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思考与对策

2020-05-12张荣张珊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抗逆力社会工作

张荣 张珊明

[摘 要] 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发展至今,主要以政府和民间两种方式运作,围绕个案、小组、社区三种工作方法展开,并出现了服务力量地区性失衡、学校与社工合力欠缺、服务效果缺乏评估等问题。该文在上述问题加以思考论证的基础上建议,要加强对贫困农村地区困境儿童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社区工作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优化对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的效果评估。

[关键词] 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优势视角下农村贫困儿童抗逆力的教育提升策略研究”(XSP20YBZ106);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抑郁特质大学生的自我刻板印象加工及改善研究”(XJK17AXL002)

[作者簡介] 张 荣,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张珊明,女,湖南邵阳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认知、心理健康研究(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041-02    [收稿日期] 2020-02-12

困境儿童是指因某些特定原因导致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儿童,包括贫困儿童、孤儿、残障儿童等[1]。儿童抗逆力是指儿童在逆境中依靠自身和环境系统的资源或优势,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2]。这表明在儿童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在不利环境下获得较高的逆境适应力和战胜挫折的能力,不仅要依靠儿童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还需要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这就强有力地论证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探讨当前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工作现状与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的现状

随着困境儿童群体规模的扩大,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学者及社会公众的重视。其工作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

1.运作模式以政府和民间运作为主。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服务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政府运作,即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并由政府进行管理的社会工作机构,该模式虽然具有系统性,但是限制了机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种是民间运作,其载体民间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在资金来源方面更依靠于社会公众,这种模式虽然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但是也出现了缺乏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3]。在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中,无论是政府运作还是民间运作,都需要困境儿童个体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社会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抗逆力水平。

2.工作队伍呈现半专业化趋势。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工作者由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学生、社区或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志愿者等组成。在这些组成人员中,只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但他们又缺少实践经验;对于其他人员来说,虽然也有机会接受相关的培训,但是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培训方式单一和培训时间短暂等原因,其整体素质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提高。因此,在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队伍的半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造成了影响。

3.工作策略围绕个案、小组和社区展开。当前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围绕个案、小组、社区这三种策略展开工作。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个别化的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对一个困境儿童或困境儿童家庭进行服务;小组工作是以有相似特征或目标的困境儿童小组或团体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服务的方法;社区工作是指利用社区资源、依靠社区力量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的服务。这三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案主的特点对工作方法进行选择,并且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对这三种工作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二、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问题

为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之路,社会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在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社会工作服务力量地区性供求失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社会工作服务进入了新的阶段。政府增加资金补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投入社会实践,社会公众强化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认知,这些都推动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虽然相关文件和政策提出社会资源要向贫困地区倾斜,但目前社会工作服务的覆盖面非常小,且集中在大中城市,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社会工作服务力量单薄[4]。一方面,大学阶段设置的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专业为社会工作培养了人才,但这些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选择大中城市,并认为在这些地方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从而造成了服务力量分布不均匀的局面。与此同时,农村和贫困地区社工难寻的现状,让农村困境儿童较少有机会接受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已有的社会工作也多停留在物资援救方面。

2.社会工作服务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欠缺。家庭是儿童发展的第一场所,但大部分困境儿童的家庭系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学校作为困境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第二场所,应该起到补充性作用。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于困境儿童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第一,许多中小学教师对困境儿童教育工作的认识较为狭窄,过于重视学科知识和学习成绩,认为只要能让困境儿童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却忽视了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生活适应等方面能力的提升。第二,学校缺少专业社工的长期帮助。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并没有引进专业的社工人员进驻学校,对困境儿童抗逆力教育进行指导与帮助,教师们虽然精通学科知识,但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这使得学校层面的帮助难以深入。

3.社會工作服务效果缺乏科学评估。利用困境儿童的内部保护因素提升其抗逆力,需要从效能感、乐观感和归属感三方面进行介入。在理论层面,社会工作者常常将这三个维度作为衡量抗逆力提升的标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评估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常常沦为形式化和主观性的一个程序。社会工作效果评估具有分析、总结、借鉴和改善服务的功能,当效果评估被忽视或难以落实时,其功能难以发挥甚至丧失,这会让各方社会工作者对已存问题、优化方案、注意事项等模糊不清,从而难以提高未来服务活动的实效性。

三、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未来展望

1.加大对贫困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将农村困境儿童保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应该落到实处。农村地区的困境儿童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提升抗逆力很困难,家庭和学校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这样的现状使得政府的支持成为迫切的需要。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农村地区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的支持力度,不仅要增加对贫困农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投入,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鼓励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各方进入农村贫困地区。

2.“教师社工化”与“社工教师化”、社会工作和心理教育相结合。困境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特殊性对学校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受教师社会工作知识缺乏、社工资源有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对于困境儿童抗逆力的提升没有发挥出理想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教师社工化”和“社工教师化”相结合,以此来减少学校发挥作用的局限性。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有关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的社工服务课程,让老师们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运用这些知识;同时,让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定期走进课堂,了解困境儿童情况,提升工作效率。

3.加强对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效果的评估。为更好地分析和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利弊,应加快完善抗逆力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首先,在借鉴国外测量工具时,考虑本土化、差异性因素,修订和编制适合我国困境儿童抗逆力发展的评估和测量工具。第二,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在使用评估测量工具时的规范性,如在具体评估时,要尽量控制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如期望效应、社会赞许效应等。

参考文献

[1]单希政.论困境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构和抗逆力提升[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3):96-100.

[2]刘玉兰,彭华民.儿童抗逆力:一项关于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探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3):1-8.

[3]沈之菲,优势视角——促进个体抗逆力的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2010,(24):44-59.

[4]陈友华,祝西冰.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中理论视角的选择——基于问题视角与优势视角的比较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6,(11):73-79.

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work of children in distress,it has mainly operated in two ways:government and folk,focusing on three working methods:case,group and community.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support for the social work of the needy children in the poor rural areas,to form the joint efforts of community work and school education,and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anti-reverse force to enhance the social work

Key words:children in distress;resilience;social work

猜你喜欢

抗逆力社会工作
抗逆力视角下离异家庭子女研究现状述评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抗逆力挖掘
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
优势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抗逆力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