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2020-05-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育率死亡率人口

任 远

(复旦大学 人口研究所,上海 200433)

我国人口从1949 年的5.4 亿增加到2018 年的13.95 亿,经历了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增长放缓阶段,人口转变构成新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主轴。本文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变动过程进行历史性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口发展表现出的特点和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与思考。

一、人口发展历史回顾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发展,已经构成了相当长的历史。在七十多年中,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深刻的转变,表现为不同的阶段;同时,进行了全面的、持续的转变,包括生育率转变、死亡率转变、死因构成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婚姻模式的变化、年龄性别结构的变化,人口和迁移流动的态势也发生了变化。在此过程中,我国实施了包括计划生育制度、户籍制度等在内的重大人口管理制度,并进行了相关改革。因此,在已经完成了人口转变的当下,对我国人口发展进行一个基于当代人口学的整体性的历史回顾和系统性的思考,是有必要和价值的。

首先,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人口延续明清以来的变动态势,1950 年以后的中国人口发展,正经历一个150 年的巨大变动周期。前70 年的人口变动是完成了人口转变,之后将出现人口总量持续负增长的第二个时期。这个150 年周期的前一半已经基本完成,后一半时期中人口发展的若干总量和结构性的转变正在发生,将很快展现出一些完全不同的人口和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发展进行历史总结和理性的思考,是未来人口发展的基础。对其内在规律的探讨,有利于正确认识未来时期的中国人口与发展。

其次,当下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是可行的。基于日益成熟的现代人口普查制度,以及国家主导的统计体系,包括正在快速推进的人口大数据应用,我们已积累起相当丰富的人口数据和更加成熟的人口分析方法,可以支持一些更细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研究。同时,基于学界对于中国人口发展的长期研究,特别是对一些专题性问题的反复论证和探讨,使得对于中国人口发展历史过程和内在规律的理解也相对更加清晰。这使我们有条件和有能力对中国人口发展的真实情况做出较为科学、准确的判断。虽然对于人口史的真实程度仍然有着不同看法,基于不同数据、不同方法和使用不同指标,以及本着不同的思想原则,对于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仍然有着不同的判断;但是,在70 年数据和70 年人口研究的基础上,已经比过去更有条件探究出人口发展的真实情况。

再次,间隔一段时间,对人口发展开展历史回顾和考察亦是有利的。在此过程中,人口实践的展开更加充分,使我们对人口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够更加完整,从而避免简单性和片面性的认识。例如,我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是希望用行政手段把生育率很快降下来,似乎是高效率且是民众对国家发展的必要贡献,但在经历一定时期的实践后,我们意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生育率下降具有自然的内生性影响。20世纪70 年代以来,我们通过降低生育率来避免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似乎有利于实现人口目标的最优。但随着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展开,对生育率进行的控制性调节,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对老龄过程、家庭内在结构造成的压力。这些长期性影响,伴随着人口发展的推移和惯性的作用,将会愈发明显。

对人口发展规律的认识,将会随着发展过程的本身而丰富。例如,我们往往认为妇女地位的提高会降低生育率,但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妇女地位的提高,却对生育率的提高具有正面效应。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些重大的争论,不同的数据来源、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陈述口径,往往得到不一样的结论,这样的学术争论是有意义的。因为往往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反复争论,才能够去伪存真,反映出真实的人口状况。例如,20 世纪80 年代对于性别比偏高这一问题,当时还存在不一样的看法,但是到了90 年代以后,就基本取得共识。同样,对于90 年代后期以来,关于人口进入低生育率的讨论,到了本世纪初期也基本得到证实。对于当前“全面二孩”以后生育率的变化,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争论。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术观点将得以充分的积淀,从而能够产生正确的思想,做出对历史负责的学术判断。

对于新中国人口发展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回首往昔,一些人口发展中的未知问题将得以澄清,或者使一些历史之谜得以逐步还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发展开展当代史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且值得的,这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作。我们已经在新中国人口发展史的方向上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工作①任远主编:《历史的经验:中国人口发展报告(1949 ~201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年。,但仍然需要凝聚力量,进行更加扎实的研究,贡献出具有更强历史意义的学术成果。

