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制造崛起的建德“密码”
2020-05-12包海波叶剑云陈迁
包海波 叶剑云 陈迁
3月12日,浙江深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2020年杭州市首家境外上市企业。至此,建德化工行业上市企业总数达到4家,在全国细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几乎同时,该市沈氏节能微化工反应器产品获评2020年度全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正和钙业主导的《橡塑专用碳酸钙》标准成为全省首个碳酸钙“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近年来建德市贯彻落实浙江省、杭州市有关决策部署,围绕“增总量、优存量、促增量、提质量、强保障”等重点任务,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以“特色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作为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先进县(市、区),建德不仅连续两年荣获杭州市工业和信息化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更是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战役”中,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使企业上市跑出“加速度”、数字赋能按下“快进键”、“建德制造”增创新优势,为“两战全胜”提供了坚强保障。
数字化转型 传统制造“弯道超车”
化工行业历来是建德的支柱产业之一,见证了整个工业历史的沧桑变迁,但也一度屡遭误解。如何规范发展,提升安全环保水平,转变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固有印象?“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建德市对此态度坚决,“既然舍不得扔掉,那就谋创新、促升级。”
在新安集团智能园区中控室的大屏幕上,车间的实时生产数据不停跳动着,整个厂区的生产现状一览无余。这些年,在建德市政府的推动下,一场以数字化改造为核心、贯标“两化”融合的提档升级行动,率先在新安集团这样的大型支柱化工企业试水。自推进智能制造以来,新安集团生产效率提升近20%,运营成本降低近20%,产品升级周期缩短近30%,产品不良率降低近20%。
有了“领头羊”,弯道超车的尝试渐呈燎原之势——“企业上云”、无人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在建德陆续出现。中策橡胶与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通过海量数据挖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轮胎病次,降低出厂不良品率5个百分点。
农夫山泉、新化化工、东方雨虹聚焦数字化工厂建设,沈氏节能、大洋生物把智能制造延伸到云端,正和、天石、远丰、万家等传统企业把数字化改造作为转型的主导方向,产业数字化正在成为企业提档升级的主动选择。
绿色安全,亦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因。为有效解决发展空间、环境问题,建德市全力打造高铁新区(高新园)主平台,投入近16亿元,实现园区配套完善、安环监管有力,切实强化平台承载能力,支撑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建德市已有14家化工企业集聚高铁新区(高新园),新安热电、建业热电两个公用热电厂保障用电,还有日处理能力1.05万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年处理危废1.7万吨的杭州市第二固废中心,并建成消防站、应急指挥中心等基础配套,实现园区企业集中供水、供热、供气、污水集中处理、固废集中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一套投资3000万元的“安环一体化”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也已建成,园区内所有已投产的化工企业都将纳入动态监管,通过实时快速的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对安全、环保等事件进行整体管控,实现安全隐患提前预警预测。
科技赋能 特色产业智创蝶变
这些天,新安江畔的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实验室里,正在综合测试一项碳酸钙产业新产品。如果成功,那么建德的碳酸钙企业将又能用上一款新型高效烟道处理剂。
拥有百年碳酸钙产业发展史的建德,如今正在推动一场产业由量到质的蜕变——在企业数量急剧缩减的情况下,产值却同比增长25.2%,利润同比增长82.4%,税收同比增长18.9%,产业面貌、装备工艺、质量效益位居全国行业前列。
蝶变,源于建德市传统特色产业“不进则退”的共识。
近年来,建德通过关停淘汰、保留提升、兼并重组等方式,举全市之力实施全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至2017年底,全市碳酸钙企业从196家缩减到33家。
如何让这33家碳酸钙企业做大做强?核心科技、智能制造为其助力。建德市将华明集團、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请到建德,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为加快产业转优提质、培育具有强有力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新起点。
“对于我们来说,是打通技术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建德来说,传统的碳酸钙产业有了更核心的技术和更长远的发展空间。”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龚彬说。浙江分中心落地建德,每年为当地企业做千余例样品测试,“以前要跑到杭州,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培训。”现在,建德已有11家碳酸钙企业与该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浙江云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有了龚彬教授团队的“加持”,一款碳酸钙产品价格从原先的每吨600元升值为1300元,出厂价翻了一倍多,但成本只上涨了10%。
利好示范在前,当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从被动转型到主动升级,生产工艺在提升,环境也大变样,原先“长白山”“六月雪”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走进浙江天石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个厂区井然有序,周边山头绿意盎然。“我们较早就实现了全封闭生产,部分环节也实现了机器换人。”公司总经理汪丽红告诉笔者,全厂区还设置了一套智能监控系统,让生产更智能、安全。
如今,建德正在瞄准新目标持续发力。在乾潭镇,家纺和五金工具占据了经济的半壁江山;在主城区,以农夫山泉、致中和为代表的酒、水、饮料等水产业,已成低能耗、低污染、高增加值的绿色支柱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园,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六大产业,形成特色产业新集群……建德新制造产业布局正在向多元化、特色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