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探究

2020-05-13张会平

科技资讯 2020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会平

摘  要:补白是一种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享受阅读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背景补白,课堂中创设个性情境补白、课后延伸补白,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想象力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该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补白艺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补白艺术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3(c)-0148-02

1  课前写作背景补白,激活源头

1.1 时代背景补白

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这些历史性的题材都是截取故事篇章中的其中一个段落,在整体内容上缺少一定的联系,而学生因自身经验因素对其并不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对这些历史进行补白[1]。通过网络搜集、书籍资料查找等,去了解故事相关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物质条件、人物身份、特征等,然后将搜集的资料整理后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去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理解文本要表达的思想。这里的补白就是将文章的历史背景、人物事迹等贯穿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使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主题。

1.2 作者背景补白

有些文章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意义。比如,季羡林的“怀念母亲”,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想深入理解文章要表达的内涵和意义,仅仅从文字的表述中理解肯定是不够的。文本中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情感,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对作者背景补白,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作者的生平经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主题,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进而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

2  课中个性情境补白,花开有声

2.1 生活化情境补白,加强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增加情感体验,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白,畅谈自己的生活[2]。比如,“风筝”教学中,“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在田野里拼命地跑”。当学生阅读到这里的时候,肯定会有自己身处其中的愿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在操场中放风筝的画面播放出来,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中,然后适时质疑:在放风筝时,你们都在说些什么呢?有哪些难忘的感受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自己的快乐感受说出来。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补白,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情感,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学习中的快乐感受。

2.2 音乐情境补白,产生共鸣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美妙的音乐中发挥想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引导学生去补白,通过独特的音乐感受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比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月光曲的音乐,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欣赏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将自己的想象分享出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从而领会作者的情感。因此适当的音乐配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2.3 体验情境补白,强化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有限、经验有限,因此对一些文章表述的内容并不理解,也难以融入文本要表达的意境当中。因此,在阅读这样的文章中,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补白,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拉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进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意义[3]。比如,在“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一次文本中的实验。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经验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实验成功了,总结为什么成功;如果不成功,分析为什么不成功?”通过这样的补白,让学生明白实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与所有人员一起配合,才能做好事情。通过这样直白的引导,激发学生课文阅读的兴趣。

2.4 探究情境补白,挖掘文本

2.4.1 在标点中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感

标点符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每一种符号都是学生想象的空间,充分利用这些符号进行补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第五自然段中最后的省略号进行补白训练[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骨髓流出来之后,台湾青年会有什么样的神态、他会想些什么?李博士会说些什么,等等,借助文章中的插图让学生将这些在人物旁边描述出来。通过这样的补白训练,使学生明白抽髓成功历经的挑战、青年想着骨髓能救治别人时激动的心情、李博士被青年的行为所感动等。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人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提升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

2.4.2 在詞语中探究,强化学生的理解

词语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实践契机,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利用那些有概括和抽象性质,且与文本中心相关的关键词进行补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练笔的方式将其还原成具体的、可知可感的形象,进而深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比如《詹天佑》中,“消息一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在这句话中,轰动这个词较为抽象,那么教师可以对学生适时引导:“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呢?如果你在那样的环境中,能将轰动的场景描述出来吗?”利用这样的空白进行写作练笔,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能使其感受情感的共鸣。

3  课后拓宽文本内涵补白

3.1 深度补白,升华体验

在课文讲解之后,教师都会在最后对文本进行总结,如果能够运用文章中情感的激发点,在教学结尾时,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则能够激起学生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兴趣,进而提升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中,在课文结束前可以适时提出“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毁灭不了的是什么?”通过这一连续的问题,拓展了文本知识的内涵,让学生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然后再由教师引导,让他们明白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有效地进行了德育教育。

3.2 后续情节补白

教材中有很多文章会在故事结局的地方戛然而止,留下了空白。而学生学习到结尾处时仍旧兴趣高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想象,将知识延伸到深处,或者将这些空白当作训练让学生在课外去填补。比如在“凡卡”教学中,结尾的地方写到凡卡在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甜蜜的梦。那么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他的信吗?凡卡的愿望会实现吗?如果实现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启发,让学生进行补白,通过学生多次对文本的研读,强化对文本人物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那个时代的残酷,并对凡卡命运的怜惜。

4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因自身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文本的补白处是无法感知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引领学生从中感悟和理解。以理带情、以情带意,营造充满情感的阅读环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带领学生在补白处欣赏一道道美丽风景,进而从补白中拓展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侯园园,杨兴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作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3.

[2] 顾烨.欲窥诗词美,俯仰补空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补白策略例谈[J].华夏教师,2019(3):38.

[3] 任红艳.巧妙补白,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补白”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6(7):21-23.

[4] 张莉.用“补白”给语文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J].内蒙古教育,2016(12):7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