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授课制应过渡为班级悟习制

2020-05-12牛其刚马占营刘羽熙

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牛其刚 马占营 刘羽熙

[摘要] 知技获取方式分助悟方式和自悟方式,它们又分为控学、助学、辅学、悟学、悟习,班级授课制是助悟方式。知技获取的自主度、他控度总量为1,二者此消彼长。知技获取的效率和自主度成正比,和他控度成反比。班级授课制因降低了知员的自主度成为降低知技获取效率的因素,因而失去存在的合理性。替代班级授课制的是效率更高的班级悟习制,它是指知员在以班级为单位的知技获取中,采用悟学和悟习、继承与创新相兼容的知技获取模式。班级悟习制因提高了知员的自主度而提高了知技获取的效率。

[关键词] 助悟方式;自悟方式;班级授课制;班级悟习制

知技是知识与技能的简称,从知技获取的角度看,班级授课制仅是知技获取方式的一种。随着社会的进步,班级授课制越来越受到质疑,但至今还没有提出能替代它的更高效的模式,本文从知技获取角度提出班级悟习制,班级悟习制的知技获取效率远高于班级授课制,它终将替代班级授课制。

一、知技获取方式的分类

(一)动机自主度(简称自主度)和动机他控度(简称他控度)的概念。自主度是指知员对知技获取过程的控制程度。他控度是指教师在知员知技获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二)知技获取的两种基本方式。一助悟,是别人帮你弄明白和自己弄明白相结合;二自悟,由知技获取者(以下简称知员)自己独立完成。

(三)助悟方式的分类。根据自主度、他控度的不同,助悟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控学。平均它控度超过80%,平均自主度小于20%,是他控为主,自悟为辅;二是助学。是自主度、他控度平均水平各占50%;三是辅学。平均自主度大于80%,他控度小于20%,是他控为辅,自悟为主。

(四)自悟方式的分类。一是悟学。即知员可不借助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借助书、网络等知技载体,独立实现对已有知技的继承;二是悟习。当知员遇到创新型知技时,因创新是人类共同的未知,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创新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大脑的悟,二是大脑支配下其他器官的习(实践),只有悟和习的结合才能实现创新,这种方式就是悟习。

(五)知技获取分类图,用图一表示。图一下半部三角形是自主度的变化,上半部三角形是他控度的变化,自主度和他控度总量是1,二者此消彼长。控学、助学、辅学的平均自主度、平均效率分别为16.7%、50%、83.3%,平均他控度分别为83.3%、50%、16.7%。知技获取的效率与自主度成正比,与他控度成反比。

二、班级授课制在知技获取分类图中所处的位置

教师的存在是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前提,图一中控学、助学、辅学是教师作用区,因此,班级授课制是三者的组合,是助悟方式。班级授课制没有发展到悟学、悟习阶段,悟学、悟习方式是知技获取的发展方向。

三、班级授课制、悟学、悟习模式的特点

(一)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1.是“非求教之”的模式。“求”是设法获得,而班级授课制下,学习内容、时长、方式等都没征得学生的同意,是学生“非求”的状态,因而是被动学习,其效率远低于主动学习。

2.教师是学生的控制、管理因素。

3.教师降低了学生的内源动机,因而成为降低知技获取效率的因素。

4.平均自主度、他控度、效率均为50%。

5.能承载继承,不能承载创新。

(二)悟学的特点。

1.是“求而助之”的模式。这里的“助”是指知技载体对知员的帮助,知员不借助教师,而是借助知技载体独立获取。

2.“助”是知员的辅助、服务因素。

3.知技获取的方式是自主的。

4.“助”是提高知技获取效率的因素,悟学的效率远高于班级授课制。

5.能承载继承,不能承载创新。

(三)悟习的特点。

1.是“求而悟、习之”的模式。这里的“悟、习”是知员不借助教师、知技载体,独立思考或实践。

2.知技获取方式是自由的。

3.由于不借助教师、知技载体,效率往往较低,但效果最好。

4.能承载继承、创新。

四、和悟学、悟习模式相比班级授课制降低了知技获取效率

从图一和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悟是无师的方式,动机自主度为1,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班级授课制是有师的助悟方式,因教师的存在,使它的自主度总小于1(平均50%),且教师的作用越大知员的自主度越小,这使教师成为知员动机自主度降低的因素,而自主度的降低带来效率的降低,所以班级授课制是降低知技获取效率的因素。这一结论可由学习金字塔理论佐证。

