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绩效反馈机制会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吗?
2020-05-13彭博,王满
彭 博,王 满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 言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上市企业的全部有价值信息都应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股价走势中,而且股价中反映出的企业特有信息越充分,则股价信息含量越高,此时的股价也更符合自身的真实价值,因而股价信息含量成为衡量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关键指标[1]。当前,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新阶段,提升股价信息含量能够高效地引导资源配置,这不仅能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而且也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因此,关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探究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因素是我国金融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既有文献分别立足于企业内、外部视角分析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如传统新闻媒体报道[3]、微博的应用[4]、机构投资者[5]、证券分析师(下文简称“分析师”)[6]等,内部因素包括财务信息质量[7]、社会责任报告[8]、内部人交易[5]等。但这些研究都未能关注到期望绩效反馈的作用。根据企业行为理论和前景理论,管理者会设定期望绩效并使之与实际绩效进行对比[9],当实际绩效未达到期望水平时会得到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产生损失认知并驱动管理者进行问题搜寻和行为调整,如提升研发强度[10]、扩大研发投入[11],增加海外直接投资[12]等。企业一旦采取变革行为就可能会向市场传递信息,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这种期望绩效反馈机制是否能够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呢?
融资约束会限制管理者行为,如抑制创新活动[13]、阻碍对外直接投资[12],进而导致管理者难以获得足够资金去通过实施变革行为而向外传递信息;分析师通常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兼备专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14],能够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取和解读信息;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的套利能力,可以通过持股行为影响股价中的信息反映[15]。因此,在不同融资约束情形、分析师关注程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的企业中,消极的期望绩效反馈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还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可能的贡献包括:首先,本文突破现有的研究视角,尝试基于管理者心理因素的角度,将期望绩效反馈作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因素。其次,将期望绩效反馈经济后果的研究延伸到资本市场表现,发现期望绩效反馈也能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刻理解期望绩效反馈的机制与效果。最后,从融资约束、分析师关注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三方面检验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关系的调节作用,丰富了融资约束、分析师关注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后果的相关文献。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期望绩效反馈作用机理相关文献
基于参照点效应,管理者会设定比较基准对企业决策实施效果与实际营运状况表现做出对照并进行调整[9]。由于管理者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局限性,通常会使用简化的方法做出绩效评价[16]。具体而言,他们先是以离散变量的形式判断企业实际绩效是否达到预想的参照点,若超过期望绩效,则得到了积极的期望绩效反馈,反之则获得了消极的期望绩效反馈,然后采用连续变量形式深入评估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并依据实际绩效与期望绩效的差距做出判断。比较基准(期望绩效水平)的设定主要参考依据为历史期望绩效水平和社会期望绩效水平,因为管理者不仅会争取让实际绩效不低于历史绩效[17],也会与行业竞争对手相比较[18],努力提升行业竞争地位。其中,社会期望差距通常被认为是管理者与行业竞争者的横向对比,Harris 和 Bromiley[19]以及李溪等[20]的实证分析都是以社会期望作为比较基准;然而行业地位并不是判断绩效好坏的唯一标准,因为每个企业进入行业的时间以及目标定位都各有差异,而历史期望差距是一种纵向对比,因而多数学者如Greve[10]、王菁等[11]以及连燕玲等[21]采用将历史期望差距与社会期望差距综合成一个期望差距指标的方法进行度量,本文也是借鉴此种方式进行度量。
管理者经过对现有绩效水平的判断后会做出相应调整。根据企业行为理论和前景理论,不同的期望绩效反馈下管理者的调整行为也会存在差异。积极的期望绩效反馈下的管理者处于一种满足的认知状态中,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也就缺少改变现状的动机[17],但是消极的期望绩效反馈下管理者则表现出风险偏好,相比已经确定的损失不如放手一搏以求扭转当前的颓势,而且损失认知程度越严重,越会激发其采取冒险性行为[22],由此就会引发组织决策的深度变革。
