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

2020-05-12包玉龙王利刘霞贾永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创新

包玉龙 王利 刘霞 贾永峰

[摘 要]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同心圆”的管理模式,发挥科技创新、临床转化的能力。医学遗传学是与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在临床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该文作者结合其所在学校医学遗传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初步构建了医学遗传学理论与实践、临床、科研有机地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医学遗传学;人才培养体系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下跨学科综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NGJGH2018292)

[作者简介] 包玉龙(1976—),男(蒙古族),内蒙古科右中旗人,理学博士,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分子诊断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196-02    [收稿日期] 2019-12-24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是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探索科研、学科、人才三位一体的模式为核心,是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目前,内蒙古地区已成为恶性肿瘤的高发区,人民群众对肿瘤防治的需求与日俱增。提升肿瘤生物治疗人才的培养层次和科技创新能力迫在眉睫。为适应这一需求,2015年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牵头,联合多所医院、高校和企业,通过前期培育,并于201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授予“2011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和遗传学相交叉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所有医学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遗传病风险评估、筛查和预防以及靶向治疗的方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技能的实践性教育[2]。因此,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在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现行的医学遗传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初步建立了多学科融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临床、科研创新有机地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是2015年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牵头,联合多所医院、高校和企业,通过前期培育和体制机制创新,于201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正式批准成立的“2011协同创新培育中心”。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以产学研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组建成立。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牵头,构建大学、企业、科研院所、临床医院的“同心圆模式创新体系”。中心核心成员均为教授、博士,业务上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已经形成了著名专家学者为核心、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创新团队。

二、构建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遗传学多学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中最前沿的新兴学科。医学遗传学主要使用新型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从分子水平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以及治疗提供服务[3]。我们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对遗传学与其他学科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了整合,在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现行的医学遗传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步建立了多学科融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临床、科研创新有机地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渗透的培养方式。医学遗传学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遗传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将其利用到临床上。我们在讲解肿瘤遗传学的基础内容,在利用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如在实验中新增了“家乡肿瘤发病调查”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完成,并利用群体遗传学中的遗传平衡定律对所处地区的小群地进行统计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其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各个地区的肿瘤防治措施和方法。将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的内容相互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实践教学与科研相渗透的培养方式。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确定方案—解决问题。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原则为创新,因此我们用这种科研的思路融入到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中。在课外实践中,让学生调查遗传性肿瘤发生率较高的肝细胞癌等,对其家系中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分类汇总,分组进行分析,提出研究方案。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内容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让学生积极申报学校的英才培育项目和PSBH等科研项目。我院近三年参与PSBH、英才培育项目的学生有100余名。我院5名同学组成的科研小组完成的科研论文获得2015年度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自治区级一等奖;2016年指导并选送的学生创业计划书在“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自治区级金奖,共7名同学参加。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3.理论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的培养方式。利用基础医学院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培育实验室为依托,为医学遗传学实践教学服务,建立科研与教学的共建平台,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国家级奖励4项、自治区级奖励4项、校级奖励4项等优异的成绩。

4.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相互渗透的培养方式。医学遗传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是以遗传病作为纽带,相互联系在一起。理论教学从遗传性疾病概述、细胞学基础、分子基础、分类,到各中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传递方式、发病风险,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所有章节都围绕遗传病展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临床应用相结合,我们每学期邀请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大夫进行专题讲座和实验教学的指导。我们在人类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是邀请了附属医院遺传室的专家给学生进行实验课的专题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讲解遗传咨询的内容时,多次邀请附属医院的肿瘤科的临床大夫为学生进行了肿瘤遗传咨询的专题讲座等。每年随机选取2班的同学到我校的附属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对教学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临床实际应用。

5.在線资源和理论、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培养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兴的在线资源。如分析肿瘤的发生发展的机制、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等前言性的研究进展问题时,我们通过临床证据的评估和在线数据库(TCGA、GEO)查询,在学生中强调科学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训练。使其知识得到拓展的同时,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初步理解和简单应用,从遗传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科学进步中产生的医疗实践新工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2-050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2/201408/xxgk_172764.html.

[2]WolyniakMJ,BemisLT,PrunuskeAJ.Improving medical students' knowledge of genetic disease:a review of current and emerging pedagogical practices[J].Adv Med Educ Pract,2015,29(6):597-607.

[3]翟立红,夏启鑫,任家鑫,郑康鹏,曾繁荣,李君,肖娟.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改革对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110-111.

Abstract: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tumor biotherap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as established the management mode of "concentric circle",giving play to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linical transformation.Medical genetics is a subject closely related to medicine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fore,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dical genetics teaching in our school,a talent training system combining medical genetics theory with practice,clinical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initially constructed unde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tumor biotherapy,and the teaching reform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Key words:Tumor biotherap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edical genetics;Talent training system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