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
2020-05-12陈金环谷青张丽娜
陈金环 谷青 张丽娜
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南省57所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情况的数据分析,根据河南省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预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调整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意见建议和措施,以实现高校发展与河南区域经济对接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4-0099-03
近几年河南的发展突飞猛进,随着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河南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建立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的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为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
一、河南省的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状况
由于河南历史上大部分的土地位于黄河以南,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经济大省,在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排名中西部地区第一,稳坐全国第五名的位置。河南省拥有全国首家期货交易中心——郑州商品交易所,同时拥有国家唯一一个航空港经济试验区。河南省会郑州常住人口近千万,居全国第三,河南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2018年《河南经济发展蓝皮书》显示,2017年河南省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河南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8%,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达到44988.16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3%,第二产业增长7.3%,第三产业增长9.2%,分别达到4339.49亿元、21449.99亿元和19198.68亿元,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生产形势良好,第二产业生产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出全国1.2%。从就业方面来看,就业形势较好,新就业人员不断增加,比去年增加144.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60.98万人。
在《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中指出,紧紧围绕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着力推进“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突出实施六大关键性举措,在实现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大省、现代农业大省、网络经济大省等方面就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指出了具体的发展重点,详见图1。
伴随着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就产生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作用又要使得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当今和未来较长时间内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该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动向,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河南省本科高校设置情况和专业设置情况
河南省是教育大省,更是高等学校生源大省,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40所,其中本科院校57所,高等职业学校83所,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10所。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趋势
2017年,河南省人社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要求自2017年起逐步建立和完善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普通高校毕业生需求统计调查制度。调查对象为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用人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据不完全统计,以上各级各类用人单位为100多万个,调查网上登记有效信息为13159份。分析基于用人单位跟踪评价、毕业生调研以及统计年鉴部分数据,从河南省总体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样本、用人单位过去招聘、用人单位能力和知识需求、未来需求、毕业生供给、人力资源供求匹配方面进行主要特点总结。
《2018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由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比逐年有所上升,河南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有所变化。河南省过去四年总体就业率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均基本稳定,其中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为90%左右,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0%左右。
2014—2017年全省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呈上升趋势且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行业有:教育、金融、新媒体、信息及通信、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等;从专业需求上看,全省2014—2017年需求旺盛的本科专业有:会计学、医学检验、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造价、护理学;供大于求的本科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体育、法学、心理学、戏剧影视文学、园艺。未来几年教育类专业依然最吃香,其次是工商管理类、数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等。
四、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
1.学科类别结构不合理,与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
2.专业结构失衡,专业结构的比例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
3.传统专业比较多,新兴应用型专业相对少。
4.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雷同性较大。
5.专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
五、区域经济背景下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调整的目的就是使得专业通过调整达到一种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最佳状态,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规定了高校专业调整的方向,为高校画下了发展蓝图。针对我省在专业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更应该明确认识,树立专业设置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理念,建立合理的专业评估制度,建立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社会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各种行业协会(学会)或第三方组织来开展学科和专业评估,同时加强对专业认证评估的力度,并且定期公布专业评估结果,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第三方组织评估結果,制定相应政策,真正实现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保证专业教育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政策和建议。
1.政府及時发布专业需求信息,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机制,加大高校自主办校能力,加强人才需求和专业培养的调查。
2.加强高校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防止专业的重复设置和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盲目竞争。
3.建立专业分类评价机制,引导高等学校在专业上办出本校特色,鼓励企业和高校的高层次合作。
4.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根据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强对产业行业的预测,扩大应用型专业规模,重点发展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设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如面向新能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保设备工程、核安全工程、能源经济)、新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技术(传感网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5.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社会调查和专向预测,及时对学科和专业布局进行调整。采用减少拨款、减少招生人数、减少人员编制、减少相关研究项目等措施让社会调查满意度低、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低的专业自动流产或转型,同时通过行业预测和与企业的对接,合理设置新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造就合格人才。
6.加强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建设,探索大类培养模式,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开设综合性课程,设立真正意义的交叉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高等学校以特色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高校生存在区域、服务在区域、发展在区域,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实际情况,办出特色,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注释:
(1)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雷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分析与对策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51-52.
[2]张国祥.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2):107-110.
[3]袁旭.基于模型分析的学科专业主题结构调整[J].中国高教研究室,2003,(9).
[4]袁旭,吕跃进,戴牧民.基于数学建模的高校专业教学改革[J].广西大学学报,2003,(10).
[5]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份专业招生计划[Z].2018-06.
[6]河南省人民政府.2018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Z].2019-04.
[7]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R].2019-0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xt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 of Henan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pecialty settings of 57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and predicts the demand for talents which meet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In addition,i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ments for further adjusting the specialty settings,through which realizes the promising and joint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of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specialty setup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