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寻上延安”的黎锦晖
2020-05-13吴安宇
□ 吴安宇
中国近代史上, 黎锦晖(1891-1967) 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黎氏音乐创作的评价与风云变幻的文艺思潮密切相关, 从“ 黄色音乐之父” 到“ 流行音乐之父”,从“ 误入歧途” 到“ 开创 先河”……尤其是在抗战前后, 无论在国统区还是边区根据地, 无论是学院派音乐家还是左翼音乐家,在“ 黎氏歌舞批评” 问题上几乎形成一边倒的局势。 聂耳、 冼星海、 吕 骥 等“ 左 翼” 阵 营 音 乐家, 萧友梅、 贺绿汀、 刘雪庵等学院派音乐家, 以及教育界的程懋筠和缪天瑞, 甚至南京政府教育部都纷纷发文声讨黎氏, 几乎形成了“ 黎氏批判与鞭笞运动”。
然而, 鲜为人知的是, 黎锦晖在抗日战争时期曾“ 三寻上延安”, 强烈表达了其抗战救国的主观愿望。 也许是日本铁蹄下民众的苦难令黎锦晖动容, 也许是同行们的呐喊令黎锦晖觉醒, 他多次寻求加入到无产阶级革命同志阵营之中, 冀希实现自己的爱国抱负。
1937 年“ 一 上 延 安”: 1937年 “ 七七” 事变后, 中共为加强国共合作, 一致抗日, 派徐特立、 王凌波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名义来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 在徐特立先生的抗日宣传之下, 当时长沙兴起了一个“ 北 上 延 安” 的 革 命 热 潮。 通 过八路军驻湘通讯处, 一些长沙文化人和学生满腔热血的奔赴延安闹革命。 音乐界如1937 年12 月底长沙人向隅、 唐荣枚等一行通过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安排和接洽, 历经艰苦辗转到延安。 此时, 驻留长沙的黎锦晖对自己的过去已有所醒悟, 他向中学时代的老师徐特立请求去延安学习,但徐老“ 表示淡漠”, 这使他感到“ 相 当 痛 苦”。 于 是, 黎 锦 晖下定决心, 要以“ 用一种良好的工作表现, 来取得他人对自己的谅解”。 1938 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前夕, 江西省政府向长沙“ 平教会” 请求派员前去南昌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当时, 南昌已濒临战争前沿, 敌机不断狂轰滥炸,黎锦晖认为“ 只有到前方去, 才能洗刷过去的污点”, 因此他主动请缨, 去南昌任“ 平教会” 地方政治研究会文艺组组长, 艰难地开展抗日救亡音乐活动。
1940 年“ 二 上 延 安”: 1940年黎锦晖携全家到重庆, 此时他再次产生投奔延安的念头。 他曾访问重庆《新华日报》 社的潘梓年(注: 潘梓年是黎锦晖的老朋友, 两人曾在中华书局共过事),“ 想请他介绍我上延安去, 他为了避免特务跟踪, 没有接见, 后来由四弟转达, 暂时不便前去”。黎锦晖四弟黎明即黎锦纾, 著名教育家, 大革命时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明月社工作,后与晏阳初主办平民教育促进会。 这时, 时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前去看望黎氏夫妇。 于立群原名于佩珊、 于思咏等, 早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四岁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剧社时曾改艺名黎明健, 视黎锦晖为养父, 对他十分敬重。 此二人劝黎氏先在重庆应聘, “ 日后再去陕北”。 于是, 经友人介绍在重庆“ 伤兵教育委员会” 所办《抗战通俗画刊》 任编辑, 在此期间黎锦晖除了为画刊每周写歌一首并编写《荣誉军人读本》 六册外,还为政治部政治宣传大队写了《送夫当兵》、 《打谷别村》 等革命性歌舞剧, 为伤兵演出, 很受欢迎。
1946 年“ 三 上 延 安”: 1946年5 月, 重庆“ 周公馆”派一位陈姓女同志给黎氏送去黎亮(注: 黎锦晖五弟黎亮,即黎锦炯,是著名桥梁专 家, 抗 战时与地下党取得联系, 胜利后赴边区参加革命工作, 建国后曾任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 的一封亲笔信和一笔50 万元钱款。 信中大意是说党组织上对黎锦晖作曲才能很器重, 邀其游历陕北, 而钱是组织上送的慰问金。 据黎亮回忆: 信是抗战胜利后在晋察冀边区开会时陈毅同志让他写的,钱是组织上送的慰问金。 抗战期间重庆曾家岩五十号“ 周公馆”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 董必武、 叶剑英等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故此信给了黎锦晖极大鼓舞, 可以视为黎锦晖“ 三上延安” 的契机。
吴安宇 近照
虽然在抗战前后,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历史原因, 黎锦晖始终未能正式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音乐家阵营之中来。但事实表明, 黎锦晖一直对于加入到共产主义革命音乐家阵营抱着极大的渴望, 并一直以拳拳赤子之心奋斗在救亡音乐文化战线上。 此期间, 黎锦晖谱写了大量抗日救亡歌曲, 如《我是中国人》 《中国威力无穷》 《杀尽日本贼》 《誓不退让》 《全民抗战歌》 《最后胜利歌》 《长期抵抗》 《欢迎革命军》 《精忠报国》 《歼霸歌》 《铁马金戈》《同志革命歌》 《永远勿忘》 等等, 作品中展现了黎锦晖内心的正义、 冷静、 清醒、 理性、 力量与光明。1937 年他还从中精选二十九首以“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名义铅印出版了一册《中华民族战歌》。 因此, 客观上, 历史无法拒绝承认黎锦晖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