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视角下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5-13周耀林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周耀林/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白 云/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并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1]。经过多年实践,我国文献遗产保护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得到快速提升,但仍存在图书(古籍)保护、档案保护、文物保护条块分割,技术培训实践基地功能不全,学生知识面单一,合作意识淡薄的短板。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文献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转型[2]。基于此,本文从文献遗产保护项目出发,构建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实现文献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的深度融合。
1 文献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文献保护和修复的哲学思想和实践工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纸张发明、书籍诞生的年代,在20世纪中期逐渐成为西方文献保存机构的一项正式职业, 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研究领域、学校正规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3]。
人才培养模式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4],体现于人才培养的目的、内容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5]。根据交叉学科融合的程度,文献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两类。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某一特定研究领域的理论深度、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强调术业专攻,培养与特定职业或某项工作需求相吻合的专门人才,具有专业明细化、具体化和领域化的特点[6]。如美国纽约大学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中心(The Institution of Fine Arts)的Mellon Library and Archive Conservation 培养项目,旨在培养专攻图书馆和档案保护的学生,学生必须在申请时和(或)面试时声明他们对图书、档案保护专业的兴趣,教学与研究内容集中于书籍、手稿、照片等图书、档案文献材料的保护与修复[7]。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以单一学科为限,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跨学科学习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两类,其中高层次重在学生研究层次的高度,宽口径重在学生掌握的学科面的广度[8]。该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一种以上的学科背景,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能,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中实现跨学科融合。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我国第一个集文物保护、档案保护和影像资料保护于一体的文、理、工渗透型专业研究机构,旨在培养具备文物与文献保护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施能力的复合型人才[9]。
国外文献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和课程体系上融合了图书保护、档案保护、文物保护等相关学科,课程内容上充分引入历史、艺术、伦理、法律等人文学科,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授课师资学科背景广泛,实践机构类型多样,实践课程占比大[10]。我国文献遗产保护人才培养的学科融合程度相对较低,图书(古籍)保护、档案保护、纸质文物保护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上存在条块分割的情况,纸质文献遗产保护与非纸质文献遗产保护之间缺少流动[11][12][13]。然而,文献遗产保护是一门文理兼备、应用型强的学科,图书、档案、纸质文物等文献遗产保护对象在载体特征和修复方法上存在较多的相似性。随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献保护机构馆藏类型的不断丰富,跨学科复合型文献遗产保护人才将更受青睐。虽然已有学者提出图书保护、档案保护、文物保护学科整合及专业课程体系改革[14],但具体实践广度和实践深度均未形成气候。
跨学科项目合作是目前文献遗产保护领域学术流与资源流动的重要渠道。随着异质性、杂糅性、复合性、学科互涉等成为知识的显著特征[15],跨学科研究成为学术机构的发展准则,跨学科性成为研究的显性特征[16]。其中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大规模长期性跨学科项目——垂直整合项目(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jects,VIP)成功地克服了工程教育碎片化发展的问题,由于其在跨学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美国国家工程院认定为“将真实世界融入工程教育及本科生工程技术教育”的成功案例[17]。以项目为抓手,构建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驱动相关学科课程资源、实验资源和实践资源的融合,是推行文献遗产保护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教学方式的创新举措。
2 基于项目驱动的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建构
“融保护”是指充分整合文献遗产保护力量,把图书保护、古籍保护、档案保护、纸质文物保护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保护力量,在知识、资源、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保护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文献遗产保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项目驱动视角下的文献遗产保护“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跨学科项目联结,推动文献遗产保护相关学科在培养方法和管理机制上的合作,打破文献遗产保护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整合图书(古籍)保护、档案保护、纸质文物保护等文献遗产保护相关学科的教育资源,实现文献遗产“融保护”教育。
