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及其对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2020-05-13陆天明
陆天明,马 乐
(赤峰市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临床多发脑血管疾病,主要至脑皮质支或脑主干急性循环障碍,进而诱发脑组织缺氧及缺血,导致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损。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因素为短时间再通闭塞脑血管,缓解脑组织缺氧缺血,使缺血半暗带区域实现有效恢复[1]。静脉药物溶栓是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方案,其主要缺陷治疗治疗时间窗限制严格,脑血管再通率偏低。血管内介入疗法是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全新方案,关于其临床应用效果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分析[2]。本研究总结评估我院患者相关基线临床资料,研究评估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总结统计两组基线临床资料,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1~78岁,平均(59.96±2.83)岁,发病时间2~9 h,平均(5.53±1.07)h。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3~77岁,平均(59.85±2.76)岁,发病时间2~10 h,平均(5.72±1.19)h,基线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发病时间未超12h。
排出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造影剂过敏,外出性脑卒中。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静脉药物溶栓治疗,本次研究选定溶栓药物为阿替普酶,用药剂量设定为0.9 mg/kg,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10 min内完成10%剂量给药,剩余90%剂量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1 h内滴注完成。
研究组患者行血管内介入疗法,具体治疗方案包括动脉溶栓、支架机械取栓,麻醉方案为局部麻醉术前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血管内植入6F导管鞘,穿刺方法为改良Seldinger穿刺法,完成操作后利用主动脉弓造影定位阻塞血管区域。依据患者个体情况选定造影检查血管,规范化完成全脑动脉造影检查,确定血管代偿及动脉闭塞情况。如患者存在大动脉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治疗中需采用6F导管引导,使导丝与微导管穿过血栓区域,利用微导管造影确定闭塞部位,经导管置入SolitaireAB支架,使其准确置入闭塞动脉内部,退出导管,释放支架成形后造影观察,间隔5 min回收支架,通过导引导管回抽作用使血管破碎,间隔15 min后行造影检查,如血管未再通,需重复上述操作2~3次,如血管再通可停止取栓操作。如患者穿支血管造影效果不佳或无大动脉闭塞,行动脉溶栓,可选择穿支造影不佳一侧动脉主干或病变区域对侧实施尿激酶静脉滴注,剂量设定为10万U,完成给药后将尿激酶滴注速度设定为2万U/min,持续滴注15 min完成治疗。
1.3 评价标准
利用治疗后NIHSS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得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比。对比两组治疗后FIB、HCY指标及GO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对比溶栓后7 d两组NIHSS评分,研究组为13.05±3.28,对照组为17.12±4.85,研究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治疗后FIB、HCY指标及GOS评分
对比两组治疗后7dFIB、HCY指标及GOS评分,研究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后FIB、HCY指标及GOS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后FIB、HCY指标及GOS评分(±s)
组别FIB(g/L)HCY(μmol/L)GOS评分研究组(n=25)3.02±1.2214.01±3.125.17±0.32对照组(n=25)4.35±1.5816.38±4.194.85±0.36 t 3.3312.2683.321 P 0.0010.0270.001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临床多发危重疾病,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关节因素为恢复闭塞血管通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主要治疗方案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及静脉药物溶栓治疗,关于二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尚需系统性研究分析。
总结分析本研究相关数据,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认为血管内介入疗效疗效及预后效果优于静脉药物溶栓。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方案为静脉药物溶栓,本次研究采用的阿替普酶可有效溶解血栓,再通闭塞血管,其主要缺陷为溶栓时间窗需控制在4.5 h内,且大血管闭塞再通效果不佳。血管内介入疗法主要技术为支架机械取栓及动脉溶栓,其溶栓前循环时间窗达8h,后循环时间窗达12-24h,有助于强化溶栓药物的疗效,并能够降低溶栓药物用量,通过机械及药物的综合性作用可显著提高溶栓治疗效果[3]。
同时,本次研究对患者FIB、HCY指标进行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体多合并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FIB、HCY均为细胞炎性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密切。FIB属于影响血浆粘度及血液循环的炎性标志物,HCY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患者FIB、HCY指标低于对照组,可认为血管内介入疗效可缓解机体炎症反应。
由此可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