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现状、路径及对策研究
2020-05-12高爱霞高春霞满广富
□高爱霞 高春霞 满广富
[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物流业谋求变革,转型升级已是当务之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业态,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一共享资源对物流业进行渗透、融合、改造,促使其转型升级优化,已成为当今物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选择山东省物流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互联网+”视角对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和路径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升级路径策略,为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1]。在2016年7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着重提出了“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2016 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物流”,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为国民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物流业谋求变革、转型升级已是当务之急。近年来,特别是《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的出台,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物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业转型升级如何与互联网高度融合,是山东省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物流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是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且主要侧重于以下五个视角:供应链视角,代表性研究如Johnny,Kate& Cynthia[2]、张凤岩等[3]、刘伯超等[4]。价值链视角,代表性研究如Gereffi[5]、张彤[6]、张夏恒[7]。产业集群视角,代表性研究如唐卫宁等[8]、戴志敏等[9]。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视角,代表性研究如赵峥等[10]、曲越川[11]、张菀航[12]。产业联动视角,代表性的研究如程永伟等[13]、高巧依[14]等。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相对完善、不断成熟,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针对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且“互联网+”作为一种新业态,借助互联网这一共享资源针对某一具体区域物流业转型升级路径和对策的研究还很不足。本文结合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互联网+”视角对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抓住网络经济的契机,寻求山东省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突破点,为促进山东省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二、“互联网+”视角下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环境分析
采用SWOT方法对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15],明确其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优势(Strengths)
1.经济发展稳定增长,巨大的物流需求
山东省日益发展的经济实力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16]。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2015年的7.9:46.8:45.3调整为2018年的6.5:44.0:49.5。201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6469.7亿元,山东人均GDP约为7.63万元人民币,见表1所示。根据《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2020年)》,山东省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要占到地区增加值的6.2%,其中占第三产业的产值提高到16.5%,这是山东省未来物流业发展的目标,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表1 山东省生产总值单元:亿元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2.山东省相关产业不断优化,物流业发展迅速
山东省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与物流业相关的运输、信息和批发零售等各个行业快速增长,物流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1)交通运输业
山东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邻,交通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和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内河航运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基本形成城乡贯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升。根山东统计年鉴,山东省公路建设逐年提升,2018年鉴显示山东省公路里程达270590公里,公路密度达173公里/百平方公里,具体见表2所示。《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2016-2030)》显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将扩改建高速公路800 公里,新建超过2200 公里,至2030 年将完成“九纵五横一环七连”的高速公路网布局,总里程约达8300 公里。
山东省载货物汽车总量、交通货运量逐年增加,2018年鉴显示山东省载货物汽车总量达3408341辆,其中民用载货汽车达2107173辆,私人载货汽车达1301168辆,山东省交通货物运量达304711万吨,其中公路288052万吨,水运16659万吨,货物周转量达840862百万吨公里,见表3和表4所示。
表2 山东省公路情况(2016-2018年) 单位:公里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表3 山东省载货汽车拥有量(2016-2018年) 单位:辆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表4 山东省交通货物运输量(2016-2018年)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2)通信业
山东省通讯信息发展稳中有升,2018年鉴显示山东省邮电业务总量达1887.7亿元,移动电话用户数达9943.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达884.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588.7万户。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逐年提升,2018年统计表明,山东省82791家企业使用信息化平台从事电子商务,拥有计算机2721641台,拥有网站数达44253个,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企业有7445个,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38930154万元,电子商务采购额高达82921306万元,具体见表5、表6。
表5 山东省市邮电业务基本情况(2016-2018年)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表6 山东省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情况(2016-2018年)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3)批发零售业
批发零售行业发展较快,2018年鉴显示,山东省批发零售法人单位达16069个,从业人数达88.6万人,购近总额达29812.8亿元,进口额872.6亿元,销售总额合计达32944.0亿元,其中批发为23665.3亿元、出口1042.4亿元、零售9278.8亿元,营业收入达30260.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29706.4亿元。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649.04亿元,其中商品零售达30046.42亿元,具体见表7、表8和表9。
表7 山东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购进、销售、库存总额(2018年) 单位:亿元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表8 山东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财务状况(2018年) 单位:亿元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表9 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
——该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二)劣势(Weaknesses)
山东省物流业快速发展中仍存在发展不平衡、运输效率比较低、服务水平不高、现代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1.现代物流的观念相对滞后,现代化管理理念不足