图二就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图,它表面看是不同学习方式与效率间的关系,换一个角度看,图中的三角形从上到下实质是知员动机自主度的变化,越下层自主度越高,效率就越高。用逆向思维看,三角形中,从上到下教师的他控度逐渐减少。这说明:教师的他控度越高则学生的学习效率越低,教师通过降低学生的自主度而降低效率,佐证了班级授课制是降低知技获取效率因素的结论。

五、班级授课制失去存在的合理性

如果承认班级授课制降低了知技获取效率,它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教师是知技获取的外因,外因只有在知技获取中的作用是正面的才是合理的,如果其作用是负面的,就是阻碍知技获取的因素,失去存在的理由,班级授课制应退场,教师应退出。照此推理,应该用能增加知技获取自主度,即能提高知技获取效率的模式取代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就是班级悟学、悟习制,简称班级悟习制。所谓班级悟习制是指知员在以班级为单位的知技获取中,采用悟学和悟习、继承与创新相兼容的知技获取模式。理由很简单,悟学、悟习方式的动机自主度是1,悟学的效率最高,悟习的效果最好。

六、班级悟习制的模式预测

班级悟习制改革依据有二,一是能增加知员的动机自主度;二是外因要成为提高效率的因素。班級悟习制和班级授课制是体制的区别,不是技术方式的区别,它过渡到班级悟习制后会发生一些概念的调整:教师、学生、学校分别过渡为辅导员、知员、知校。小学、中学、大学分别过渡为初校、中校、高校。

(一)幼儿教育个性化,取消幼儿园。

如果实现班级悟习制,教师将退出,只留少量的辅导员和网上答疑员,现有教师中约三分之二退出,节省的费用可用于幼儿个性教育。

每对父母除有结婚证外,还必需在高校获得幼儿辅导证书(高校双证书制),也就是说每对父母从专业角度来说都要持证上岗。0-6岁幼儿的辅导由父母中的一方专业完成,国家为其发放幼儿辅导津贴。

取消幼儿园,父母一方每天陪幼儿完成他喜欢的内容,不强迫幼儿完成不想完成的内容。在幼儿喜欢的活动中,父母把其中的知技以幼儿无意识的方式告知,同时把相关汉字、英文通过白板呈现给幼儿。

(二)初校模式(现小学):一是知员可在海量课程库中自主选修;二是教师退场,国家选最优秀的人才(网络教师)替代现教师的职能,对每门课程进行讲解,内容上网,知员网上完成听讲、互动;三是知技获取过程承包给知员,知校只负责阶段网络考试,实行单科过关制;四是知校为班级设辅导员,负责知技辅导之外的班级事物。五是初校时长为五年。

(三)中校模式(现中学):一是课程完全自选,变成高校的预科班。二是中校分职业型和创新型,时长三年。知员进入中校开始分流,七成报职业型中校,毕业报职业型的高校,三成的报创新型中校,毕业报创新型的高校。四是中校的理论内容、考试以网络方式完成,实习部分人工考察,均计入个人电子档案。

(四)高校模式:一是七成的高校是职业型,三成的为创新型,取消全国统一高考,由各高校自主招收知员。二是高校理论课程知员自主网上完成,实习、实验课程辅导员辅导完成。三是所有人都能进入高校,创新型高校知员全部在校完成,职业型高校根据各高校的承受能力,知员分两部分,一部分在校完成,一部分离校网络完成。四是高校所有课程结束后不发毕业证书,发职业等级证书,证书分成A、B、C三级。职业高校在校的知员发在校职业等级证书,不在校的发网络职业等级证书。

七、实现班级悟习制后各知技获取方式的适用范围

(一)母语的掌握适用于助悟模式。

母语掌握不可能自悟实现,必须在外因(父母等监护人)的帮助下掌握,因此,母语的掌握适用于个性教育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母语的学习是人终生的过程,在操作上看,应以能用母语正常交流作为掌握母语的标准,儿童6岁左右可达到此标准,视为掌握母语。

1.控学适用于0-3岁幼儿对母语的初期掌握。

知技的高难度决定了父母是幼儿掌握母语的控制因素。从难度上看,此期许多词汇对0-3岁的幼儿都是空白,其初始难度是1,任何词汇都需要父母的输入。1-3岁随着幼儿词汇量的增加,其难度降至1-0.7之间。此阶段,父母决定了幼儿学习母语的内容和进度,幼儿属服从阶段,父母自然成为幼儿学习母语的控制因素。

父母助悟的方式是“教”,其手段就是把事物的名称等词汇直接告知幼儿。幼儿的自悟能力逐渐发展,一些词汇从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逐渐发展到知其音、意,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幼儿开始产生自悟能力,父母教的成份开始下降。

0-3岁幼儿的词汇量不多,理解程度不够,只能与成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常常会出现表达失误,因此,是幼儿母语掌握的初期。