关于期望绩效反馈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Greve[10]认为,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较大的期望绩效差距会提升企业的研发强度,促使更多研发专利发布并投入生产。王菁等[11]发现,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期望绩效差距越大,企业的研发投入也越高,因而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管理者会进行问题搜寻,不能只以短期绩效作为考核的标准。贺小刚等[23]以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发现严重的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会激发管理者的冒险动机并增加创新投入,不过创新意愿会在拐点之后逐渐减弱。关于绩效反馈对战略决策的影响,Park[24]认为,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的差距越大,企业的战略差异化程度越高。连艳玲等[21]则指出,如果企业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的程度越高,则管理者制定的战略将会存在较大范围的波动。有关绩效反馈对投资行为的影响,Jung 和Bansal[12]发现,消极的期望绩效反馈会促使企业进行更多海外投资。
(二)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企业管理者作为组织的决策主体,本身就是企业特有信息产生和披露的源头和起点。企业行为理论认为,管理者在不同环境下的决策行为会有所差异。根据前景理论的有限理性假设,经纪人都是损失厌恶的,因而管理者面对消极期望绩效反馈时会处于损失认知中,而且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的差距越多,损失认知的程度越严重,这也会驱动管理者在行为决策上进行较大幅度调整[22],然而在积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管理者会满足现状而缺少改变的动机[17]。因此,企业的消极期望绩效反馈更可能会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其原因如下:
其一,企业在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做出的行为变革本身就是一种信号的释放,可以帮助市场投资者了解到更多关于企业经营前景的信息。消极期望绩效反馈所形成的损失认知会对管理者的心理以及未来行为造成巨大冲击,由此形成的业绩压力会增加其风险偏好的倾向[22],如进行更多海外投资和风险投资[12]、提升创新强度[10]、增加创新和慈善捐赠支出[11]、扩大战略差异化程度[21]、采取多种决策和行为的变革来谋取未来业绩的有效改善,这些决策的实施需要管理者向市场进行信息披露,投资者也会据此进行更深入的信息挖掘,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与盈利趋势,并通过这些获取到的信息优势进行股票交易,这将促使企业更多特有信息进入到股价中。
其二,期望绩效反馈可能对管理者披露企业特有信息的意愿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股价中融入的特有信息含量。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较大的期望绩效差距会给管理者造成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会力求通过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来减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质疑,如股东、银行、供应商、客户等,这有助于企业资源获取的途径和数量保持稳定,也是保障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或强化创新等行为的良好基础,使企业各方资源提供者对现有管理者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相信其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改善未来业绩。因此,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会增强管理者信息披露意愿,这将有助于投资者获取和使用更多企业特有信息作为交易依据,促使股价中的信息含量提升。综上所述,当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管理者会产生强烈的意愿来改善未来业绩,不仅通过各种调整行为释放特有信息,也会出于巩固自身职位和维持充足的资源的目的,公开更多能够展示企业良好成长性的特有信息,从而使期望绩效反馈产生的信息更多进入到股价中,提升了股价信息含量。由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1: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较大的期望绩效差距会提升企业未来的股价信息含量。
(三)融资约束、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摩擦会产生大量交易成本,导致外部融资要比内部融资付出更多成本,内部融资有限,外部融资困难,由此产生的融资约束会严重阻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特别是会限制企业的投资行为。显然,融资约束会制约管理者的行动,尤其是当管理者面对消极期望绩效反馈时,这种制约将会更加明显。当企业得到消极期望绩效反馈时,管理者会试图通过一系列行为调整谋求未来业绩的改善,其中调整投资相关的策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10],无论是创新投资还是对外投资,抑或是调整战略,都需要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加以支持。然而既有研究表明,融资约束会抑制对外直接投资[12]和企业创新活动[13]。可见,巧妇也会难为无米之炊,当企业实际绩效未达到期望绩效却又面临融资约束时,管理者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确保一系列的变革顺利实施,资源的短缺让管理者无法大展拳脚进行有效调整。如果企业不做出决策调整就难以向外释放信号,也无法披露更多企业决策行为方面的特有信息,因而融资约束情况严重时,得到消极期望绩效反馈的企业就难以产生更多特有信息包含到股价中。由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2:相比于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对于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
