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文设课,“咬”文“嚼”字
2020-05-13张善存
张善存
【设计说明】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散文,作为一篇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论述文,其最大写作特色在于借例说理。文章通过列举语言运用的实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咬文嚼字的道理,从而阐明了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的观点。作者以漫谈的方式,娓娓道来,看似随意却很用心,无形中给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
本课抓住文末“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一句切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先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再局部探究,间以问题引领,合作探讨,力求用“咬文嚼字”的方式教好《咬文嚼字》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论述类文章的写法,并培养一点阅读的批判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理解文本步步推进、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
2.借助表格把握文章论述特点,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
重点:作者如何使用例证法将抽象的道理论述得生动浅显,且极富文化内涵。
难点:理解第5、6自然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时间】: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积累释义——“咬”题目
师:这节课我们一块来学习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
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吧,标题“咬文嚼字”这四个字在文中出现了哪几次?请读读看——
生:①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生:②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們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生:③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
生:④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生:⑤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师:是这五句话吧。意思一样吗?作为一个成语和作为本文标题,“咬文嚼字”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生:只有第②句的不一样。我查了词典,作为一个成语,“咬文嚼字”是贬义词,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所以第②句作者说“是一个坏习惯”。
生: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指为表情达意准确而遣词炼字,就是其他句子里说的“斟酌文字的分量”“推敲”的意思。
师:一位查了词典,一位结合语句说明,两位同学的学习习惯都很好。学完这篇文章,老师希望大家还能养成“咬文嚼字”的语文学习习惯。让我们齐读这五句话——
师(读后):你感觉做着最想告诉我们的是那句话?
生:第②句的后半部分,“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师:嗯。文章写到最后,也就是第⑤句,作者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PPT),那么,文中举了哪几个“实例”?都说明了什么“道理”?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根据黑板上的表格补充填空。时间5分钟。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咬”内容
师:填好了,我们竖着看——“实例”栏依次是王若虚改文、韩愈劝贾岛改诗、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联想意义中的“套板反应”。有不妥的没?
生:第5段“苏轼《惠山烹小龙团》”没表达出什么意思来,与前面也不协调,我写的是“苏东坡点铁成金”;第6段我写的是“联想意义易滑入套板反应”。
师:写得好,这节课我们就该咬文嚼字。“角度”栏依次是情感、意境,准确简明。“共同点”写的是“文字和思想感情关系密切”,准确吗?
生:准确。
师:说白了,咱们咬文嚼字就是要围绕“文字和思想感情关系”进行斟酌。(板书:思想情感)所以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到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三、再读文本,问题探讨——“咬”写法
师:第⑤句,也就是文章结尾,作者说(PPT)“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读完文章了,你觉得这些例子是作者“随便”举的吗?为什么?
生:不是。这三个人都是文学家,却难免出现这些问题,说明咬文嚼字的迫切性。郭沫若还是著名历史学家,他听从演员提醒勇于改字,本身就说明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生:作者也认为“这是炼字的好例”,显然不是随便选的。对王若虚我不大了解,但是韩愈的推敲可是人人皆知的实例。
师:有一定道理。但是大家看,作者对郭沫若改字持什么看法?作者为什么举郭沫若犯错而不举普通人的例子?请朗读一下第二段再回答。
生(读后):我觉得作者对郭沫若改字是持有保留意见的。郭沫若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作者认为不一定;郭先生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以为“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师:说得好。透过其中的“不一定”“郭先生”“似乎”等字眼,你体会出了什么?
生:对于郭沫若的做法作者是否定的,但是语气很委婉,说话很有分寸。像他这样的大文学家写作都不够谨严,普通人的问题就更多了。
师:对的。按照这一思路思考,作者对于王若虚改文、韩愈劝贾岛改字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否定的。
师:那么这两个例子的顺序能否调换?
生:我觉得不能。王若虚改文的事例意在说明文字繁简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味密切相关,是从反面角度说理;韩愈劝贾岛改字的事例意在说明文字的更动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密切相关,是从正面角度说理。由浅入深,二者构成的是正反对比关系。(掌声)(板书:意味意境)
师:你理解得很深刻。这涉及到了文章结构问题,我们接下来讲。
师:大家想,他们都是大文学家,为什么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从作者的叙述里你觉得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该注意哪些问题?请同学们先浏览思考,然后讨论交流。(读文,讨论)
生:读书要认真。作者说“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说明他读书可能没有记住。
师:这其实是文学素养的问题。(板书:文学素养)
生:要努力了解民众语言。把“这”改为“是”最初是演员告诉他的,他研究之后,却机械地用到另一句话里,弄得不伦不类。
生:这也说明他缺少语法知识,我们要学好语法,写作要讲究基本逻辑。
生:对文字理解要到位,培养良好的文字敏感。对于王若虚改文,作者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生:不可以己度人,自以为是。作者说“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生:警惕套板反应。作者说“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师:错误总是有原因的。看来大家对文章理解得比较透彻。这也是朱光潜先生写作本文的一大意图。
师: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来——既然这些实例并不是“随便”举的,作者为什么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呢?只是谦虚吗?