2.助学适用于3-5岁幼儿对母语的中期掌握。

母语的中等难度决定了父母是幼儿学习母语的帮助因素。3-5岁的幼儿,已经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多能和父母及其他社会人员正常交流。从难度上看,母语学习难度在0.5左右,知技获取内外因的势均力敌决定了父母控制手段的结束,这时父母由控制因素降为帮助因素。

父母助悟的方式是互动。在控学阶段,教多是由父母到幼儿的单向活动,幼儿回应的互动较少。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当难度降到0.5左右时,父母与幼儿的交流则由教为主过渡到互动为主。互动表明幼儿的自悟能力大大增加,这样父母助悟就由教转变为互动。

3-5岁幼儿,词汇量增大,理解程度提高,能与成人进行一般的交流,多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失误较少,因此是幼儿母语掌握的中期。

3.辅学适用于5-6岁幼儿母语掌握的后期。

母语学习的低难度决定了父母是幼儿学习母语的辅助因素。5-6岁的幼儿,已经掌握大量的词汇,能流利地和父母及社会人员交流。从难度看,母语学习难度小于0.3,知技获取的内外因由势均力敌转变成外因为辅内因为主,父母由帮助因素降为辅助因素。

父母助悟的方式是点拨。随着词汇量的大量增加,当难度降到0.3以下时,父母与幼儿的交流则由互动过渡到点拨,也就是平时说的启发方式。点拨代表助悟程度的大大下降(小于20%),幼儿母语的学习基本可以脱离父母,獨立进行。

5-6岁幼儿,母语的词汇量大增,理解程度大大提高,能与成人进行流利的交流,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幼儿掌握了一般的生活母语,因此是幼儿母语掌握的后期。

(二)母语掌握后其他知技不适用于班级授课制,适用于班级悟习制。

1.悟学适用于人类继承内容中可通过知技载体无偿搜索到的内容。

人类的知技分为四种,一是无偿可找到的;二是有偿可得到的;三是保密的;四是创新的。其中无偿可找到的知技适用于悟学。

悟学适用于现中小学理论知识的获取。从网络角度看,现中小学理论知识都是可以在网上无偿找到的,适用于悟学方式。

悟学还适用于现大学课程中的理论内容。大学课程分两部分,一是理论;二是实习、实践。其中理论课部分应是开放的无偿内容,适用于悟学。

2.悟习适用于保密、创新和低难度可以自悟的继承内容。

保密知技通过悟习以相对创新的方式实现。一些顶尖知技不可示人,用钱也买不到,如果想获得,定寻找不到别人的帮助,此时助悟、悟学方式失灵,只有悟习方式才能办到。当你成功获得时,就是相对创新。

低难度可以自悟的继承内容也可用相对创新的方式。人类知技的继承内容中,多数是通过助悟的方式完成,如果自悟完成常常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并不经济。但部分低难度继承内容知员可以悟习完成,以提高获取的效果,但这种方式是相对创新。

创新内容通过悟习以绝对创新的方式实现。创新是人类的未知,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要想实现创新,只有通过悟和习的结合,创新一旦实现,就是绝对创新。

八、班级悟习制前提下未来社会走向的预测

(一)教师将退出现小、中、大学。教育方式将保留在幼儿阶段,父母取代教师的职能。教师行业将消失,现教师约三分之二将转业,剩余教师转变为辅导员和网络答疑员。

(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属性消失,彻底去行政化,被知校对知员的服务取代。

(三)幼儿园将消失,幼儿教育个性化,父母成为幼儿专业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最终教育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各种个性的互动活动,让幼儿掌握母语。

(四)知员从出生到高校的知技获取免费。教师行业的消失为国家省下大量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用于幼儿个性教育的津贴,一部分用于知员6-18岁的知校经费。

(五)网络成为初校到高校知技获取的主要方式。國家将建立完善的知技获取网络平台,书包将消失。

(六)硕士、博士将退出,硕士、博士的继承内容并入职业高校,研究型内容并入创新高校。

(七)统一的学制将消失,被弹性的知技获取时长取代。

(八)教育不公等教育问题将消失。班级悟习制替代班级授课制后,现行教育将退出,与之相关的负面问题,如异地高考、教育不均衡、共性教育等将自然消失。

(九)以继承为目的的私立学校、社会辅导机构将消失,创意知校将产生。

(十)教育部将被人才部取代,总管全国的人才成长。

九、班级悟习制的优势

(一)网络教师将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且可最大限度提高知技传播的效率。

普遍认为:班级授课制和古代教育相比最大优势是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从孔子至今的教学采用的都是“口耳相传” 的“一对多”教学方式。班级授课制的最大优势之所以能实现有两个条件,一是学校在政府操作下的广泛性;二是班级授课制小范围提高了“一对多”的比例,使“多”从古代的一、二位数上升为现代的普遍两位数,个别情况能上升为三位数。

