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莓研究的文献分析及展望

2020-05-13王英杰李义红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规模化蓝莓学报

王英杰,李义红,李 扬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 昌黎 066600)

蓝莓,又名越桔或蓝浆果,因其富含花青苷、维生素C、鞣花酸等多种兼具营养、保健功能的物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1]。美国在20世纪初开始驯化应用,2000年我国才开始规模化种植蓝莓,并得以快速发展[2-3]。本文仅收集了自2000-2018年间中国知网(www.cnki.net)关于蓝莓的中文期刊论文,通过梳理分析,以期为今后蓝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论文总量

中国知网(www.cnki.net)在2000-2018年间共有446篇关于蓝莓的论文,而以越桔、蓝浆果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检索分别获取了81篇和21篇(蓝莓常被误称为越桔,前者属越桔属Vacciniumspp.,每果内包含20个或更多小籽,食用时感觉不明显;后者属佳露果或美洲越桔属Gaylussaciaspp.,仅有10粒较大籽粒,食用时感觉要明显[3],国内学者的报道较少[1],因此本文尚且沿用两者相同的观点)。去除重复文献后,调查的19年间共计检索到545篇刊期论文,反映了蓝莓研究的快速发展,一支稳定专业的蓝莓科研队伍业已建成。

从图1可知,在调查的19年中,大致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自2000-2005年,年论文发表篇数在5篇左右(包括2003年发表的10篇);快速发展阶段自2006-2012年,年论文发表篇数在20篇左右;高速发展阶段自2013年至今,年论文发表篇数在50篇左右。大量论文的刊发与2006年国家对蓝莓的重视有关,该年成立农业部专项大力扶持我国蓝莓产业化的发展[2]。

2 期刊分布

按期刊类别来看,一级学报论文累计发表44篇,占总发表论文数的8.0%,如《园艺学报》和《植物生理学报》各8篇[4-5];大区学报类累计发表论文124篇,占22.8%,如《西南农业学报》累计发表12篇[6],《果树学报》7篇[7];其他核心期刊累计发表227篇, 占41.7%,以《北方园艺》最多发表102篇[8],其次为《中国南方果树》75篇[9](表1)。反映出,关于蓝莓的基础研究较少。

表1 2000-2018年主要期刊发表蓝莓论文

3 学科分布

按学科划分来看(见图2),以果树学论文最多,占所调查期间总发表论文的49%,再细分之,以栽培方面的研究最多,占总发表论文的23%;其次是关于蓝莓的繁育,占17%,集中在扦插和组织培养;而育种方面最少,仅占总发表论文的9%,说明蓝莓育种起步晚,仍处于引种试栽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较少[2]。其次是生理、生态学,占总调查论文的23%;然后,植保、食品及加工学,分别占13%和11%;最后,机械相关论文占3%,研究机械采摘[10],无损伤品质测定等。

4 产区分布

2000年山东省率先在国内开始了蓝莓的规模化种植,2006年后各地政府开始扶持蓝莓产业化。至2016年,已有27个省市进行了规模化种植,形成了长白山、辽东半岛、胶东半岛、长江流域和西南产区等5大产区,实现了自3月中旬至9月中旬共计6个月的鲜果供应期。山东、辽宁、贵州的面积与产量均列全国前列,而河北省2010年才开始规模化种植,因此蓝莓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11]。

5 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兼有营养、功能果品的蓝莓未来几年,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在2025年达到7 万hm2[2,12]。为此,应加大自育品种研发,特别是培育适合我国不同产区发展的特色新品种,同时,省力型栽培技术、采摘机械、后期加工等将成为今后蓝莓研究的最大热点或方向。

猜你喜欢

规模化蓝莓学报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探析
苏格兰:种植者呼吁推广本地蓝莓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