生:作者其实是要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也就是他紧接着所说的“例子举不胜举”的意思,这就更能说明“咬文嚼字”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师:能联系前后文思考问题,很棒。在这几个例子中能看出来作者的“随便”吗?
生:开门见山就是一个例子,随后是一串例子,好像都顺手拈来,感觉作者是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如话家常,不知不觉间就把深刻的思想讲得清楚明白。
生:我觉得这样开头显得有“剧情”,郭沫若的斟酌、演员的提示,还有站在背后的作者的欲言又止,都让我们感觉到似乎还要发生什么。
生:我感觉跟這篇文章的体裁也有关系,因为它是一篇文艺随笔,所以写得相对自由些。
生:看似随便,其实一点都不“随便”。就是写法也不“随便”,内容更不“随便”。作者举的每个例子都有他非常谨严的精神和用意在里面。
师:说得都非常好!看似随便却谨严。刚才有同学提到它是一篇文艺随笔,很有眼力。大家想,文艺随笔其实就是我们现行试卷上的哪一类阅读文章?
生(齐):论述类文本。
师:对。通过具体实例引出要论述的观点,这的确是“论述文”常用的手法。没有论点不成为论述文,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阅读与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师:不错。本文正是围绕这个论点,结合具体实例,分别从文字与情感(1、2段)、文字与意味(3段)、文字与意境(4段)、文字与联想意义(5、6段)来阐释咬文嚼字的道理的。一般结构是这样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谁来总结一下论述类文章的一般写法?
生(小结):举实例,提观点,说道理,讲逻辑。(板书)
四、重点品读,思辨探究——“咬”作者
师:刚才提到“套板反应”,它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啊?请大家合上书来填个空。
(PPT)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之类的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 ”“王嫱西施”,才子都是“ ”;谈风景必是“ ”,叙离情不离 ;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叫“付梓”“杀青”。
师:填完后读一读,然后思考:对于“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是反对的。因为在第6段中间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这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了?老师不是告诉我们作文都是从模仿、借鉴开始,然后才走向创造的。
师:是呀,“套板反应”就一无是处吗?
生:我也觉得有点绝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就存在着“套板反应”吗?过年过节不都说什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之类?向新人祝贺也常说“天作之合,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天长地久”这样的祝福语啊。“根本与文艺无缘”,这样说有点绝对了。
师:这是“套板反应”吗?请你读一下作者下的定义。
生(读):(PPT)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师:发现有什么问题?
生:朱光潜先生并没有完全反对套语,他是说若是“安于”套语,“毫不斟酌地使用”就不行了。
师:对,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语言的严谨之处,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我们再来齐读一下刚才那句话,再咬一咬。
(PPT,齐读)“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师:发现什么问题?哪地方要重读?
生:哦,“老是”!只有符合“老是”这个条件,朱光潜先生才认为其与文学根本无缘。刚才大家所列举的都是特定情景之下的例子,不是“老是”,和朱光潜先生所强调的不是一回事。(笑)
生:不过,老师,我觉得这个句子是个病句。
师:哦?怎么说?
生:关联分句的主语不同时,主语应该放在关联词的后面;否则,只能放前面。所以,这句话应该改成“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习惯老是倾向套版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师(斟酌后):看来是这样的。老师发现大家会咬文嚼字了。只要咬你就会有发现。
尽管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但我们也不必要迷信,对于文中作者的说法,你感觉是否还有商榷的地方?(思考,讨论,发言)
生:作者在第2段总结出“‘你这句式,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我觉得并不尽然。比如,我常对弟弟说:“你这小淘气,又耍什么鬼点子?”我的心理可是又爱又气的,但绝不是深恶痛嫉的。
师:有理有据,有说服力。还有别的例证吗?
生:“你这机灵鬼,主意想得不错呀!”说这句话时,心里其实在称赞。
师:这句话包含讨厌的意味吗?
生:完全没有。
师:谁来针对刚才的例子进行总结?(生思考)
生:当“你这”使用的对象是孩子时候,有可能包含爱意。“你这”后面跟的词语若是贬义的,“你这”句式便表示厌恶甚至深恶痛嫉;若是暗含喜爱之情的字眼,便表示喜爱。
师:“有可能”说得很准确。你学会了咬文嚼字,这就是学以致用了。今后请同学们牢记朱光潜先生的话“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只有养成了“咬文嚼字”的习惯,才可能真正走进文学的殿堂。(下课)
[作者通联:山东滕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