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市级实际的公众气象服务能力发展方向与思考
2020-05-11廖满庭郭水连
廖满庭?郭水连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使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都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实现气象现代化,充分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同时,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效优化公共气象防灾减灾策略,为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基于此,着重分析和探讨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气象服务;体系;预警能力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8–0–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ield should also further improve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apacity, so that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urther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meteorology, and fully meet the internal need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ffectively optimize public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strategies, and contribute our due strength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China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m; Early warning ability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8.023
气象服务工作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满足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和各类组织对气象的需求,以公共气象服务为核心,以现代化建設为基础的服务体系[1]。“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列入全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明确“十三五”时期是气象保障我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的决胜阶段,并联合编制了《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高效普惠的公共气象服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动力[2]。
1 宜春市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气象核心业务水平和能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目前,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最大问题体现在公共气象服务的区域非均匀性、手段单一性、传播及时性等,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市局负责统筹全市地界公共气象服务,但市区未设立气象主管机构,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存在脱节现象;(2)还未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气象信息的传播手段有限,影响了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覆盖面;(3)基层气象服务瓶颈日益凸显,各地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突发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衍生灾害影响也愈加深广,但基层气象服务的内容僵化、雷同、单一,愈来愈难以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2 宜春市公共气象服务提升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以业务体系构建为抓手,努力推进服务业务化。建立分工合理、流程科学,决策、公众、专业专项和气象灾害防御协调发展、有效衔接的气象服务业务体系。将气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国家地方双重投入的财务保障制度,着力于农村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不断向基层倾斜,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同时,要不断探索精细化、智慧化服务,拓宽服务面,将气象服务的触角伸向多个领域,使气象服务由大众化、普惠式向分众化、定制式转变。
2.2 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建设
以降低基层气象灾害风险,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目标,开展并建成适应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及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且有大数据分析、有综合防灾减灾地图、有标准化规范制度、有智能化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有新型防灾减灾队伍的新时代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并达到95%以上。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少。此外,要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基本能力的建设,切实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确保基层民众提前收得到、尽快转移好、财产损失少、生命有保障,对保障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宜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畅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一直以电视、短信、广播等传统手段传播气象服务、预警信息。随着当前社会科技水平与经济能力飞速发展,气象部门服务手段也应随时代工具的变化而变化,并积极融入新兴自媒体平台。目前,宜春市局已在微博、钉钉、抖音等新兴自媒体平台创建了服务号,传播预报预警信息,积极推广,以争取更多社会关注度。构建基层预警信息传播站网,在乡镇、村建立显示屏、大喇叭等气象服务、预警信息传播设备,填补了基层传播方式、手段的不足,建立了气象传播信息网。
2.4 开展以气象为农服务为方向的特色气象服务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信息库,明确服务对象、服务产品、服务渠道和流程,积极推广“江西微农”平台微信服务号。在关键农事季节、灾害性和转折性天气影响期间,全市气象部门应积极开展春播春种、夏收夏种等气象保障服务和田间调查,并对种粮大户、合作社、中大型农场、水稻、柑橘、油茶基地等开展送服务上门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此外,要利用宜春市农气中心与江西省油茶气象中心合署办公的优势,积极承担全省油茶气象服务和相关科研工作,积极开展油茶气候品质评价方法研究,整理油茶气象灾害指标和全生育期指标,并编制评价标准,开启气象为农产品附值的新通道。
2.5 以宜春市气象科普馆为抓手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近期,宜春市气象科普馆正式建成并通过验收,整座科普馆面积130余m2,主要设有地球与大气、气象发展简史、防灾减灾知识、VR体验、3D影视、气象知识抢答等多个特色功能展区。相关部门应抓住这个特色科普基地,加强广度宣传,加快纳入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對市民免费开放,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时期档口,邀请社会群众、中小学生、机关事业单位等群体进馆参观。通过特色趣味的功能设备,增加大家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从而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有更直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气象灾害风险意识[3-5]。
3 小结
公共气象服务要以立足灾害防御“第一道防线”和“应对天气变化”为实际出发点,坚持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各类气象系统平台建设,依托各类公共气象服务手段和技术,扩宽气象信息覆盖面,积极探索开展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和需求导向,了解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强化引领、加强建设,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郝利民.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20(1):172–173.
[2] 闫宾,卢士庆.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增强百姓防灾减灾意识[J].商情,2019(50):295.
[3] 刘勇,王东勇,田红,等.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对气温序列的影响分析[J].气象科学,2006,26(4):436–441.
[4]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5] 王先芸,王继波,李永华,等.周村区新旧站址对比观测资料分析[J].山东气象,2007,27(1):49–50.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