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栽培中施肥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2020-05-11章跃树王光全谭维娜王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章跃树 王光全 谭维娜 王艳

摘要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种植要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有效提升种植产量。在水稻栽培中,加强施肥控制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保障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够高效稳定地开展。结合水稻栽培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常见的水稻施肥技术,有效把握施肥控制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栽培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水稻栽培;施肥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8–0–02

Abstract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Chinas agricultural planting should strengthen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lanting yield. In rice cultivation, strengthening the use of fertiliz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of rice and ensure the efficien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rice cultivation work,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ri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the common rice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ly grasped the key points of fertiliz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Key words Rice cultivation; Fertilization control; Technical points; Analysis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8.076

机械化种植技术在我国农业中得到了普及,水稻栽培逐渐趋向机械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在水稻栽培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施肥技术的控制力度,可以有效加快水稻生长,提高粮食产量。在施肥控制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稻种植环境和气候特征,通过科学合理地把控,有效提升水稻栽培的整体效果。

1 水稻栽培种植的相关过程

1.1 育苗

在水稻栽培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保障水稻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在育苗活動开展过程中,要在苗床上进行秧苗培育。为了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在育苗活动开展过程中,需加强施肥技术的控制和应用。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控制技术,有效提高育苗效果,为秧苗提供充足的营养,克服外界环境对秧苗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在育苗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施肥控制等相关工作,保证育苗工作能够按照预期目标高效稳定实施,以此提高秧苗抗倒伏、抗病虫害的综合能力。

1.2 整地

在水稻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加强整地工作。整地结果的好坏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整地工作中要施入基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耕翻,使土壤能够保持松软状态。为了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在整地过程中要全面加强施肥控制工作。通过采用合适的施肥技术,加强施肥时间和施肥用量的控制工作,积极采用不同方式,提升整地效果。而在整体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将整地过程分为粗耕、细耕、盖平等三个不同阶段[1]。

1.3 插秧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插秧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稻的生长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插秧时,要综合传统的插秧方法选择更有效的方式,保证水稻能够及时适应新环境,从而有效降低水稻死亡率。在插秧过程中,加强对施肥技术的控制力度,保障营养平衡,并根据水稻的实际生产状况确定肥料的施用量。确定施肥量的过程中,要综合前期所施基肥,加强肥料控制,有效保障土壤肥力。为了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水稻质量,在增加土壤所含养分的同时,充分考虑水稻生长不同阶段和所需肥量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地施肥,促进水稻的健康生长。

2 常见的水稻施肥技术

2.1 前促施肥法

在水稻施肥活动开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水稻施肥技术,可以发挥化肥施加的作用,实现水稻早产增产的目的。通过前促施肥技术,综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前期加强施加大部分化肥,使土壤中含有充足的养分,为水稻生长提供必要条件。种植活动中可以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降水量、光照因素的影响,适当追加施肥量,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相对于传统的识别技术来说,前促催肥,可以在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保障水稻种植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开展。

2.2 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

在水稻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给水稻提供充足养分,可以通过使用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在加强施肥量控制的同时,综合水稻种植的各个阶段,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土壤结块等现象,提高土地的持续利用率。在水稻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在施肥前期可以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状况加强氮肥用量的控制工作。通过适当降低氮肥的使用量,并有效利用自然环境实现对水稻幼苗的筛选工作[2]。在水稻抽穗期间,为了有效提升水稻种植产量,要适当增加施肥量,为水稻抽穗提供充足养分。通过增加氮肥的使用量,让整个种植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开展。在水稻种植后期,为了延迟穗花退化,使水稻的灌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可以通过增加粒肥的使用量,以有效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因而在水稻种植的不同阶段,要加强对水稻树苗的稳定工作,在水稻种植中期,通过促进水稻分穗,增加穗数,进而在水稻生长后期保障水稻灌浆饱满,达到丰产的目的。