二、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

1949 年以来的人口变动,如果作一个整体的观察,可以很好地用人口转变理论来加以归纳。新中国的人口发展,实际上是完成了标准意义的、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稳定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变。这固然是由于人口转变具有客观的规律性,而人口转变理论在20 世纪70 年代传入中国以后,也事实上成为主导中国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实践的基础理论,进而形成由理论推动的人口转变实践。在人口变动的内在规律性和有意识地促进人口转变的人口政策的共同作用之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发展完成了非常标准的人口转变。

图1 反映了我国70 年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为了避免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波动性对观察人口历史变动的干扰,我们去掉了1958 ~1961 这几年的数值。总体来看,我国1949 年以来的人口变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 死亡率下降驱动的人口转变

1970 年左右构成中国人口变动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时点之前,死亡率有着明显的下降,从20‰下降到了10‰以下。但是出生率的水平却维持在30‰ ~40‰的高位。这构成了我国人口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即由于死亡率的下降所带来的人口转变。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的人口转变并不是从1949年开始的。班尼斯特等学者①Judith Banister,and Kenneth Hil,l“Mortality in China 1964 –2000,”Populɑtion Studies 58.1 (2004):55 -75.提出,实际上在20 世纪的前期,我国已经开始了人口转变。20 世纪30 ~40年代由于长期战争导致死亡率相对较高,使得战后的死亡率转变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由于战后的人口数据相对完整,使得我们观察这70 年的死亡率变化也具有更系统的数据基础。

在人口转变的第一个时期,主要是由于死亡率的下降带来的人口变动。由于出生率水平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死亡率不断地下降,带来人口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增长。通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可以看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快速提高,人口出现快速膨胀。这样的结果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例如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马寅初②马寅初:《新人口论》,《人民日报》1957 年7 月5 日。已经意识到人口快速增长对于经济发展的压力,但是这样的担心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对于人口与发展的规律本身认识得并不透彻,而且将人口问题意识形态化也限制了对人口问题的解决。

另外,在20 世纪60 年代以前,因为缺乏现代避孕节育技术,国家对于人口的生育控制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毛泽东也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最初想法,国家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但基本上对人口本身的直接控制是无能为力的。如梁中堂所说,虽然最初的计划生育概念是毛泽东提出的,但是毛泽东却没有把这样的想法落于实际。作为人民的领袖,他对人口生育行为加以管控的想法,事实上在心底里是觉得难以实施的③梁中堂:《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年。。

第一个时期的人口转变是以死亡率下降为原因的人口快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形成了非常尖锐的挑战。三年困难时期实际上不是简单的自然灾害造成饥荒,三年困难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造成的。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度低下,使得经济增长无法支撑快速增长的人口,尤其表现在粮食生产上,这才是三年困难时期的问题症结所在。另外,由于中苏冲突影响到国家经济,或者说由于工业化占用农业余粮④范子英、石慧:《为何大饥荒发生在粮食主产区》,《经济学季刊》2013 年第1 期。等等的一些看法,实际上都可以作为这段历史的一个侧面注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人口与发展关系的不协调。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如此尖锐,致使国家政策中不断加大人口管控力度,并认为需要对人口生育采取严格的处置措施,才能应对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客观危险。

2. 生育率下降驱动的人口转变

20 世纪70 年代之前是我国人口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它代表着一个以死亡率下降为主的中国人口格局的变化。到了70 年代之后,死亡率已经降到了较低的水平,我国的人口变动表现为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面貌。出生率水平很快从30‰下降到80 年代的20‰,以及2000 年的10‰左右。

如果看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可以发现,20 世纪70年代的人口总和生育率是5 ~6,意味着一个妇女一生中生育5 个到6 个子女。到了90 年代初期,即1992年左右,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下降到2.1,达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并且继续保持较低的水平;到了2000年,虽然对人口的总和生育率数据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普遍认为已经降到了低生育率的状态。

随着人口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我国形成了快速的人口转变和超前的人口转变①任远:《从降低生育率到稳定低生育率:自然负增长背景下的生育率影响因素及生育管理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 年第1 期。。快速的人口转变,自然是指我国人口转变的速度很快。而所谓超前的人口转变,就是说中国的人口转变相对于世界平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是发生得更早以及完成得更早的。中国的生育率水平相对于世界平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育率的水平是更低的。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率总是会降低,但是中国生育率水平的下降似乎比经济发展作用下的下降速度更快。这当然可以理解为由于计划生育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中国生育率下降的贡献是显著的。