由于对物流的研究探索时间较短,同时受到传统的经济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多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还没有完全意识物流的重要性,现代化管理理念不足,即使某些企业具备这些理念,但又缺乏相应配套的设备、人才、技术等要素。
2.品牌意识淡漠,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山东省缺乏较高知名度的现代物流品牌,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品牌意识淡漠。同时物流资源依附和分散在生产环节,很多企业尚未引入供应链管理,大部分物流业务由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第三方物流完成的物流量只占社会物流总额的10%左右,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不高。
3.标准化程度低,信息化进展慢
信息是物流业发展的灵魂已得到广泛认同,各类企业呈现出开发物流信息平台、应用综合性或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态势,但山东省物流企业信息化进展慢,据了解,全省已经实施或部分实施物流信息化的企业不足30%。也有数据调查显示,山东省物流企业拥有网站的占物流企业总数的40.38%,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仅占5.7%[17]。同时,已建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关系到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所占比例仅约23.33%。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效率低、损耗大,且不利于与国际物流接轨;由于整个物流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
国家和山东省政府“一带一路”和“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带动,以及一系列物流业发展政策的颁布,使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随着《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5-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的出台,山东省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这些都为山东省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应抓住这个契机,提高整个区域的物流竞争力。
2.经济结构调整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区域经济与贸易呈现出崭新的格局,制造业主辅分离、物流外包的动力不断增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流通模式不断变革,在这些新动向中充满了机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世界,也为物流业的变革带来先进的服务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及营销手段,从而使山东省物流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互联网+”物流生态的形成
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互联网+”一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经济不断革新,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带动下,物流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物流”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物流生态,令行业不断创新升级,主要表现在快递数量迅猛增加、物流载体在航空运输的流量逐渐增多、满足个性化需求的C2B定制服务模式和ABC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为物流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全面推行“互联网+”物流的新模式,物流市场由规模化向细分化、个性化、多样化演进,将会使物流运营更科学更高效[18-20]。
(四)挑战(Threats)
1.物流运行成本较高,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土地、燃料、人力等成本不断升高,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物流服务价格上升空间十分有限,多数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利润的状态下发展后劲不足。大多数物流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企业规模较小、同质化严重、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创新乏力,导致整个物流行业在低水平徘徊,存在发展方式粗放、服务水平不高、运输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同时,周边同级省市也纷纷推出大力发展物流业举措,且存在行业发展重点趋同的问题,为山东省物流业发展扩张带来了竞争威胁。
2.物流服务需求个性化要求高,产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物流服务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一般性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难以满足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山东省物流业需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和个性发展,合理分工,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物流业合作发展快速,物流需求、物流企业和物流要素呈现出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以交通枢纽、生产基地、重要商品集散地、产业集群、口岸等为依托,将形成一批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
3.物流技术进步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信息化、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的今天,物流技术进步迅速,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加依赖信息化和标准化。物流业需要大数据和信息化平台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卫星定位、条形码、无线射频、实时查询等现代信息技术使物流手段更加先进,立体仓库、集装箱、自动拣选智能设备等将向智能化、大型化发展。物流业务将告别传统的单一的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将向流通加工、包装、融资、通关等增殖服务拓展,物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挖掘和供应链理念进一步整合和优化。
通过上述对山东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构造SWOT分析矩阵,见表10。可见,目前山东省正处于发展现代物流的“黄金”时期,但是山东省物流业还存在粗犷式发展,面对物流服务需求个性化要求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物流技术进步迅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等挑战,物流业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要优先考虑SO增长型战略,依托自身的优势,抓住发展机会,在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带动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充分依靠“互联网+”的力量,使互联网与物流业高度融合,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施“互联网+物流”战略,走集约化和智慧型物流发展道路,增强物流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促进物流业提质增效,催生智慧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完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成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
表10 山东省物流业发展SWOT分析
三、“互联网+”视角下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路径设计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山东省物流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寻求转型升级路径和应对策略,以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一)“互联网+”视角下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路径设计