2.1 内容框架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内容要素有“目的、内容、方法三要素”[18]“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评价四要素”[19]“培养目标、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培养途径五要素”[20]等说法。本研究中,基于项目驱动的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框架由目标、内容、方法、评估四个要素组成。
2.2 内容构成
2.2.1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类型和规格方面的目标,反映着社会对受教育者发展方向、规格等方面的要求[21]。复合型人才指具有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需要同时具备知识的集成性、能力的复合性以及素养的全面性[22]。基于项目驱动的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可描述为:在国家教育改革及“双一流”建设指导思想引领下,培养掌握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保护与修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兼具多门学科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保护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的复合型文献遗产保护人才。该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培养具备图书、档案、纸质文物等单一种类文献遗产保护研究能力或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而是通过科研与实践项目的目标引导,实现多学科教学科研机构、业务实践部门和培养对象间的互补与协同,开展科研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创新学习“三位一体”式教学,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2.2 教学内容
欧洲保护师—修复师联盟(European Confederation of Conservator-Restorers Organization,E.C.C.O)在职业准则中规定,文献遗产保护从业人员须具备以下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保护—修复伦理原则;科学(如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矿物学等);人文科学(历史学、古文字学、艺术史、考古学等);材质和工艺史、技术和制造工序;衰退过程的鉴定和研究;文化财产的陈列和运输;保护理论、方法和技术,预防性保护和修复;制作物件复制品的过程;档案学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保护—修复历史;法律;管理;健康和安全(含环境议题);沟通技巧(含信息技术)[23]。由此可见,欧洲保护师—修复师联盟在职业准则中已凸显文献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复合型属性,同时对从业人员的项目开发、研究、管理、实施能力提出了要求,认为文献遗产保护工作不仅是一项工艺的工作,也是一个具备完整生命周期的项目。
项目驱动视角下的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将以文献保护专业人才知识素养要求和职业准则要求为参照,鼓励创新设计项目主题,发散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体包含四个方面:(1)人文社科类专业知识:历史、艺术、考古、图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等专业课程;(2)自然科学类专业知识:与文献遗产保护相关的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等专业课程;(3)项目管理与实践能力:与项目设计、组织、协调、控制、实施、评价相关的管理类课程;(4)科学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课程。
2.2.3 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型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项目推动个体与集体学习的理论与实践[24]。基于项目驱动的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对象的学习活动与科学研究与项目案例相结合,教学知识点融入基础理论项目、实验项目、科研创新项目与实践项目中,科研导师、授课老师和实践导师指导或配合学生对项目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表达权和参与权。
基于项目的教学应首先采取导师引导制,并逐步发展为学生自主创新与自主学习。在导师引导制下,科研导师扮演者发动者、引领者、指导者、监督者、合作者等多个角色,主导教学整体发展方向与教学进度,授课老师和实践导师配合科研导师启动、设计、实施教学计划。科研导师在项目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搭建配套的资源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如完成此项目需联合的科研团队、教学机构、实践机构、授课老师、实践导师、课程、书籍、与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组织与讲解、实践技能的传授等。科研导师采取支架式教学,基于项目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项目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节点),使学生逐步研究并协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促使培养对象在具体的任务情境和实践中获取文献保护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的文献修复实验课让学生针对一件破损纸质文献指出其破损严重之处,并制定修复方案与开展修复研究。老师再针对学生的表现做评估,撰写保护项目申请[25]。
2.2.4 培养评估
培养评估包含项目评估,教学评估和人才评价三个部分。项目评估从项目的创新型、实施的协同性、数据的准确性、结果的有效性等方面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估采取学校自评、师生互评与专家考察三种方法,从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占比、课堂评价、考试成绩等角度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课堂体验与知识获取,依据评估结果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调整。人才评价采取素质性评价,通过定量测评和定性访谈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理论水平、实验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能力等。人才评价可参照文献遗产保护人员职业与道德规范,如美国历史和艺术作品修复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Artistic Works,AIC)制定的《道德守则及实务指引;评论》(Code of Ethics and Guidelines for Practice; Commentaries),从道德规范、职业行为、检验与科学研究、预防性保护、修复、备案说明、紧急情况等方面明确了历史与艺术品保护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与实践指南[26],从职业需求角度为人才评价提供指引。