计划生育作为人口政策的一个工具,它在相当大程度上获得了巨大赞扬。因为中国从极端的人口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进入到了一个良好的人口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计划生育作为一个基本国策,在1980年被写入宪法,被认为支持了中国的人口转变,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尽管当下对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各种各样的的批评,但是在2000 年左右,社会各界对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总体有着相当积极的共识。一个较常见的说法是:中国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所以少生了4 亿人口,对于国家发展有极大的贡献。这个4 亿人口显然是过分夸大了,但历史地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它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

计划生育政策,在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其实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执行的。70 年代的时候采取的是“晚、稀、少”的生育政策,也就是说,采用的是一种非强制的方式,生育得晚一点、生育间隔长一点、生育得少一点,从而来降低生育率。正是由于70 年代生育率的快速下降表现得非常明显,故此现在人们认为70年代的生育政策事实上可能比80 年代的生育政策更为有效、更为合理,认为行政强迫的生育政策,并不一定是最优的。人们普遍怀念良好的、没有民众抗议的、没有公众意愿反弹的“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为什么会采取非常严苛的、强迫性的生育政策?对此有非常多的解释。对于高生育率和人口总量快速增长的国情,使政府非常担心,加之对于理想的中国人口数量的研究和规划,实际上共同塑造了当时的人口政策。正如梁中堂曾批评的那样,由于信任一些“科学的”计算,认为中国要在2000 年左右把人口控制在12 亿人以下,应将中国人口的生育率水平下降到极低的水平。这样的极低水平只有通过严格的一胎化才能够实现,由此确定了非常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①梁中堂:《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年。。

对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制度和“提倡一孩”的政策,应该进行历史的评价。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局限性。我与当前较多的对于计划生育的“批评派”的观点还是有一定的不同。我认为,应该历史地来看待这一政策,它对于中国的人口与发展的平衡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对于计划生育,事实上我们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现在理解的计划生育,是对于生育进行行政干预的计划。事实上这并不是计划生育本来的意义,当然也确实有很多政策执行者是这样理解计划生育的。但计划生育从最初的60 年代在中国落地,其接续的是国际社会的家庭计划(Family Planning),即对家庭生育的公共政策。这是从20 世纪初以来,在世界上形成的一个社会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只能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是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计划而已。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的计划生育,则它是世界上成功的Family Planning。由于有了家庭计划,妇女的地位提高了,妇女的健康增加了,对妇女来说减少了未意愿的怀孕;对于国家来说,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更加协调了。历史地看待计划生育制度,它仍然是重要和有价值的。

在国家的机构改革中,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在职能部门的名称中取消了“计划生育”字样。当然,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仍然是分解到计划生育协会以及与卫生健康有关的部门。但我们也担心,在把“计划生育”这个概念摒弃的同时,可能也把Family Planning 的积极功能舍弃了。计划生育的中国特色,是与20 世纪60 年代缺乏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相联系的。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计划生育的实施手段、服务方式应该有所变化。人民对于生育行为、间隔时间、知识教育,以及对生殖健康、母婴保健、婴幼儿抚育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实际上是在不断增长的。换句话说,计划生育需要通过改革走向新生②任远:《新计划生育:后人口转变时期计生制度的转型》,《探索与争鸣》2018 年第4 期。。

3. 后人口转变

回顾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中国人口变动,一直到90 年代,它体现为人口生育率下降所推动的人口转变。在90 年代时,生育水平已经下降到人口的更替水平以下,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低生育率的水平。一般认为,到2000 年左右,中国基本完成了人口转变。当时已有学者开始讨论人口发展的新局面,思考中国的后人口转变③于学军:《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人口科学》2000 年第2 期;李建民:《后人口转变论》,《人口研究》2000 年第4 期。。对于后人口转变,我们可以有两种意义的理解:一种是人口转变之后,就是Post Demographic Transition;还有一种就是后期的人口转变,即人口转变的最后的一个时期④李建新:《“后人口转变论”质疑》,《人口研究》2000 年第6 期。。无论怎样来理解后人口转变,或者说我国人口发展已经表现出第二次人口转变的许多特征,基本可以认为,自2000 年以来,我国进入了完成人口转变之后的新的人口发展阶段。