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受到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共同的作用。内部动力基于价值系统协调机制、经营模式创新机制、现代技术驱动机制、核心竞争力导向机制;外部动力基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支撑机制、第三部门发展的协同机制、政府的综合治理机制,上述动力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系统。16个动力作用因素、7个动力机制相互作用,形成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作用模型”,见图1所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作用提供“能量”,外部动力作用提供“促进”,形成内外互补的两股力量,缺一不可。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是以物流企业为主导,以外部的政府政策和产业支撑相辅助,并以第三部门和区域经济的联动强化沟通和服务。通过优化动力机制,以此推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物流业转型这部“发动机”,必将形成良好运行态势,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物流业转型升级动力作用模型,物流业发展取决于宏观政策环境、行业发展环境以及物流主体市场竞争力状况,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应从政府、行业、物流企业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升级内容包括政府宏观政策升级、物流企业能力升级和行业市场升级三部分,其物流业转型升级路径见图2所示。
(二)“互联网+”视角下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对策
根据物流转型升级动力作用模型(见图1)和路径(见图2),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企业层面分别探讨如何抓住网络经济的契机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和借力互联网大数据改造物流业等对策建议,促进山东省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1.政府层面
(1)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以“互联网+物流”模式加快物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需要出台促进“互联网+”物流相关实施办法和意见,并尽快推出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互联网+”深入整个山东省物流行业。
图1 “互联网+”下物流业转型升级动力作用模型
图2 “互联网+”下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路径
(2)加强行业融合与资源整合
通过“互联网+物流”,将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有效联动,发挥“互联网+”优势,将产业链往上下游延伸,使上下游资源配置平衡,实现不同产业链条、环节之间的共赢,并最终形成循环式可持续发展,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
(3)加强物流运输网络与物流园区建设
加强政企之间协调配合,推进经济高效运输体系建立,通过互联网信息手段加强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构建运输网络系统,提高联运服务水平。加强物流园区建设,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强化产业协同联动发展,进一步利用物流园区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使企业共享物流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形成优势互补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达到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目的。
(4)加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目前山东省物流业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互联网+物流”是实现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由政府主导,大力推行物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物流标准的国际化接轨。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加速山东省物流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力量,推动实现金融支付、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利用互联网思维以及不断提升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对物流产业进行重构,从而创造出一种“互联网+物流”新的生态模式。
(5)构建智慧物流体系
山东省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水平较低,物流业的水平难以跟上消费模式的升级换代。应树立 “互联网+”理念,以满足生产端和消费端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探索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路线,加大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突破“点式经营”、“信息孤岛”的困境,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打造“线上互联、线下互通”的新物流业生态圈,提升物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实现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6)重视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
山东省“互联网+物流”的应用需要培养与引进大量创新型物流人才。针对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政府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双重战略,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进高素质尤其是精通国际物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对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解决物流业人才短缺问题,以人才发展带动物流企业操作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2.行业层面
(1)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规范、推广技术标准、行业沟通协调、交流行业发展信息、内部自律、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为物流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发展秩序,增强物流行业协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2)推进诚信管理,加快物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建立物流企业信息反馈机制和企业诚信数据库,推进物流企业诚信管理,提高物流行业诚信水平。开展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加快物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3)推广使用现代物流技术,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推广使用现代物流技术,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网络化平台,采取政府引导、行业约束、企业自主的市场化运营模式,逐步拓展完善平台功能,实现平台的自我发展,提高物流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增加物流企业附加值服务。
3.物流企业层面
(1)采用现代物流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
物流企业加大采用物联网、云计算、条码识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传感网络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技术(SCM)、电子自动订货技术(EO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新技术,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为作业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决策服务,积极开展金融物流、电商物流、绿色物流、逆向物流等物流服务新模式,做到合理配置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促进物流企业转型升级[21]。
(2)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物流企业及物流园区应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新思维、新思路的指引下,主动进行精准营销,解决面临的个性化、多元化、快速变化的物流需求问题,进而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企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3)构建物流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系统,利用大数据对物流业务进行整合
互联网+时代,物流订单呈现多品种、小规模、小批量、多频次的特点,订单地域分布广,配送路线复杂;消费者要求配送的时效性短,准确性和质量保障性要求高,这些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物流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物流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系统,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这是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趋势和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