3 基于项目驱动的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策略
3.1 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学位联合培养机制
图书馆学、档案学、博物馆学等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多类型文献遗产保护与修复的实际需求。为此,古籍保护、档案保护、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形成合力,吸纳高校学者与技术骨干,成立文献遗产保护教育委员会。委员会以科研项目为合作基础,以资源优势为合作纽带,建立跨学科双学位(多学位)联合培养机制,缓解当前文献遗产保护学生学科背景单一、文保资源割裂的困境。
基于项目驱动的文献遗产“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策略
联合学位培养机制的建立应以项目为线索,分析设有文献遗产保护专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合作程度,调研这些机构所具备的培养资质,在综合考虑地域优势、教育资源、教学水平、合作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文献遗产保护学位联合培养机制,如“档案学+化学”;“历史学+材料学”等。勃兰登堡工业大学(Brandenbur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TU)和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是世界遗产教育领域的两所顶尖学府,也是最早将世界遗产纳入研究生课程的院校之一。两所学校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共同发展双学位课程,实现文献遗产和博物馆管理专业人才的跨校联合培养[27]。纽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信息学院和艺术与设计历史系联合培养致力于从事艺术、博物馆和图书馆相关职业的专业人才,两个培养单位平均担负60个学分的课程培养,并为学生体验式学习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课程和实习在纽约市主要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进行[28]。
3.2 以项目为平台,推动联合项目化教学
文献遗产保护联合项目化教学包括项目与学科知识的联合,项目与教学的联合以及项目与实验技能的联合。联合项目化教学培养目标中应该纳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分、课时量需参考学生项目参与的数量与用时,教学方法应由“教师授受”转向“项目启发”,教学评估需尊重联合培养单位的意见、学生素养评价应综合考量科研导师、实践导师、项目参与者的评价。信息化教育突破了知识传授的时空限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现了对各类复杂、不可及或不可逆的实验项目进行抽象处理[29],能有效拓展联合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延伸联合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
3.3 以项目为基础,共建文献遗产“融保护”知识库
数字技术和移动设备正在改变受制于空间和时间的正规教育实践,模糊了学校内外学习的传统边界,移动共享学习为学生跨越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环境参与学习创造了机会。“资源通融、内容兼融”的文献遗产保护课程库、案例库、科技成果库和智库的建设将为联合项目化教学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课程内容保障。
首先,根据文献遗产保护的研究范围以及现有的理论与项目实践成果,采用MOOC、课程直播等形式,实现跨地域、跨机构、跨学院文献遗产保护相关课程资源的整合,建立实时更新,实时共享的课程资源库。其次,建立文献遗产保护项目案例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保护法规数据库等,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设的国家文化遗产法律数据库(UNESCO Database of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Laws),在“融保护”理念的指导下整合我国多年来多领域积累的知识经验。最后,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从课程库、案例库和科技成果库中提炼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知识,建立文献遗产保护智库,提供知识导航与参考咨询,服务教学与科研创新。
3.4 以项目为线索,共建文献遗产“融保护”资源库
我国文献遗产保护应以现有文献遗产保护项目为线索,通过项目成员特征分析与合作关系分析,全面梳理我国关注文献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教学单位、科研单位、管理机构、专家,挖掘我国文献遗产保护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实践基地之间的关联,建立文献遗产保护专家数据库、机构数据库(研究机构、管理机构)和实践基地数据库。数据库统筹全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献保护教育科研机构,文献保护与修复企业,文献保护设备制造商的资质信息、人财物储备和联系方式,提供相关的咨询和合作服务,为我国文献遗产保护教学工作的开展与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一站式”资源保障。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整合学校内部、iSchool和校外的软硬件技术资源,通过技术“共享”,缓解各校技术与实验条件有限的困局,减少文献遗产保护教育科研和项目合作中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现象[30]。同样,欧洲文化遗产联合规划倡议(Joint Programming Initiative on Cultural Heritage )通过“First Pilot Call”“Heritage Plus Joint Call”“Heritage in Changing Environments Joint Call”等项目联合科学、工程、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欧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并协调整体进程,同时倡议国际联合活动,扩大与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的联系,更好地促进知识转移[31]。在项目驱动下,联合国内外多领域专家、机构,综合使用各学科研究方法,共同研究问题、设计方案、协同实施,有助于凝聚我国文献与文化遗产保护力量,实现“融保护”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