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的企业视角研究

2020-05-12邓玉婷梁伟明张煜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邓玉婷 梁伟明 张煜

[摘 要]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合作,政府统筹管理、制度化管理。在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背景下,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值得深思。职业教育对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撮合是否存在“包办婚姻”,如何寻求互利共赢,该文作者从企业的视角去思考探索。

[关键词]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互利共赢;中专本科衔接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中职)“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科学衔接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5A056)

[作者简介] 邓玉婷(1986—),女,江西萍乡人,梧州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企业管理研究;梁伟明(1966—),男,广西梧州人,广西梧州财经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梧州职业学院(职教中心)招就处副处长,中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育管理学研究;张 煜(1983—),男,广西桂林人,硕士,梧州学院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362-02    [收稿日期] 2019-08-03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方案》强调为了促进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给予“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在职业教育中,企业是检验教育成果的评审人,对于职业教育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合格,拥有最终发言权。以企业视角,本研究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我国是世界的加工厂,但因缺乏上流工艺的设计与产品研发,还不是世界工厂,较多的是为世界提供低廉的劳动加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意味着企业转型升级,由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最近在中美贸易战中备受世人瞩目的华为公司堪称代表。华为公司在纷争中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软实力,坚持研发创新为主,不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一度成为全球企业研发投入世界前五、中国第一。近期发生的另一大事件就是欧洲空客反超美国波音一跃成为世界最强的飞机制造商。波音作茧自缚削减研发开支,空客坚持技术改革研发,不断创新。这些企业的成功失败都在彰显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研发创新。华为坚持与全球的各类大学科研机构一起合作搞研究开发。华为在国内跟许多高校的校企合作也是遍地開花。“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阶段,企业在职业教育中与职业学校处于平等地位,同时发挥主体作用,呈现双主体地位”,校企合作共同体是互利共赢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有自己的顾虑,不大愿意过多的参与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培育热情不高,地位颇为尴尬。

一、职业教育中企业的角色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参与者。“企业和职业教育机构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成为社会的专门机构,但二者又有内在契合点且企业对职业教育而言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职业教育需要寻求企业参与,企业相对职业教育首先是支持者、协作者角色”。当今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由贸易至上慢慢转为追求产品研发创新,但职业教育却没有跟上潮流,还是传统低水平、简单的技术技能教育。职业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跟上市场的发展,而企业一直在市场的竞争中转型升级,最懂市场需求、社会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出来的“产品”才是市场最需要的。

2.产教融合大协作之学徒制授业师傅。职业教育应该推广现代学徒制,必须与企业加强合作,把学生送到企业“拜师学艺”,请师傅手把手教授技术经验,共同完成实际项目,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的期限,达到专业学习和就业零差距的衔接。

3.企业是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者。现代学徒制讲究“学中做,做中学”,学生许多培养环节都应该安排在企业,企业负责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共享企业资源。同时,学生以企业临时员工身份由企业负责管理,企业负责学生日常考勤、监管以及学习(见习)成绩的评分。

二、职业教育改革带给企业的困惑

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提倡社会多元化育人。理论上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可以达到共赢,但是现实是校企合作深度、力度都没有达到预期。“通过分析企业技能型人力资本能力需求,以及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内生逻辑,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得到企业的利益诉求”。国家教育部专门制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政府统筹管理,协调社会多元化办学,给予利益激励、引导校企合作,《方案》要求“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上升为企业的“义务”,而不是“权利”,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为什么举步不前?我们就这个问题开展调查了解。走访的企业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现代学徒制学生身份定位模糊。在企业的学生身份到底属于企业员工还是学生?企业认为学生是企业员工,学生认为自己是在学校上课的学生。这就导致企业跟学徒制学生存在制度管理冲突。企业不愿意参与带学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服企业管理,对企业正常员工造成不良影响,长此以往企业文化会有崩溃的风险。

2.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企业留不住。产教融合的企业渴望获得能与产业高度相匹配的人才,但是高技术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本大,对这类人才吸引力不够,企业尝试选择与职业院校合作一起培养。企业投入人力、物力、时间大力培养的学生最后却留不住,学生经常选择跳槽或被其他大公司挖走,企业无法收回投入的育人成本,直接打击企业的积极性,即使按照协作合同强留下学生,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带给企业的效益有限,影响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对学徒制有偏见。社会质疑学校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是让学生来读书的,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坐在教室里面,老师在讲台上上课,而不是让学生跑到企业车间、户外做苦力,认为是不务正业,瞎搞,质疑学校和企业存在利益输送。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不能用管理员工的办法制度去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散。

4.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企业、员工与学生之间存在隔阂。在学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会倾尽所有教授学生知识。但是在企业,同企业、同行业内部是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企业的员工作为指导师傅很难倾尽所有教学生,因为怕同行相残。企业培养的学生又大多被竞争对手挖走,技术保密的安全性不能不考虑。

三、对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建议

1.向示范性产教融合的参与企业学习,如何做到利益最优。国家给予优惠政策,企业自身也需要对口人才,怎么做可以達到共赢?不要过于瞻前顾后,尽量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达到共同进步持续发展。

2.与学校达成混合所有制股份有限公司。将企业的经营风险收益与学校共享。促进企业角色扮演,加深校企合作力度。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法律法规,寻找企业学院具有可操作性的合作模式。建立企业学院,限定规模,进行精英培养模式,建立企业稀缺、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自动生产线”,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企业中坚力量人才。

3.熟习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政策,时刻跟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时代的弄潮儿,成为行业标杆。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国内职业教育的改革,造就了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作为企业,做好长远的战略、短期的战术,选择认为对的去尝试,一时的得失是一城,换回来的可能是十城百城。

国家产能向数字化、高科技化发展不可逆,职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也是我们追求的,企业如何以更好地姿态加入职业教育改革大潮?解决当下校企合作一头热的窘境,让企业有“权利”参加校企合作,而不是政府统筹管理,要求企业有“义务”加入校企合作。中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其对接的契合点就是校企合作,企业的问题能处理好,中职学生在得到了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后,可以有效促进中职阶段毕业生在学习对口应用型本科教育高层次、高技能的知识时能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也就可以达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科学衔接的目的,为国家多层次,多元化培育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静锦,邓玉婷,张煜.关于中职本科有机衔接核心内涵[J].广西教育,2017,(6):34-36.

[2]黄晓玲.职业教育发展中企业角色的三重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8,(7)第39卷,40-44.

[3]肖凤翔,张弛.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利益诉求的合理性分析——基于职业能力视角[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33-237.

Abstract:The State strives to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otes the overall and institutionalized government management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Against the implementation background of all-sided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the attitude of the enterprise is worth pondering.The author ponders and explo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erprise whether the match betwee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enterprise with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the go-between is an arranged marriage and how to pursu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s.

Key words: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s;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College Linkup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