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CT与MRI影像诊断 对提高临床诊断率的价值研究
2020-05-13张小勇
张小勇
(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影像科,江苏 盐城 224200)
胆管细胞癌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指的是在患者肝内胆管发生的一种癌肿,也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原发性肝癌疾病,在所有原发性肝癌发病中名列第二,胆管细胞癌发病相对较为隐匿,当患有疾病后,患者常常会出现无痛性黄疸,而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胆管结石或者是胆囊炎等并发症。因为胆管细胞癌具有隐匿性,所以十分发现疾病而导致治疗时机延误,因此早期给予疾病诊断有效快捷的诊断对疾病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临床中大多采用影像学等方法进行诊断,通过将影像学诊断特征、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诊断等相结合,以取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其中CT与MRI为两种较为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两种诊断方法均具有各自的优势特点[1-2]。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内3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实施CT与MRI影像诊断的价值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医护人员开展为期2年研究,将这段时间内就诊的共3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当作此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临床均表现出腹痛、黄疸渐进性加重以及消瘦乏力等症状,且均已经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患者都自愿签署此次研究同意书。利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6例,参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43~79岁,平均(62.58±1.36)岁;研究组男10例,女6例;年龄44~78岁,平均(62.71±1.42)岁。统计对比两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CT诊断,选用西门子Definition-AS提供的64排128层螺旋CT作为此次诊断仪器,统一给予患者常规平扫之后,将浓度为35%的100毫升碘海醇从患者周静脉进行注射,之后需要将动脉期时间参数设置在18~20秒,静脉期时间参数需要设置为50~556秒;延迟扫描参数为100~120秒,注入速度需要控制为3.5 ml/s,同时将层厚与螺距分别设置为2.5 mm与1.375 mm,电压与电流为300 mA与120 kV;最后从患者上腹部开始扫描,之后把图像传送到ADW4.4工作站进行MPR后处理。
研究组采取MRI诊断,选用西门子Avant1.5tMRI仪器作为此次诊断设备,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平扫与MRCP检查序列,并且需要指导患者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奏,并且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时需要做出的相关指令,从患者肝顶到十二指肠位置范围进行扫描,之后把所得图像传送到GEADW4.4工作站中给予后期处理,有效显示出患者肝外胆道病变或者是胆管梗阻程度。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以病理结果当作此次临床研究“金标准”,所有阅片诊断都需要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影像学医生进行诊断;并对影像学诊断质量进行分级,若是影像图像不存在伪影,且各个肿块、胆道轮廓与梗阻端解剖结构能够清楚的显示,则可以分为1级;若是影像图像存在少量的伪影,且肿块、胆道轮廓与梗阻端解剖结构能够进行基本分辨,不会给诊断造成影响,则可以分为2级;若是影像图像存在较多的伪影,肿块、胆道轮廓与梗阻端无法清楚显示解剖结构,给诊断造成影响则分为3级。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 P S S 2 3.0 计算数据,行t、x2检验,以(±s)、(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2.1 统计分析两组临床诊断率
经下表1统计可见,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
表1 统计评估临床诊断情况(n,%)
2.2 统计分析影像学表现
经统计后可见,显然参照组图像质量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影像学表现如下:参照组在CT平扫下大多显示出低密度或者是较低密度肿块,密度分布表现无均匀情况,肿块内部可以观察到片状低密度影,其中多数患者边界比较模糊,而少数患者边界相对清晰,而在CT增强扫描后可以发现患者存在动脉期边缘强化,延迟期和门脉期表现无规则强化。研究组在MRI检查下,肿块表现出T2W1无规则高信号或者是稍高信号,而T1WI则会表现出均匀或者无均匀等信号或者低信号。见表2。
表2 统计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分级(n)
3 讨 论
胆管细胞器主要是人体胆管上皮中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以50~70岁年龄段为高发群体,由于患者长时间受到炎症的刺激,所以会促使胆管细胞出现各个不典型增生,又因为早期胆管细胞不会表现出显著的特异性症状,并且未拥有敏感与特意实验室检查项目,因此患者常常发病较为隐匿,当上腹部出现不适或者是发生不典型腹泻时,十分容易受到忽视,而在病情的不断进展下,当出现黄疸且不断加重,体重明显降低时,这时患者病情已经步入晚期,常常会存在局部淋巴结与远处发生转移,由此可见,早期影像学诊断在胆管癌诊断鉴别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后期评估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3-5]。
当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诊断方法有CT与MRI诊断,其中CT诊断能够利用各项同性等技术,能够对冠状面或者是多平面开展重组,所以可以将患者肿瘤具体病灶以及相邻结构关系清楚的显示,从而能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判断胆管扩张具体程度;并且CT影像学技术在微小病变检测上具有较高的特点,同时还拥有大范围扫描、无间隔以及多期增强等特点[6-8]。
MRI影像学技术则拥有多参数、多方位以及任意方位成像的独特优势,并且在诊断软组织上的分辨率较高,但是所获取图像会受到患者呼吸运动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伪影,若是伪影程度较为严重时,则会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9-10]。应用MRI诊断检查胆管细胞癌过程中,会表现出以下特征:在T1加权像上会表现出低信号结构,而T2加权像则会表现出高信号结构,并且具体信号特征上能够体现出肿瘤质地与内在组织成分,所诊断出的纤维化信号相对会偏低,而粘液与坏死组织T2加权像上则会表现出信号增加,肿瘤不存在包膜。另外,MRI能够开展多序列的扫描,所以可以及时发现病灶,并且对肿块内部具体特点进行准确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从结果可见,研究组在应用MRI诊断下所取得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比参照组高,而在图像分级上,参照组图像较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表示胆管细胞癌应用MRI诊断所取得的诊断准确率会更高,可以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综上,胆管细胞癌应用CT与MRI都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若是想要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则选用MRI检查所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帮助医生更好更准确的进行疾病早期诊断,为后期治疗方案制定与预后评估提供合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