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机器人行业十大新闻
2020-05-12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2019年已经翻过,又到了总结一年机器人行业大事件的时间。在此之际,我们回首去年年初梳理的行业十大新闻,发现这些事件依然在过去的一年里深深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记得去年本刊第一期发布的“2018年机器人行业十大新闻”是:
1政策层面: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启动;
2号外:中美贸易战;
3市场层面:工业机器人打响价格战;
4产品技术:协作机器人坎坷前行;
5大咖举措:四大家族巨资扩大在华机构;
6异军突起:房企碧桂园强势入机器人产业;
7资本市场:机器人行业投资趋冷清还是冷静?
8行业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
9一枝独秀:中国人工智能全面爆发;
10会议聚焦:从中国机器人峰会看行业风向。
在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体势头大过机器人本体;中美贸易战升级开出了明确的技术限定名单,机器人相关前沿技术赫然在列;协作机器人风靡了所有的机器人展会;工业机器人降价再降价;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的主题是“机器智联、赋能万物”,再一次预见了行业发展趋势。“十大新闻”对机器人相关行业发展的准确研判,不仅仅表示本刊准确地捕捉到行业发展的脉络,肯定了编辑的工作,更加充分地说明杂志一直走在正确报道行业发展的前方。
总结2019年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资本市场是冷酷的。整整一年,投资机器人行业的资金一直在收紧、收窄。收紧:面对需要天使创新启动资金的众多拓业者,手握资金的大咖们慎之又慎;收窄:面对已进入发展良性循环的明星企业,资本大咖们则趋之若鹜。一紧一窄之间,众多的中小创新者在“紧握口粮”,备战过冬。
然而,虽然众多的天使资金关上了门,但是中国市场却在其他诸多方面打开了窗。在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开拓者依然充满了希望。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从去年纷乱复杂中缕出头绪,归纳出10大行业新闻,以此见证历史的一页。
1 贸易争端促自主技术发展
持续一年多的中美经贸磋商因高新技术交流、合作、买卖的诸多限制对机器人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一方面,这场政治寒风延缓了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全线发展,许多生产线因为缺少核心配件无法运转,许多硬件因为缺少核心软件无法使用,许多集成商因为依托的基础软件断档而无法拓展业务;整个行业高层次科技人才、技术交流凝滞,高新产品研发用的各类零部件断档,先进技术壁垒加厚,行业发展出现停顿。
另一方面,这种突发劫难也警醒了中国机器人行业不能依赖外强,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呼吁行业研发、生产、市场等结构变革,加快自主知识产品的全行业、全产业链渗透,相关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整个行业产业链面临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革。
2 5G带来商机
2019年底开启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不仅仅是通信领域的变革,更是带来了机器人行业与互联网、物联网结合发展的商机。
5G 网络的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为各种智能终端联网带来了可能性。在未来 5G 网络中,M2M(machine to machine)是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可在智能电网、安全监测、城市信息化、环境监测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M2M 的定义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M2M 主要是指机器对机器、 人与机器间以及移动网络和机器之间的通信, 它涵盖了所有实现人、机器、系统之间通信的技术;从狭义上说,M2M 仅仅指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智能化、 交互式是 M2M 有别于其他应用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下的机器将被赋予更多的智慧。
3 科创版在资本寒冬中开窗
2019年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3月1日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7月22日首批公司上市。首批上市公司有5家机器人自动化相关的企业:天准科技(机器视觉)、瀚川智能(汽车电子自动化设备)、杭可科技 (锂电自动化设备)、虹软科技(图像人工智能)、华兴源创(3C自动化设备)。
科创版为机器人等相关科技创新企业打开了一扇窗,在资本严冬下增添了新的融资渠道。
4 协作机器人盛行
回溯2019全年的各种机器人相关展会,协作机器人当仁不让是最大的明星,在工业机器人展区,几乎每个企业、每个展台都有协作机器人的身影。协作机器人的惊人扩张使得IFR在数据统计时都将其从工业机器人中特别单列出来,2018年全球销售1.4万台。
协作机器人英文简称cobot或co-robot,是设计和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有近距离互动的机器人。经济高效、灵活部署、安全和简单易用是协作机器人在市场立足的前提保证;力传感器成为关键器件,是协作机器人区别其他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协作机器人在十年前就被看好,许多资本投入其中,但是发展并不如人意。先驱企业美国Rethink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创立,其产品Baxter和Sawyer曾引起了业界轰动,2年前该公司倒闭引起业界哗然。同样是先驱者的丹麦公司Universal Robots(优傲)则成长起来,成为当今协作机器人的榜样企业。
国外研究机构BIS Research预计,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将从2017年的2.83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32.6亿美元。国内GGII预计,未来3-5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将在35%以上,领跑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
5 医疗机器人技术深化
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成功应用引领了全球医疗机器人的研发热潮,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术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且利用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019年,医疗机器人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利用微纳米机器人实现精准医疗方面,全球的研发团队与研究成果激增。实现精准医疗有两种手段,一是使用机器人的物理手段,精准去除肿瘤;二是利用微控和生物手段,将机器人技术和单细胞分析技术相结合,使细胞的抗原与药物抗体之间产生反应,以杀死癌细胞。微纳米机器人亦分两类,一类是常规尺度机器人,可进行微纳米级别的手术操作,另一类是直接制造出微纳米级别的机器人。目前,微纳米机器人还处于实验阶段,对新材料的探索和采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另外,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新材料的融合,正在催生全新的医疗研究与应用。
