享的历史联系中生发出的认同感或归属感,源于该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和传承。”这里的社区定义突破了空间、地理等物理屏障,更多地注重文化、行业等背景。这对博物馆进行自己的社区定义有着一定启示作用。 “如果博物馆所服务的邻里空间并不具备共享历史,并不享有认同和归属感的话,那博物馆所服务的社区,则更大可能是有着行业归属和文化认同的群体和个人组成的社区。”[1]
2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文化治理模式转变进程中政府着力实施的一项措施,将居民培养成富有公共精神和集体意识的现代公民可以为塑造公共价值奠定基础。伴随着“社区”的现代化、公众化和公共化,相关的社区文化同样体现了多元性、普世性和全龄性。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早已从简单“一间活动室”发展到了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体系化网络。事实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对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对于转型社会条件下的中国现实而言,传统文化的继承、大众文化的引导以及现代文化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及扮演社会和经济均衡发展稳定器的角色,都是建构体系所赋予它的使命。除传统的学校、街道活动室、娱乐广场外、博物馆、图书馆、规划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已经成为这个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与枢纽。而在这些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为各类非传统形式的“社区”的出现提供了土壤,也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加多样的形式。
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其发展路径及最终成效可以从3个层面来探究:短期可以提高社区内群众的整体知识层次、文化素养,以此为基础为打造共同的价值观是为中期成效,最终达到提升社区凝聚力的远期、长效目标。“一个成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内可以积极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共享,鼓励文化原创,以达到凝聚核心价值、加强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对外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传播文化理念,塑造文化形象,以提高国家软实力营造和谐发展的国际环境。”[2]
3中国航海博物馆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最东南角的南汇新城镇主城区,距市中心75 km,面积152.15 km2,规划人口65万,目前约有常住人口约8万。上海南汇新城的开发始于2002年,为配套洋山深水港的开发于滩涂上筑堤而建,毗邻上海临港产业区和洋山保税港区。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开港,东海大桥通车,南汇新城也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4月,原临港新城更名为南汇新城,并成立南汇新城镇。一个崭新的社区,从无到有,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进化路径,相关的公共文化设施及机构建设还处于起步期,还在不断开发当中。而中海博则是从2005年起开始筹建,主体建筑从2006起开工建设,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海博是唯一一座在新区开发伊始即同步筹建的公共文化机构。
洋山深水港、南汇新城镇及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建设均是在国家繁荣、上海进一步发展航运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大环境下同步进行,加上上海本身是一座凶港而兴的城市,具有浓厚的航海背景和历史积淀,像“南汇新城镇”这样由政府为主导快速开发的社区具有背景鲜明、目标明确、形成周期短等特色,社区建设的同时,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也在已有的底色上不断构建。
作为一个涉海类的行业博物馆,中海博所服务的“社区”突破了空间限制,除周边地理意义上的社区外,以“航运”为背景的相关行业单位、学校甚至航海爱好者组成的社会团体都被纳入到了中海博的“社区范围”内。
以“传播航海文明,弘扬航海精神”为宗旨的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一所重要的公益文化机构,见证了所在社区的发展,同样也为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提供相应服务。
博物馆在与社区合作的过程当中始终秉承“有用”的理念和思路,在提供文化服务产品时始终把“有用”贯穿其中,即对社区群众的文化学习有用、对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有用、对加强社区凝聚力有用、对打造社区整体记忆有用。博物馆结合自身已有资源与社区的实际需求提供有巡展、讲座、志愿者合作项目、主题活动定制等文化服务。
