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学院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学优化路径探究

2020-05-12张禹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优化教学

张禹

摘  要:游泳俱乐部课程作为三亚学院“一校一品”特色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健康观念、提升学生游泳技能上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三亚学院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进行调查,发现游泳教学存在教学目标设置单一、教学模式与考评模式传统、教学设施匮乏、教学环境有限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等情况,因此提升三亚学院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有其必要。

关键词:游泳课  教学  优化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c)-0176-04

Abstract: Swimming club course, as a characteristic course of "One school, One product" in Sanya Colleg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health concept and improving students' swimming skill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swimming girls' club course in Sanya Colleg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swimming teaching,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goal,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evaluation mode, lack of teaching facilities, limited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so on, which leads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is not ideal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wimming girls' club in Sanya College.

Key Words: Swimming; Teaching; Optimization; Path exploretion

三亚学院开设的游泳俱乐部课程是体育学院针对全校大一、大二年级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俱乐部课程,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学生通过游泳俱乐部课程学习掌握游泳技能,参与游泳活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科学健康的体育观念。但课程实施过程中因场地设施不齐全、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设置等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显著,积极性不高。为更好地开展游泳教学,提升游泳俱乐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办法,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进行研究,以全院大一、大二选修游泳俱乐部课程的女生为调查对象,探究优化教学效果路径。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高校游泳课程发展现状、体育院校游泳课程改革、游泳运动研究等资料與书籍,为本文的选题和理论分析等奠定研究基础。

1.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主旨与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在经过专家论证与信度效度检验后,针对全院选修游泳俱乐部课程的女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其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8份,回收率99.7%,有效问卷583份,有效率97.5%。

1.3 专家访谈法

针对三亚学院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开展和实施现状对校院领导进行访谈,从全院发展和课程建设方面设置访谈内容与访谈提纲。

1.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2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学情况

现阶段游泳课程已成为国内众多高校开设的教育教学课程。三亚学院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共计30学时,理论学习2学时,技能学习28学时且以蛙泳技能传授为主,游泳教学形式以教师传授、学生学习为主;教学开展时因教学场地、教学环境受限,1节游泳课上1名教师要教授指导50名学生上课,学生主动性不明显,在深入学习后,学生的积极性逐渐消退,学习兴趣下降,未能达到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影响学院“一校一品”课程建设和学院游泳教学事业的发展。学院担任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师共计2人,男、女教练员各1人,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整体教学水平较高,教练员年轻化也更有助于教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创新。但由于学生上课人数较多,在每次课程教学中存在1位教师教导50名学生的情况,在教学效果上很难把握,且存在一定的弊端(见表1)。

2.2 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2.2.1 教学目标设置缺少多元化特色

学院开设女生游泳俱乐部选修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28学时,教学更为注重实践教学。2学时理论课程的学习只能简单了解蛙泳技能的基本理论,所以在传授游泳知识、游泳管理、训练体制等方面分析较少,而过分突出游泳运动技术环节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导致教学目标较为单一,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创新,严重影响游泳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在教学中更不能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深层次培养。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根据单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单向地向学生传授游泳技能,学生模仿学习。

2.2.2 教学模式与考评方式较为传统缺少创新

学院的游泳俱乐部课程1周1次,时间教学时间过短而学习间隔过程,对于游泳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需要较长的时间克服内心恐惧;游泳实践课程(室外)在实行过程中由于天气等突发性情况的影响,实践课程大打折扣,因此一个学期的游泳实践次数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下对学生技术动作和游泳效果进行评判,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且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积极性降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针对学生差异性实现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技能传授,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授与指导。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评方式较为传统单一,不利于学生整体性考察,这也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2.2.3 教学场地设施受限,教学资源匮乏

从教学设施来看,学院教学环境、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只有东区与北区2个露天游泳池,且教学过多集中分布在东区,北区利用率较低,基本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作为学校“一校一品”课程,选修人数较多,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单班教学人数50人,共有12个班级上课。学院游泳男生俱乐部课程、体育专业课程也都较多分布在东区露天游泳池,所以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存在重叠,有时会出现2个及以上班级共同使用同一泳池的情况,安全隐患大大提升,游泳技能学习效果大幅度下降。教学中师生比例为1∶50,教学过程掌控难度增加,学生参与积极性降低,很难形成健康体育观念。

此外,在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发展阻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女生选择游泳俱乐部课程并不是来自于主观追求,更多是学校教学规定,从而造成学生对游泳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较差等情况,另外,学生的体育经历如有过溺水、缺乏自信、害怕学不会以及自身身体素质限制等都成为游泳学习的障碍;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技能专业性等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态度对课堂教学影响较大,教师态度积极、认真负责、能够对技术进行深刻讲解、细致分析就会增加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积极主动性提升,反之亦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程度同样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2.3 优化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路径探究