6 物流机器人市场看好
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智能物流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柔性化、智能化、高性价比的物流仓储机器人在市场上逐步得到应用,市场前景看好。
2019年,物流机器人在智能仓储行业得到普遍应用,是市场大增长的一年。在这一环境下,物流机器人产品多样化,从分拣机器人到上件机器人、理货机器人,从室内AGV到室外自动快递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丰富。在大型物流企业中,无人机运输也正在投入研发与测试中。全智能物流线正在形成。
产品应用的多样化趋势加剧了行业竞争,同类型的物流机器人亦在生成高中低端的产品档,以适应市场需要和竞争环境,进而形成更加丰富的市场产品和应用。
7 工业机器人发展走到瓶颈
曾经是市场绝对老大的工业机器人如今不仅被服务机器人蚕食市场占比,而且自身的市场销量也不复昔日辉煌。2019年上半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下降,符合市场预计情况。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在发布2018年全球机器人统计数据时候就预计,2019年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将回落。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为165亿美元,全球出货量为42.2万台,比2017年增长6%,但是作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中国已经出现弱势,工业机器人年销售15.6万台,同比下降1.7%。2019全球统计数据正陆续出台,总体呈下降走势。
发展有快有慢是自然规律,但是工业机器人的确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这个瓶颈不是技术造成的,而是工业市场决定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已经连续三年在40万台上下波动,这个平台要想打破,势必需要一个工业市场全新的变革来推动。
8 服务机器人百花待放
服务机器人是区别工业机器人的一个大类,在过去的一年里,服务机器人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大有与工业机器人一争高下之势。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发布的全球机器人统计数据中,服务机器人2018年销售总额达到129亿美元,离工业机器人165亿美元的业绩已不远。
从市场统计看,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如百花待放。其中,发展迅猛的有物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各种娱乐机器人等。从IFR详细统计数据可见各机器人发展速度:物流系统机器人的销售额近37亿美元,销量 11 万台,其中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环境中分别销售了7700 台、10.3 万台,非制造业环境主要应用在大型电子商务公司的仓库解决方案中;巡检机器人销量约10.6 万台;医疗机器人销量约5100 台,销售额28 亿美元,在所有服务机器人产品中,医疗机器人是最昂贵的,平均单价约55万美元;农业机器人销售额约10 亿美元;外骨骼设备销量约7300 台,IFR 分析认为该类机器人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1220 万台,销售额约25 亿美元;个人娱乐产品销量约410 万台,销售额约11亿美元。
9 机器人工程明确成为新兴专业
201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督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大典分类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在这些新职业中,有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两个涉及机器人的新职业。从发布的新职业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主要指工作站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岗位人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主要指终端客户内部的工作站系统使用维护人员。
应对上述应用型机器人专业人才,我国相继有187所高校开设了机器人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这些高校机器人专业的开设,将为中国机器人行业输出大批专业人才,助力中国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
新职业信息的发布,明确了机器人专业的地位以及机器人行业人才的形成趋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始令机器人行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自2016年东南大学首先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2017-2019年,国内分别有25所、60所、101所高等院校相继申请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可见,我国机器人研发应用的本科层面人才培养开始全面推进,行业人才形成规模可期。
10 中国机器人峰会聚行业精英
中国机器人峰会是中国机器人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行业交流大会,2019年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等国家级院士15名以及3000 余位业界精英出席,大家结合学术研究进程和市场现状,共同探讨机器人行业发展,分享核心零部件、机器人产品、工业互联网等研发、生产、建设、融资的经验,促进、推动国内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届峰会主题是“机器智联,赋能万物”,主旨报告分别就人工智能、智能网络、智能机器人、物流系统、无人机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深刻剖析,为行业发展及应用实践指明方向。专家们介绍,在技术方面,柔性材料、5G通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结合,正在孕育新一代的智能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将与传统的机器人有质的区别。在应用方面,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落地产品越来越多,催生了新兴的大市场。与此同时,专家们对资本投资紧缩的冷静思考亦引起了听众的共鸣:抱团取暖、共度严冬、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