(四)分析师关注度、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分析师是促进资本市场良好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发挥有效的信息中介作用[14]。其执业资格具有较高的门槛,相对于其他类型市场参与者,分析师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不仅熟悉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也具备更强的技术分析能力,而且更容易与上市企业管理者建立联系。因此,分析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来改变消极绩效反馈下管理者对于企业特质信息的传递水平,而且分析师本身具备较高的信息挖掘和解读能力,可以促进股价中特质信息的融入[6]。他们通过不断调研企业的基本面信息,然后对庞大信息网络内容进行筛选、比对和整理,最后以分析报告和预测报告等形式将价值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作为决策依据。当现实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管理者会通过行为变革谋求未来盈利水平的提升,并以此向市场传递关于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如果某家企业被较多的分析师关注,则会产生较多关于这家企业的调研报告和盈利预测报告,管理者传递的信息就可以更顺畅地被众多信息使用者接收到;而且较多的分析师关注人数也可以增强管理者披露信息的动机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因为这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资源需求和真实风险情况进行准确的衡量,由此加强股东、银行、供应商及客户对管理者的信任。因此,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度能够促进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产生的信息更多地进入到股价中,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由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3:相比于分析师关注度较少的企业,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对于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较多的企业中更明显。
(五)机构投资者持股、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机构投资者可以被视为准内部人,能够起到内部与外部沟通的桥梁作用。相对于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考虑得更周全,也能更好地解读和使用信息。作为精明的市场套利群体,其持股行为可以推动内在价值在价格中的有效反映,这也可以促进特质信息融入股票价格中,从而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15]。另外,当机构投资者持有某一家企业较多股份时,这家企业也会受到更多分析师的关注。进一步,机构投资者重仓持股的企业还会吸引众多散户的关注,使得散户投资者更多地搜集和分析该企业的信息。由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4:相比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少的企业,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对于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股价信息含量
股价信息含量(INFi,t)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借鉴 Morck等[1]与杨继伟[25]的方法,本文使用修正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行业收益率,并求取模型(1)的拟合优度 R2,代表股价被市场解释的部分,R2越大表示股价信息含量越低,然后通过模型(2)的转换计算各企业的股价信息含量(INF),该变量越大代表股价信息含量越高。
Ri,t=αi+βiRM,t+γiRI,t+εi,t
(1)
(2)
其中,Ri,t为t周i企业的周个股收益率(包括现金红利再投资);RM,t为t周沪深两市综合市场周收益率(按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RI,t代表t周i企业所在I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残差εi,t表示企业股票收益中不能被市场和行业解释的其他因素。
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拟合优度R2代表市场收益和行业收益对企业收益的解释能力,如果股价中能够被企业特有信息解释的部分很少,则对应较小的R2。然后进行对数处理得到股价信息含量(INFi,t),R2越小则INFi,t越大。
2.期望绩效反馈
借鉴Greve[10]、王菁等[11]以及连燕玲等[21]的研究方法,期望绩效反馈以负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Gapi,t=I1(Pi,t- Ai,t)<0进行度量。其中,Pi,t表示企业当期真实绩效水平,利用Roai,t来度量,Roai,t为企业盈利能力;Ai,t为组织期望绩效水平,由Ai,t=μ1HAi,t+(1-μ1)SAi,t计算得到。其中,HAi,t为企业的历史期望绩效,使用滞后一期的Roai,t衡量,SAi,t为企业的社会期望绩效,采用剔除自身的行业Roai,t均值计算,μ1为权重,取值为0—1,从0开始每增加0.1进行赋权。参考王菁等[11]的方法,选取权重μ1=0.5的结果进行汇报。
Pi,t- Ai,t表示期望绩效差距,若Pi,t- Ai,t<0时,表示组织未完成期望绩效,反之,则表示企业实际绩效超过期望绩效。设置虚拟变量I1,当Pi,t- Ai,t<0时取I1等于1,则Gapi,t=I1(Pi,t- Ai,t)<0表示消极期望绩效反馈时的期望绩效差距,该变量取值均为负,数值越小代表真实绩效低于期望绩效的差距越大。同时,设置虚拟变量1-I1,则Exci,t=(1-I1)(Pi,t- Ai,t)≥0表示组织完成期望绩效时,真实绩效超过期望绩效的程度,将Exci,t作为控制变量放入模型中。
3.分组变量
融资约束(KZ)的度量借鉴黎文靖和李茫茫[26]的方法,按照模型(3)构建KZ指数,该变量取值越高代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
(3)
其中,Asset表示总资产;Ocf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Dividends为现金股利;Cash表示现金持有水平,用期初总资产进行标准化;Lev和TobinQ分别为资产负债率和托宾Q值,然后按照同年度同行业的中位数分组。
分析师关注度(Analysti,t)的度量借鉴黄波和王满[14]的方法,设置 Analysti,t=ln(1+Ni,t),其中,Ni,t表示对第i家企业第t期进行关注和发布业绩预测的分析师人数,然后按照同年度同行业的中位数分组。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Insti,t)的度量借鉴孔东民等[15]的研究。机构投资者包括投资基金、合格境外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财务公司和银行,将以上类型股东的持股比例求和,并按照同年度同行业的中位数分组。
4.控制变量