2.3.1 建立“五位一体”教学目标

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遵循“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围绕学生“运动参与、技能提升、健康达成(身体、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个方面建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参与游泳的积极性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1]。游泳俱乐部课程教学要做到传授游泳技能和传授游泳健身知识、健身习惯培养兼顾。学生能游泳会游泳,更要爱游泳,让游泳成为学生自主锻炼、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与健身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游泳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游泳不仅是大学生活学习的一门体育课程,在未来更应成为学生自身终身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生活观。因此,加强五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建立,更有助于游泳课程教学发展。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游泳活动,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制定适合自身的游泳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游泳文化和竞赛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蛙泳技术;能科学地进行游泳锻炼;掌握常见游泳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基本掌握改善体质、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健身目标,自觉地通过游泳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游泳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3.2  创新多样化教学模式与考评方式

统筹兼顾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合理分配,适当增加游泳課课时。在教学时间上,可增加每周游泳课频次,让初学者能够拥有较长时间克服内心障碍,在掌握游泳技术同时,喜欢游泳项目,主动参加游泳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针对性教学,注重个体差异性,理论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2]。如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将声音、视频与音频等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很难通过单一的理论解释明白其内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设备了解人在水下游泳时的基本形态和技术动作,并掌握水下动作的分解示范,教学效果更为理想。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升教学效果;实践教学中可分组分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可成立帮扶小组,实行“一带多教学”,一名优秀小组长带多名成员进行练习,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意识,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内心障碍。教师在多年实践教学中发现,在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学习12个班级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存在差异,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模式上遵循个体差异性,因人制宜,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即混合教学,50名学生共同上课,教师无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统一标准的要求与教学,最终导致成绩两极化差异明显,而且打击学生学习游泳的积极性,长时间更会产生厌恶心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可针对个体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方法实施游泳课程,在同等层次水平下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学内容把握上更为准确。在进行6~9周教学后,进行分层次教学法,将进步快学习效果显著的同学进行提升划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对基础好层次中等学习进度较慢的同学进行引导教学,降低压力,减少产生厌恶感。此外,在游泳教学中增加游戏和竞赛活动,在打造活泼自然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增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升学习效果。

创新考评办法,多元化考察更具全面性。本人认为要增加游泳教学总学时,教学学时增加理论教学比重,在考核中更应考察学生对游泳理论、游泳知识的掌握情况。除理论考察外现阶段学院在考评蛙泳成绩时还注重考查学生的心肺功能测试,游泳考试中课程考勤占比30%,心肺功能测试占比35%,蛙泳技能測试占比35%。男生心肺功能测试以1000m成绩为参考标准,女生心肺功能测试以800m成绩作为参考标准,蛙泳技能测试包括距离与技术评定2项,其中距离占80分,技术评定20分,具体分值如下表所示(详见表2、表3、表4)。

2.3.3 完善教学设施场地,丰富教学环境

学院在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环境较差与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第一,为保证教学安全有效,适当增加教学器材,改善水质条件。教学器材是保证教学实施的物质条件,因女生游泳素质条件和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甚至部分学生对游泳有一定的惧怕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借助辅助教具十分必要,如气臂、浮板、救生圈等。第二,为缓解东区游泳池上课容纳学生数量压力,学校在游泳俱乐部课程、体育专业游泳课程安排时应进行分时上课,积极利用北区游泳池进行教学,缓解课堂教学人数压力,提升教学效果。第三,因为男女性别差异性,女性身形娇小,游泳池注重深浅水区划分,提升课程安全性。第四,注重课后练习,为学生开放免费游泳池,增加日常游泳锻炼机会,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主练习,由于学校游泳池较少,可以和学校附近游泳馆以及社区合作,为学生增加游泳区域。最后,为增加学生学习游泳兴趣,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游泳趣味竞赛,积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课后积极联系,重视自主训练,激发游泳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培训与交流,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及理论知识。游泳教师同样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高水平的游泳技能,增加学生的信任感。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注重边讲授理论知识边实践相结合,可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示范,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纠错,做到共性与个性问题协调解决。系统的理论知识、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再配合教师及时纠错,学生对游泳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学习更加准确,同时还能缓解内在恐惧心理,学习效果显著。在游泳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水平的游泳教练可以更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在技能学习时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强化技术动作和动作要点,更能准确把握游泳技能关键点,增加游泳学习的兴趣。

4  结语

综上所述,三亚学院女生游泳俱乐部课程为实现自身良性发展,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更好的契合学校提出的“一校一品”,应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考评方法以及物质环境方面进行转变与创新。学院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辅助器材的投入,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引入分阶段分层教学、互助教学、游戏竞赛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合发展,丰富校园活动与文化,提升学生游泳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掌握游泳技能。

参考文献

[1] 田娇玉.我国体育院校游泳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10):74-77.

[2] 马秀梅.高校游泳教学改革思考[J].游泳,2006(5):37-42.

[3] 李强.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6(2):161-164.

[4] 庞博.普通高校游泳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运动,2017(10):94-95.

[5] 郭敏进.湖南省普通高校游泳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6] 苏利群.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30):23,25.

[7] 李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8(2).

[8] 王玉洪,李磊.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为视角[J].昆明学院学报,2017(39):124.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优化教学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