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愁:贫困乡村德育的核心诉求
2020-05-12卢薏冯子真曹言慰
卢薏 冯子真 曹言慰
摘要:乡愁作为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是小到个体,中到乡村地域,大到家国情怀的心理认同和精神寄托。同时,乡愁作为乡村德育的核心诉求,是记忆的乡愁也是理想的乡愁。文章重点论述卢氏德育的先时困境,分析德育改革突围,包括运行机制与表现形式,推动乡村德育创新与提升,发掘出卢氏德育的内在逻辑和张力。同时深入剖析实践取得的成效并总结启示,从而为我国贫困乡村地区的德育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乡愁;贫困乡村;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4-0039-02
一、引言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在现代“孤岛”安放灵魂的精神想象。
二、改革开放以来卢氏县德育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重智育、轻德育”成为全国性的现象,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卢氏德育深受地理环境、社会文化、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德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乡村学校德育价值偏离,师资力量多重积弱。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旁落。在过去的实际工作中,德育往往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2.乡村少年德育的“离土”之忧。在与乡村教师沟通中发现,卢氏乡村学校似乎一直在追赶城市学校的步伐,希望能在“硬件”与“软件”上与城市趋同。乡村少年的父母避重就轻地讲述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希望孩子能走出大山、出人头地。乡村少年也只是单纯地认为,到了城市,成为一个“体面”的城里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三、卢氏县德育改革突围
近年来,在大力推行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备受关注。卢氏县教育人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借鉴学习“他山之石”,实现了德育突围,闯出了一条具有卢氏特色、行之有效的乡村少年德育之路。
(一)运行机制
1.“县—乡—村小—教学点”区域整体推进。卢氏县实施“县—乡—村小—教学点”自上而下区域整体推进的德育机制(见图1)。县教育部门落实国家政策,统筹安排、管理并指导德育工作;乡镇部门依据本区域实际情況协同安排,推动德育工作同步进行;村小和教学点突破传统德育弊端,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具体开展德育工作;地方各职能部门如县档案局、法院、交通局等作为外在力量参与德育工作。此机制充分发挥各主体积极性,对提升德育具有显著成效。
2.“UGS三位一体”相互协同促进。“UGS三位一体”即高校(University)、政府(Government)、学校(School)三方合作,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面对挑战(见图2)。该模型中,高校研究设计德育课程,提高德育质量,培养更接地气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政府发挥导向作用,利用组织管理优势与资源配置优势,制定助力乡村德育的相关政策,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乡村学校通过高校智力支持,弥补德育师资匮乏,激发乡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表现形式
1.线上教学与线下辅导相统一。卢氏县庙上小学与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作,引进沪江CCtalk网络教育直播平台开展一系列德育课程,实现了双轨并行的新模式:线上,运用CCtalk突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德育资源进入乡村课堂;线下,教师们接受新型德育理念,开创德育新形式。
2.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德育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卢氏县在紧抓“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之外,让学生亲身投入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中,并利用节日、纪念日等进行德育教学。
3.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相统一。卢氏县重视把德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抓住课堂渗透德育,将学科课程教学与德育深度融合。具体表现在,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开展德育案例评选,互动交流德育工作的宝贵经验。
四、卢氏德育改革的成效及其启示
(一)卢氏德育改革成效
1.地方政府。扶“智”又扶“心”,牢筑乡村振兴根基。扶“智”方面,卢氏县通过德育创新推动乡村人才回归,大批优秀人才回乡投身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就有了希望。扶“心”方面,自2018年,卢氏县就开始整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加强与高校“知心姐姐”合作等,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乡村学校。通过CCtalk网络直播平台,卢氏县师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一根网线联系千家万户,把几百个村小和教学点联系在一起,让教师、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参与德育活动。紧抓德育课题研究的同时,学校还大力开展学生德育案例展评,给乡村教师提供借鉴。这种方式对课题负责人既是一种约束,又是一种督促,对其他教师也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
3.乡村少年。卢氏县教育人深挖当地乡土资源,面对当下乡村少年生存的现实,引导他们更多地认识脚下的土地,建立个人与乡土的和谐联系,开发丰富的德育课程,促进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强化了乡村少年对乡土的记忆,激发了乡村少年回归乡村的希望与情怀,唤起了乡村少年内心“记忆的乡愁”。
4.高等院校。对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而言,作为“准”乡村教师定期前往乡村一线,深入了解乡村德育的实际状况,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实际教学能力。
(二)卢氏德育改革的启示
1.坚持绿色德育理念。绿色德育,是一种旨在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的道德教育活动。绿色德育是一种自然、和谐、人本、民主的德育,重乡土、重体验、重情感、重行为训练。
2.加大鄉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卢氏县众多乡村学校结合地理优势与办学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自主开发或与高校合作开发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弘扬爱国、孝慈、仁爱的精神。乡土文化是乡村最易得也最有价值的德育资源,是乡村少年认识乡村、热爱乡村的基础。
3.强化学校主阵地功能,有效整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德育是社会道德提升的主要路径。首先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优化乡村教师的待遇,强化其荣誉感和获得感,吸引更多优秀教师从事乡村德育工作。通过优化德育内容与创新德育形式,促进乡村少年健康成长。
4.构建政府保障机制,提升乡村德育内生动力。政府要为改善乡村学校的德育环境提供必要保障。从大环境来看,卢氏县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乡村精英回流,优化乡村基层结构,健全权力运行关系。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吕丽艳.一种尴尬的际遇——现代语境下乡村德育课程的境遇与可能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21-127.
[3]王群力.CCtalk直播平台助推卢氏县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数字教育,2017,3(05).
Abstract: Homesickness, as the spiritual forc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s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spiritual sustenance of small to individual, middle to rural areas, and large to home and country feelings. At the same time, homesickness, as the core demand of rural moral education, is the nostalgia of memory and the ideal homesickn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irst-time dilemma of Lu's mor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breakthrough of moral education reform, includ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form of expression,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and promotion of rural moral education, and explores the internal logic and tension of Lu's mor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deeply analyze the achievements of practice and summarize the enlightenment, so as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oor rural areas in China.
Key words: Homesickness; poor rural areas;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