而网络前提下的班级悟习制结束了“口耳相传” 和“一对多”教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师退出,由网络教师替代,网络教师“载体化”。这使教学从“口耳相传”变为网络教学,使“一对多”变为“一对∞”,使知技传播的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这是班级悟习制能替代班级授课制最根本的原因。

(二)知技获取网络化、网络教学全面进入知校,先进的5G技术将最大限度的提高知技获取效率。

现有体制下,学校方面一般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这是一种拒绝网络的教学行为。而班级悟习制存在的前提就是知技获取网络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实现人人互联,万物互联,如果班级授课制还停留在拒绝5G网络的水平下将难以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拒绝网络就是拒绝更高效的班级悟习制。

(三)自主知技获取替代被动学习,保证知员自主人格的形成。

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被动学习的根源,被动学习的效率远低于主动学习,而且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形成被动人格,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班级悟习制下,知员知技获取的内容、方式、进度等都自主决定,没有教师的参与,其知技获取的自主度最大,因而效率最高,且知员在长期的自主学习中,知员能形成主动人格,利于创新人才的产生。

(四)知技获取个性化。

现有教育体制下,统一的课程设置是共性教育的根源,不能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班级悟习制下,海量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每个知员都可实现个人成长的“个性定制”,知技获取真正实现个性化。

(五)知校的服务替代学校的管理。

现行体制下学校对学生实行的是控制式的管理方式,学生自主的空间很小。在班级悟习制下,知校是知技获取平台的搭建者和维护者,知校对知员主要的是服务而不是管理,管理是强制,而服务则是自主选择。

(六)非选拔式的“过关方式”替代了选拔教育,有利于知员素质的提高。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而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选拔使一部人能进入高中或高校,而另一部分人不能进入高中或高校,这种选拔不符合教育目的,因此选拔教育应退场。班级悟习制是非选拔式知技获取,人人可上高校、可上想上的高校,实行单科过关制,有利于对素质提高的控制,避免了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免试升初中(0分可上初中的)对素质提高标准的放弃现象。

(七)知技获取更经济。

网络教师替代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师将退出,这样会节省大量经费。同时,少数网络教师的存在将大大提高网络教师授课水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将更加经济。班级悟习制下,继承性私立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的消失将大大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优化知技获取的环境。

(八)知技获取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兼容。

现行教育只能实现继承,不能承载创新,这是我国近代少有大师级人才的主要原因。而班级悟习制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兼容的知技获取方式,将为创新人才的产生铺平道路,大师级创新人才将大量涌现。

(九)注重了知员内因的开发。

班级授课制重点开发的是教师的教,而教是知员获取知识的外因,外因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强调教开发错了对象。班级悟习制中的悟和习是知员获取知技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开发内因远比开发外因(教师的教)更能提高知技获取的效率。

十、知技获取的自由是人的彻底解放

班级授课制中教师不同程度的对知员进行了控制,因此可定义为:知技控制方式。而班级悟习制中知技获取帮助者消失,它是一种完全自主的知技获取方式,可定义为:知技自由方式。

知技获取最终要由控制方式过渡为自由方式,才能使外因成为提高知技获取效率的因素,使知员知技获取由继承方式过渡为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为知员的创新活动铺平道路。

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其知技获取自由度越大,这种文化就越进步,反之这种文化就越落后。国内外的历史证明:凡是知技获取自由的时期,社会就大发展,人才倍出。

知技自由方式将解放每一个人,释放每个人的个性和天性,人类的文化复兴将滚滚而来,整体创新水平大大提高,知技获取的自由将远远大于任何其它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知技自由之感想

辅政皇上不自由,

鳌拜之类主上头。

康熙最终须亲政,

鳌拜沦为阶下囚。

教育让生不自由,

吾师之辈生上头。

学生最终要自悟,

教师退场乳断流。

助悟知员不自由,

自悟方式争上游。

才霸何需怨不遇,

盖世英才竞风流。

参考文献:

[1]牛其刚,杨建伟,李爱国. 论知识、技能获取的五种基本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03)

[2]牛其刚,马占营.教育失效现象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8(06):4-10.

[3]牛其刚,马占.现行教育没有承载创新——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12):7-11.

[4]牛其刚,孙国健,赵玉智.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教师工作的重点、难点[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7(05):7-13.

(本文责任编辑  刘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