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选择研究
2020-05-13王忠贵
王忠贵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 是我国北方高中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速生、材质好、用途广、耐腐朽等优点[1]。同时因其生长快,涵养水源的作用比较显著,所以又是较好的防护林树种。为了丰富山西省华北落叶松种质资源和提供优良的华北落叶松优良苗木,在华北落叶松家系和家系内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造林试验研究,旨在通过无性系造林试验,选择出优良无性系,进一步推进华北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应用[2-5]。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三道川林场,37°32′ N,111°41′E,海拔1 600 m,年均温6 ℃,极端最低气温-30 ℃,无霜期120 d,年均降水量600 mm,主要集中在7—9月。苗圃地主要是沙壤土,土层厚度约1.0 m,土壤pH值7.0。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005年,从华北落叶松优良林分优良单株上采集接穗进行扦插育苗。2008年春,分系号造林。大田试验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无性系50个,4株小区,4次重复,对照为当地普通华北落叶松播种苗。
2.2 数据处理
2012年12月,对3年生试验林进行试验调查,测量苗高、地径,计算小区平均值,利用SPSS 18.0进行方差分析,估算遗传参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苗高方差分析与遗传力估算
从50个无性系中选出重复完整的33个无性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华北落叶松无性系苗高方差分析表
根据数量遗传学原理可得:
3.2 地径方差分析和遗传力估算
经方差分析,由表2可知,各无性系间在地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参试无性系的基因型非常丰富,依遗传力估算方法,得华北落叶松无性系地径遗传力R=0.88。
表2 华北落叶松无性系地径方差分析表
3.3 苗期选择及育种增益估算
利用无性系平均苗高值作为选择指标,选出苗高生长量超过对照生长量的无性系作为初选的优良无性系,并估算优良无性系的育种增益,其公式[6]为:
ΔG=R*S
ΔG为育种增益;S为选择差;S=初选无性系苗高均值-对照均值;R为无性系重复力(R=0.71)。
将数值代入以上公式,得出育种增益,结果按苗高排序见表3。
表3 华北落叶松初选无性系排序表
4 结果与讨论
华北落叶松各无性系在苗高、地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作为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依据,通过苗高单性状表现,初选15个优良无性系,占全部参试无性系的30%,由于华北落叶松试验林树龄小,观测因子受限,依据单性状选择的优株只可作为初期结果,下一步仍需对无性系根系生长、抗逆性、适应性等表现进行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