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装印刷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020-05-12李小东张彦粉王旭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李小东 张彦粉 王旭红

[摘 要] 包装印刷为东莞特色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以产业发展需求及学生职业发展前景为目标,构建了以培养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有机融合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与诊改等实施策略,着力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课程体系;印刷媒体技术;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基于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GZD201933)

[作者简介] 李小东(1969—),男,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包装印刷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351-02    [收稿日期] 2020-03-13

一、东莞印刷产业发展情况

1.产业背景及发展趋势。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印刷大国,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印刷产业聚集区,也是全国印刷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包装印刷业为东莞特色产业,据东莞市出版印刷业协会统计,到2018年底,东莞市有各种印刷企业3200多家,印刷工业总产值近600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推动我国印刷业加快“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数字印刷技术的创新与普及,推动印刷电子、3D打印等发展,推动包装印刷向创意设计、个性定制等转变。

2.东莞包装印刷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东莞位居广州和深圳两市的中心,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近几年东莞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包装印刷企业必须为这些高端产品提供服务,东莞每年有6万多种产品,每种产品需要不同的包装进行国内外销售,对产品包装的印刷个性化要求等等倒逼印刷企业不断探索前沿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包装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产业高端,从而服务东莞区域经济发展。

二、基于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包装印刷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适时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情况,调整及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为企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1)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包装印刷为东莞特色产业,技术先进、发展前景好,专业技能人才需要大、要求高,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企业岗位需求,紧跟产业发展规划,将数字印刷、绿色印刷等印刷前沿技术内容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强化职业素养及工匠精神教育。(3)注重学生职业发展。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职业能力需求情况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加强个性化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课程体系构建过程。(1)人才需求调研:东莞包装印刷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2)学生职业发展调研: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岗位能力需求情况、岗位变更情况等等。(3)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分析调研情况,反复论证,确定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和规格。(4)课程体系构建: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确定专业岗位技能、创新能力及职业素养要求,制定课程体系。(5)课程体系建设实施:采用校企紧密合作共建精品课程、共编特色教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法,实施课程体系建设。(6)评价与诊改:多途径评价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与整改,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设计。在基于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职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思想,构建了以培养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有机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

(1)课程体系由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知识体系两部分组成。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分成通知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四个阶段,并将职业素质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中。(2)根据学生职业发展情况,加大印前岗位、印刷外贸岗位、数字印刷岗位等技能培训,拓展课程按照模块教学进行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模块学习。(3)将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考证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扎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基于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1.实施理实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依托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共同制订理实对接、教学交叉递进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编制第一至第六学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学校及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完成专业理论教学,在合作企业开展岗位实践教学,有效实现技能的逐级提升。

2.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对接印刷行业的印前处理与制作员、印刷操作员、印后制作员三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强化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机融合。引入行业领先企业的技能培训体系,开展企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认证工作,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包装设计技能大赛项目等全面融入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將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推进信息化教学,打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及时融入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校企共同编写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特色教材。

4.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以境内外研修、校企共育、下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着力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比赛,提升教学创新、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

5.多途徑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印刷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孵化基地为平台,采用多种形式,开发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同时,将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6.强化教学评价与诊改。按照专业教学活动的性质及目的,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理论教学、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标准,严格规范各项教学活动。多方参与对专业培养过程的评估、跟踪,如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在校生教学满意度调查,引进第三方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建立校企联合参与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动态调整课程体系。

五、结语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采用理实对接、能力递进的方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职业素质与创新创业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与产业岗位契合度高;拓展教学模块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符合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改革,成绩显著,近三年,建设有国家级印刷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印刷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印刷创新高校联盟理事单位,东莞市印刷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影响力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小东,龚修端,麦志强.职教联盟下的“卓越技师”印刷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8(31):228-229.

[2]李小东,王旭红,李娜.东莞印刷职教联盟协同育人实践和探索[J].中国包装,2017,4:61-64.

Abstract:Packaging and printing is a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n dongguan,and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imperative.Industry development needs,and students with career development prospect as the goal,constructs the give priority to in order to develop specialized knowledge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rinting media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through the course construction,teaching staff training,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valuation and clinical chang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str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curriculum system;Print media technology;The innovation ability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