2.3 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在水稻种植活动中,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与前两种识别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前后中期的施肥量不同。在具体施肥过程中,主要根据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充分满足全面肥料需求,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在施肥工作开展过程中,早期通过加大施肥量,满足水稻幼苗生长需求即可,在水稻生长中期,通过加强对氮肥施加量的控制工作,有效避免水稻稻秆过度生长的现象发生,为水稻抽穗提供充足养分。而在水稻生长后期,通过增加补施氮肥的方式,保障水稻灌浆工作能够稳定开展,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

3 施肥控制技术要点探究

3.1 合理配方,提升产量

在水稻种植活动中,为了有效提升水稻种植产量,保障相应种植活动能够按照预期目标高效稳定开展,要做到合理配方施肥,保障营养元素平衡。为了有效避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营养短缺或营养过量现象,在施肥控制技术应用过程中,要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实现氮、磷、钾化肥和微量元素适当调配,从而做到水稻生长元素均衡。在实际种植活动中,还需要加强有机肥和无机肥的结合使用,使整个农业种植活动能够高效稳定开展,同时能够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充分发挥不同元素的特殊功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3]。而通过加强对施肥的配比控制工作,有效改良土壤环境,为水稻的根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在碳铵基肥的施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稻的实际生产需要和施肥工作对整个水稻生长带来的影响,采用合适的施肥方式,边撒边耕,有效避免过量施肥,从而导致烧苗的现象发生。同时,有效降低因肥料挥发而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的现象发生,提升土壤对肥料的吸收率,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3.2 把握技巧,提供充足养分

在施肥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掌握施肥技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因而在水稻栽培阶段,为了增加水稻根数,要在水稻生长发育前,充分考虑气候水温对水稻生长带来的影响,综合水稻对养分的需求,掌握肥料施加技巧。当外界环境的温度相对较低,水稻养分释放的速度也相对较慢,追肥量太少的话,难以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严重阻碍水稻的生长。因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施肥,为水稻的早生快发提供充足养分,加快成穗的速度。故在水稻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适当追加施肥,提高水稻种植产量。而通过针对性的施加穗肥,从水稻幼穗分化到抽穗这一整个阶段,全面加强施肥控制工作,为水稻穗分化和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养分。而在施肥过程中,要创新技术,针对地力好、底肥足的田块,要尽可能的少施或不施肥料。综合不同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把握好施肥的最佳时期,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全面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在施肥工作中要结合水稻的群体和株型来确定施肥量,通过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法,提升肥料利用效率,降低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的概率。

3.3 控制时间,轻面施重深施

在水稻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整体产量,要加强施肥时间的控制工作。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通过追加施粒肥,延长水稻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提升水稻种植产量。而在肥料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综合水稻的实际生产状况,确定追施粒肥的次数和每一次肥料施加的用量。通過根外追肥方式,提升水稻根系活力,及时补充养分,加强叶面养分吸收,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在水稻种植活动中,通过加强施肥控制,有效解决施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方式,做到轻面施、重深施,为农业机械化生产提供相应的保障[4]。因而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对施肥控制技术的关注,综合水稻品种和种植过程土壤条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在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的同时,保障营养元素的平衡,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稻品质,提升种植产量。

4 结语

在水稻栽培工作中加强施肥控制技术的使用,综合考虑土壤气候等众多客观因素对水稻种植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全面提升水稻栽培种植效果。在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水稻正常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把握,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好水稻种植施肥技巧指导等相关工作。在具体的种植活动中,需全面提升水稻产量,在提升水稻种植质量的同时,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艳锋,李刚华,李伟玮,等.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的研发与示范[J].中国稻米,2020,26(5):11–15.

[2] 姚东伟,邱威,鲁植雄.一种同步精量施肥水稻旱穴播机的研究设计[J].农机化研究,2021,43(7):95–99.

[3] 吴嘉彧,孙龙,万广超,等.精准控制施肥技术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9(8):24–26.

[4] 童晓军,阮志琼,陈玉兰,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探究[J].农家参谋,2020(24):57.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