巡展:中海博目前策划了包括航海历史、技术、人文、海军等数十种主题在内巡展主题库,并按照每年新增一到两个的速度不断丰富库存。每年在社区、街道、学校、乡村、企事业单位以展板的形式免费送展上门,并提供讲座、手工制作的配套活动。截至2019年8月,中海博共举办了100多场巡展,覆盖范围已经从上海市的14个区扩展到了到长三角地区及湖南、青岛等地。
讲座:主题讲座是中海博的特色教育品牌活动之一。由中海博学术研究部、陈列展示部、藏品征集部、社会教育部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讲师团,保证讲座层次的丰富多样,从高端学术探讨型到基础知识普及型,应有尽有。社区中无论是街道文化普及、企事业员工培训、假期青少年活动、甚至学校系列课程等,中海博都可以提供匹配的讲座内容,发挥讲座的独特魅力,成为交流的重要平台。
志愿者:志愿者是连接博物馆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博物馆通过在社区内招募志愿者、与相关的公益组织进行合作,为志愿者提供博物馆讲解、秩序维护、图书整理、活动辅助等服务岗位,帮助社区居民深度参与文化活动。
活动定制:中海博设计有包括“爱玩木头工作室”“陶来淘去陶艺坊”“一起动手吧”“创艺小工坊”“绘画课堂”“航海奇妙之旅” “船模工作室”等子項目在内的系列化常规特色活动。以“航海奇妙之旅”为例,活动已陆续开发了9个不同风格的航海主题,每场主题由角色扮演、主题讲解、知识竞赛、手工活动、游戏竞技等环节组成。博物馆以现有活动为基础,根据具体要求为社区内亲子家庭、单位工会等合作伙伴策划实施专门针对性的活动服务。
作为文化服务平台,中海博与社区的合作面已大大拓展,但作为一个“枢纽”,博物馆的“社区服务外延”还有更深入的层次等着挖掘,如博物馆协助社区进行社区历史发展的梳理展示;如中海博社区委员会的成立,共同协助社区发展等。
2019年8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临港新片区的成立,为中海博所在的南汇新城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对中海博这一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文化担当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社区实际要求更新服务方式方法、如何在一个新开发并不断发展的社区当中记录和保存相应的历史痕迹,如何塑造共同的社区记忆,如何抵抗社区“同质化”,等等。
4 博物馆参与社区文化公共服务的思考
4.1博物馆收藏社区“活态记忆”
所谓“活态记忆”可以理解为社区当下所发生的现实。博物馆往往被认为是“历史”的收藏者,收藏的都是“过去式”,和“现实”没有过多联系。但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内生功能之一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研究,追寻历史脉络。而收藏“活态记忆”则是博物馆能够最大程度保存完整、清晰、准确的社区发展路径的重要方式之一,博物馆必须紧跟社区发展步伐,了解发展的重要节点、精髓,才能提供最贴合的服务内容。
4.2博物馆有助于社区价值的形成和传播
社区公共文化的核心在于其“价值”,而“核心价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它包含有特定范围内的信念、道德、行为规则等多方面的内容。博物馆活动的开展可以将无形的价值融入其中,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示。中国航海博物馆活动策划的一个特点可以从“散点”中进行典型价值的集中和提取,采用合适的形式,帮助社区受众更好地接受相关的信息,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接受程度越高更利于传播效应,传播的效应越高则更有利于价值的形成。
4.3博物馆语境下的社区要突破“地理空间”限制
博物馆与社区的连接有多种方式,服务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中国航海博物馆虽然位于自贸区新片区的核心位置,但由于当地是新开发的社区,存在建筑密度低、人口密度低、交通密度低等客观凶素加上其“行业类博物馆”的属性,要求博物馆不能依赖“地理空间”上的社区服务路径。采用外围、定向服务的方式,结合现有不断发展的各类信息技术,以港航业、航海爱好者等特殊“社区”为切入点,从而带动全社区的响应,真正参与到全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满足“人民日益美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着眼点之一就是满足人民对社区文化服务的需求。博物馆成为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的助力,成为文化服务提供者之一,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当代博物馆的发展主流方向之一、参与性博物馆的重要抓手之一。
参考文献
[1]赵丰.文化中枢和遗产链:丝绸传统的传承和创新[J].中国博物馆,总第138期.
[2]章建刚,陈新亮,张晓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J].学习时报,200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