在完成人口转变之后,在最近的这两个十年,人口仍然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人口的生育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甚至低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生育政策也在2013 年和2015 年分别进行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人口转变之后的人口问题,面临更复杂的局面。生育率的问题、老龄化的问题,以及日渐增加和趋于复杂的人口迁移流动问题,使得当前的人口发展表现出了多样性、多元性的特征,面临的矛盾也更为尖锐。

综上所述,可以把我国人口转变的框架分为三个时期,时间节点分别是1970 年、2000 年。在2000 年以后,我国已经完成了人口转变。但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的生育政策,是在2013 年底和2015 年底的时候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而且调整得非常谨慎,人口政策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客观地加以判断,在2000年到2010 年这十年之内,我国的人口政策调整不仅是缓慢的,而且滞后于人口转变。人口政策调整的滞后,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一种原因就是对于中国的人口数据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论。当然这体现出专业的人口学研究非常必要。中国本世纪初期人口的生育率究竟是多少?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以后我国生育水平的真实情况如何?众说纷纭。这可能是人口政策调整缓慢的一个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2000 年以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过缓,现在来看,这已在人口与发展关系上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人口发展格局正面临突出的变动,包括人口总量将在2025 ~2030 年左右到顶并出现持续下降,以及人口结构的转变、城镇化和人口空间布局的进一步调整,等等。未来的人口发展正面临尖锐的挑战。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社会,正在经历快速的老龄化和不断扩展的移民过程。我国人口发展需要从对人口数量的关注,转向更加重视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人口分布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综合性的人口政策工具来应对更加复杂的人口问题,通过更加前瞻性的人口发展战略来应对未来人口发展的挑战,从而推动国家实现良好的、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三、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如果对1949 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发展进行总结,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第一,我国人口发展具有很强的政策干预和制度影响。我国的生育率下降实际上超前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具有超前的人口转变和快速的人口转变的特点。这无疑受到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制度和政策控制的影响。对于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在80年代表现为政策因素为主,90 年代表现为一半是政策因素影响、一半是社会经济因素影响①陈卫:《改革开放30 年与中国的人口转变》,《人口研究》2008 年第6 期。;进入21 世纪以后,我国生育率下降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计划生育制度在20 世纪80 年代被写入宪法,成为基本国策。可以发现,以降低生育率和控制人口为导向的计划生育政策干预,对20 世纪后半期我国的生育率转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人口发展受到显著的制度影响和政策干预,还表现在人口迁移和流动方面。户籍制度作为基本的迁移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在1958 年得以建立。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户籍制度逐步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暂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以及各种条件的户籍改革举措,对人口空间迁移和人口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下降是与50 年代以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巨大进步相联系的,使人口预期寿命于20 世纪50 ~70 年代很快地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90 年代以后,健康医疗和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医疗卫生事业的继续发展,对于降低死亡率仍然具有显著影响。

所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发展历史看,我国的人口变动强烈地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变动的“看不见的手”②Paul Demeny,“Population and the Invisible Hand,”Demogrɑphy 23.4 (1986).的作用,制度因素在中国人口发展中具有显著作用。在对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制度实践中,我国在政府系列中成立了计划生育的职能部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职能也在不断地调整。我国通过公安部门的户政管理、卫生部门的健康管理等对相关的人口事务进行管理。为了促进人口事务的综合管理,当前我国在发改委体制下还设立相应的人口部门。这些都说明,我国的人口发展具有很强的制度因素影响。

第二,我国人口发展具有相当的不均衡性。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强化了人口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人口发展的地区差别非常显著,在生育率水平、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人口的城镇化状况、老龄化程度、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人口迁出迁入的态势等,几乎在所有的人口发展指标上,地区间的不平衡性都是非常显著的。这种地区间的差别直到现在仍然显著存在,同时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增强了社会群体间的不平等状态。

第三,中国人口发展存在压缩式的人口转变。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死亡率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使得人口变动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动,使得我国人口发展表现出一种压缩式的人口转变特征。压缩式的人口转变带来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动。例如,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变动很快、人口老龄化提高的速度很快,以及城乡结构经历快速变化,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80 年的20%左右增加到当前的59.5%。压缩式的人口转变带来人口过程的变动比较剧烈,使人口问题集中产生,人口与发展的协调问题表现得非常尖锐。