根据已有文献,本文控制了企业规模(Sizei,t,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evi,t,负债总额/期初总资产);企业年龄(Agei,t,上市年份-当前年份);销售增长率(Growthi,t,当期销售收入增量除以滞后一期销售收入);盈利能力(Roai,t,净利润/期末总资产);两职合一(Duali,t,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取1,否则为0);控股股东权利(Largesti,t,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票换手率(Dturni,t,月换手率的年平均值);审计师性质(Big4i,t,审计师若是“四大”取1,否则取0);产权性质(Statei,t,国有控股为1,否则为0)等变量,另外还控制了行业(Ind)和年度(Year)的固定效应。
(二)模型设定
借鉴Greve[10]、王菁等[11]以及连燕玲等[21]的研究方法,设置模型如下:
INFi,t+1=β0+β1Gapi,t+β2Controli,t+β3Year+β4Ind+εi,t
(4)
通过模型(4)来检验H1,预期系数β1应显著为负,表明当组织未完成期望绩效时,期望绩效差距越大,未来股价信息含量越高。为检验H2,将总样本以同年同行业的融资约束程度按照中位数进行分组,将融资约束高、低两组分别回归并比较系数β1,预期融资约束较低组中β1更显著。为检验H3,将全样本以同年同行业的分析师关注度按照中位数进行分组,将分析师关注度较高和较低的两组企业样本分别回归并对比β1的大小和显著性,预期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组中的β1更显著。为检验H4,将全样本以同年同行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按照中位数进行分组,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低两组分别回归并对比β1的大小和显著性,预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组中β1更显著。
(三)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设置样本区间为2007—2017年,由于股价信息含量设置了超前一期,因而参与回归的样本区间为2007—2016年,并做如下处理:(1)去除金融行业的企业;(2)去除ST和*ST企业;(3)IPO当年的样本;(4)每年交易周数少于30周的样本;(5)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经过筛选最终获得15 485个企业年度观测值,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数进行Winsorise缩尾处理。股票回报率和换手率、KZ指数中的现金股利数据获取来自Wind数据库,其他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
四、检验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是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股价信息含量均值为0.111,标准差为0.877,说明各企业的股价信息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从消极期望绩效反馈程度来看,平均值为-0.014,最小值为-0.312,标准差为0.029,表明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企业之间在截面上存在较大差异。融资约束的均值为1.230,最小值为-3.292,最大值为3.968,表明我国上市企业之间融资约束差异较大。分析师关注度的均值为1.496,中位数为1.386,标准差为1.140,表明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中超过半数上市企业都会被分析师关注,但是受关注的程度有较大波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的均值为0.046,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在我国上市企业中比较普遍。
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N=15 485)
(二)多元回归结果
1.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表2列示了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多元回归结果。
表2 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的检验
注:***、**和*分别表示1%、5%和10%置信水平,括号中数值为t值,下同。
表2中的列(1)为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消极期望绩效反馈程度的系数为-0.818,t值为-2.336,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较大的期望绩效差距促使管理者披露更多企业特质信息,从而提高未来的股价信息含量。由此验证了H1。关于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换手率均与股价信息含量和产权性质显著为负,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换手率越高、国有企业的股价信息含量越低。资产负债率、企业年龄、销售增长率、大股东持股和审计师性质均显著为正,说明杠杆越多、上市时间越长、成长性越高、审计质量越好的企业股价信息含量越高。
2.融资约束、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按照融资约束的同行业同年份中位数进行分组检验,回归结果如表2中列(2)和列(3)所示。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与股价信息含量在列(2)的融资约束较高组中为负但不显著(-0.453 ,t=-1.001),而在列(3)融资约束较低组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1.757,t=-2.436)。表明融资约束会抑制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产生信息融入股价中,当企业的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只有较弱的融资约束才会促进消极期望绩效反馈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由此验证了H2。
