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液高凝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05-13王雪黎
王雪黎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1540)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孕妇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其病因主要是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及抗凝因子缺乏等,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且易栓塞,引发高血压和蛋白尿等现象,导致孕妇产生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缺氧抽搐等临床症状[1]。若不能针对病症进行有效处理和治疗,不仅影响胎儿的健康,甚至可危及孕妇的生命[2]。相关研究[3-4]显示,子痫前期孕妇在妊娠16周前开始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控制其高血压,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率,预防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以及早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旨在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其血液高凝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 (30.55±4.67)岁;孕周31~37周,平均孕周 (32.65±1.31)周。观察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 (30.89±4.56)岁;孕周32~36周,平均孕周 (34.19±1.33)周。两组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入选孕妇均符合第8版 《妇产科学》[5]中关于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②孕妇发病时孕周<37周,单胎;③孕妇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身体器官疾病者;②沟通困难者,精神疾病者;③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n F I B (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 5 5.6 9±0.4 6 3.2 9±0.3 7 1 1.6 4±1.3 1 1 3.9 1±4.5 1 3 1.1 6±3.9 1 3 6.7 7±3.9 0 3.2 4±0.8 8 2.1 0±0.6 9对照组 3 5 5.7 3±0.4 8 4.6 1±0.4 2 1 1.5 8±1.3 9 1 2.1 6±1.3 5 3 1.3 0±3.7 6 3 2.5 4±4.0 5 3.2 8±0.8 9 2.9 1±0.7 3 t 0.3 5 6 1 3.9 5 2 0.1 8 6 2.1 9 9 0.1 5 3 4.4 5 1 0.1 8 9 4.7 7 1 P 0.7 2 3 0.0 0 0 0.8 5 3 0.0 3 4 0.8 7 9 0.0 0 0 0.8 5 1 0.0 0 0 P T (s) A P T T (s) D D (m g/L)
1.3治疗方法两组孕妇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包括监测血压、血常规、心率等;同时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包括降压、镇静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 (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304,50 mg/片)口服治疗,3次/d,25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同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爱德药业 (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8250]采用皮下注射方式,5 000 U/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①凝血功能:治疗前、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纤维蛋白原 (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血D-二聚体浓度 (DD)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②妊娠结局:比较两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凝血功能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FIB、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妊娠结局观察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 [n(%)]
3 讨论
近年来,因重度子痫疾病死亡的孕妇逐年增多,该病已经成为妊娠妇女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6]。重度子痫孕妇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极易损伤机体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发生痉挛,影响血液循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继而影响胎儿正常血液供给,不利于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对母婴危害极大,故孕妇妊娠期间发现患有子痫前期时,应及时采取降压、抗凝、解痉挛等治疗。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作用主要是解热镇痛及消炎,同时也可抗血栓及抑制血小板在体内的聚集和释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可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7]。子痫前期孕妇服用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但对于新生儿不良结局及并发症无明显改善效果,虽然早期预防、改善血凝状态对后期治疗有较大影响,但过多使用阿司匹林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妊娠结局风险。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不同,低分子肝素主要是抗凝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针对孕妇体内的凝血X因子起到活化作用,改善血管内皮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进而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子痫前期的血液高凝状态[8]。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孕妇凝血功能和妊娠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PT、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FIB、D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疗效较单一阿司匹林治疗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不良妊娠结局,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