第四,我国人口变动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人口变动过程的动态性是人口发展的基础,压缩式人口转变带来快速的人口变迁,以及城乡和空间的不均衡所带动的不断调整,使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发展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

我国的出生人口数存在着波动性。以出生2000万人口为标准来看,从1962 年到1976 年,事实上有第一波的人口出生高峰;从1982 年到1991 年,这十年间出现了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显然受到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的推移性的影响。因为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的育龄妇女到了育龄阶段,往往会带来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但我们也发现,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比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峰值更低了。迄今为止,预想中的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事实上并没有出现。出生人口的波动性是年龄结构波动性的基础,出生人口的波动性影响学龄人口的波动性、育龄人口的波动性、劳动适龄人口的波动性等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持续影响。

我国的死亡人口和死亡率也存在先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性,前者主要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来的,后者则主要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伴生的死亡人口增加的结果。人口空间迁移的方向和程度也存在显著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基本上可以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向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迁移流动为分界。而近年来在国家整体均衡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地区间的人口波动性亦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快速城镇化的当下,出现了部分城市人口增长和部分城市人口萎缩并存的现象。人口出生、死亡、迁移之较为剧烈的波动性,会对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锯齿般的影响,考验着政府公共决策的智慧。

四、结 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变动的历史,帮助我们深化了对人口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国家发展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经验。这些经验既包括了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也包括了发展过程中的教训。而这些成就和教训,对于推动国家的未来发展都是极其珍贵的,具有正面性和负面性的不同启示。总结这些人口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要重视人口与发展的协调。历史地看,对于我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经历了相当复杂的认识过程。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认为人口数量越多,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20 世纪60 ~70 年代的曲折发展,我们又认为较少的人口数量能促进少生快富,有利于经济的现代化。进入21 世纪以后,我们日益担心人口数量下降和结构变化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实际上,新中国70 年人口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口本身归根到底是内生于发展过程中,人口的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并非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口变动本身对于发展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或然性的。在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中,应该更加重视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协调,适应人口的变动,形成人口与发展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形态。人口与发展关系的协调性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性。

第二,人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民生福利的增加和提高。人口发展并非仅仅是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人口目标,同时也具有提高人口健康和福利的积极作用。生育率下降有助于保障妇女的健康,促进妇女的发展,避免育龄妇女的非意愿的怀孕,对于提高儿童教育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死亡率的下降也意味着预期寿命的提高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迁移是迁移者及其家庭的理性选择和意愿的实现。

良好的人口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应是尊重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需求,增进人民的福利。因此,限制人口的意愿、损害家庭成员的福利,无论是表现在对人类生育、婚姻还是表现在对迁移流动的强制或者限制,本质上都是不利于人口发展的。国家应通过更完善的福利制度来增强人们选择的自由,这才是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的正确道路。

第三,人口是国家发展所需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枢纽性的因素。人口变动受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贫困问题、老龄社会、妇女发展、儿童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议题紧密关联。人口的教育进步、预期寿命提高等,不仅能够反映不同的发展成就,而且构成实现良好发展道路的基础。根据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相当多的工作议程中,人口发展都是相关联的内容。人口是发展体系的基础性、枢纽性因素,渗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是人口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性领域。

第四,在我国的人口发展过程中应特别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在世界各国中,很少有国家制定人口发展战略。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重视人口发展的战略构成了我国的突出经验和典型优势,这促进了人口与发展的协调与进步。

历史地看,计划生育对于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进入21 世纪,我国已经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 ~2030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统筹人口发展、完善生育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城乡发展等政策建议,形成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施政策略。从未来的人口发展来看,需要提升战略思维,调整综合的人口政策,确保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从而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

第五,我国的人口发展中隐含着一个后发展国家不断现代化的经验。我国人口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了从传统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人口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我国的人口发展研究及实践,是和世界人口研究学界、国际组织的密切交流分不开的。通过不断总结先发展国家人口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教训及解决对策,学习先期人口转变国家人口发展和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政策措施,将对中国的人口发展大有助益。

在我国的人口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实际、文化和制度转型背景,通过扎实的人口统计、人口调查来研究人口发展的具体问题,从而确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人口发展道路。可以说,我国的人口研究和人口发展实践具有很强的本土性。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是极其丰富的。通过历史回顾和系统总结,将深化对人口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我国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育率死亡率人口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