3.分析师关注度、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按照分析师关注度的同行业同年份中位数进行分组检验,回归结果如表3中列(1)和列(2)所示。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在列(1)的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组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1.791,t=-4.299),而在列(2)的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组不显著(-0.011 ,t=-0.026)。这一结果表明分析师促进了管理者的信息披露,当企业的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加强期望绩效差距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由此验证了H3。
4.机构投资者持股、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
按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同行业同年份中位数进行分组检验,回归结果如表3中列(3)和列(4)所示。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在列(3)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组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1.898,t=-4.039),而在列(4)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组中不显著(0.287 ,t=0.778)。这一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促进了管理者信息披露,当企业的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够加强期望绩效差距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由此验证了H4。
表3 分组检验的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一,变换股价信息含量的度量方式。根据杨继伟[25]的研究,在我国市场环境下除了市场和行业对股价的影响外,地域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入地域因素的模型可以更精确地度量股价中的企业特有信息含量。因此,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地域因素构建如下模型:
Ri,t=αi+βiRM,t+γiRI,t+ηRD,t+εi,t
(5)
其中,RD,t表示t期i企业所在的D省份经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地区周回报率均值。再利用模型(2)重新估计股价信息含量(INF)。回归结果与前文基本一致,本文的假设再一次得到支持。
第二,改变样本区间。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可能会对绩效反馈和股价信息含量都造成较大影响,因而此处重新设置样本区间为2010—2017年。结论并未发生改变,说明控制了样本区间的影响后,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的期望绩效差距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依然稳定。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不同期望绩效差距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并考察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分析师关注度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的企业中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存在何种差异,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期望绩效差距越大,未来股价信息含量越高。说明当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管理者会产生强烈的意愿来改善未来业绩,通过行为变革向外传递信息,这些信息最终能够进入到股价中。
第二,相比于严重融资约束的企业,消极期望绩效反馈对未来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在轻微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明显。这一结果表明,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融资约束会限制管理者做出行为调整,导致消极期望绩效反馈难以产生更多特有信息传递到股价中。
第三,相比于分析师关注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消极期望绩效反馈对未来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表明企业在消极期望绩效反馈下,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良好的信息传递作用,促使更多特有信息包含在股价中。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消极期望绩效反馈能驱动管理者的行为变革,由此会提升股价信息含量,说明管理者的努力能够被资本市场识别。因此,企业所有者和诸多外部利益相关者不应只以短期绩效作为考核管理者工作能力的标准,也要更多关注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由此减少管理者短视行为,提升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第二,融资约束会制约管理者对企业进行有效调整,也会损害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政府应着力改善金融市场环境,保障金融市场稳定,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供给、丰富资本市场层次、组织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完善风险担保补偿机制等措施,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保证融资的连续性,减轻企业因融资约束而产生的负担。
第三,从资本市场监管部门的角度,应加强对分析师队伍的准入、考核、继续教育与激励机制,提升分析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其信息处理的有效性;要鼓励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优质、合规、可靠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培养具有诚信、遵守法规以及专业素质过硬的机构投资者,并努力将机构投资者发展为资本市场中的攻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