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疫情,教育何为?

2020-05-11柴金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野味保护环境敬畏

柴金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与终极追求。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所有家庭的生活节奏,对我们的健康、生命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亲身经历过抗击非典疫情的一代人,绝大多数家长朋友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態面对中华民族正在进行的这场抗疫决战。今天我们就谈谈,对于年幼的孩子,如何引导和教育,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感恩并且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呢?

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面对危情,要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做好自我防护。呆在家中不随意出门;讲究个人卫生,坚持身体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预防传染病的小知识;不挑食不浪费;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不过分恐惧也不过于轻视,科学做好防护措施,就是保护自己。

另外也可以收集其他灾害及紧急事件发生时的自护自救方法,例如:如何在踩踏事件中自救,火灾事件自救常识,在家中遇到地震如何自救等。让孩子切实掌握实用技能随时保护自己。

敬畏“生命”——拒绝野味,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对于这次疫情源头,钟南山院士曾表示:从各方面的初步分析,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是比较大的可能。2003年的非典事件源头也是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血的经验教训无时无刻都在告诫我们:拒绝野味,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既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为了全人类的公共安全。敬畏不是示弱,而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多元生态。如果人类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那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家长也必须以身作则,不食野味,爱护动物。

在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善待动植物。不随意踩踏花草、折花坏树。如果养了动物与花草就要爱护它们、呵护它们,对它们的生命负责。让孩子从中体会生命的奇妙,获得乐趣,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担当。同时要教育引导孩子从身边事做起,珍惜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用实际行动履行爱护地球的义务。

感恩“生命”——致敬“逆行者”,感受担当与责任

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选择待在家里,以避免病毒感染。但是有一些人的做法却截然相反。那就是医护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民警,还有其他坚守在疫情防控前线的人员。他们奔赴在抗疫一线,奋战在一线,就是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这才是生命的价值体现!现在孩子年龄还小,不能理解和去做这样的事情,但要学会感恩这些人的付出与坚守。大人会慢慢老去,未来这份生命的担子终会落在孩子们的肩上,他们也要像先辈一样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2020年的这场疫情是一场陌生而又无比惨烈的灾难,在面对生命严峻考验的紧急关头,生命教育更是生活和生存的应有之义。而家长作为孩子的领航人,应该帮助孩子上好这堂生命教育课,让他们通过经历成长,遇见更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野味保护环境敬畏
粗粝野味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野味消费的背后
“病毒”“隔离”“口罩”与“野味”
保护环境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瑞士打猎季假野味上餐桌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何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