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安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2020-05-11周朝晋
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金融安全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监管当局的热门话题,金融安全是一国能够抵御各种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一种状态或能力。在当前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之际,本文对国家金融安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目的是汲取现有智慧,结合国内实际,为切实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金融安全 危机预警 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a)--0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动荡已成为常态,对一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金融安全随之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抵御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因此,维护金融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质的规定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压力,但我国金融安全体系尤其是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相关措施尚不完善。目前理论界对国家金融安全已进行多年研究,涌现出一批代表性成果,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力图廓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 金融安全概念
金融安全是个庞大复杂的概念,涉及宏观经济和微观个体,目前对金融安全尚无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没有明确定义金融安全,而是围绕金融安全网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Diamond和Dybvig(1983)、Kane(1995)提出金融安全网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应对危机或冲击的一套合约。Hoenig(1998)指出,金融安全网包括存款保险制度、联邦储备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和联邦准备银行间大宗货币结算体系,较早地提出了金融安全网的构成内容。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一些问题金融机构浮出水面,一些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思考,Schich(2008)认为破产退出机制能够弱化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金融安全网应由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制度、审慎监管和破产退出机制构成。可以说,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金融安全网都被认为是金融基础结构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被认为对于增强体系的信心、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学者对金融安全的關注和研究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最早对金融安全进行定义的是王元龙(1998),他认为“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的范畴。”进一步地,王元龙(2004)提出,金融安全包含了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的安全,也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安全。梁勇(1999)提出界定金融安全应从国际关系学基本概念出发,认为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内外冲击并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本国金融及经济不受重大损害,它以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以及人民对维护这种能力的信心与主观感受为表现状态,并能够获得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安全。这种观点实质上已将金融安全纳入整体国家安全战略范畴。郑汉通(1999)和雷家骕(2000)也从国际关系学角度界定了金融安全。刘沛(2001)在比较了王元龙(1998)和梁勇(1999)的观点之后,提出金融安全是“一国经济独立发展道路上,金融运行的动态稳定状况,是基于信息完全和对称及其反馈机制和应激机制良好的运行基础上的动态均衡。” 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张红力等(2015)提出需要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来思考金融安全问题。并认为金融安全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需要从“整体的、长期的、全盘的、深远的、主动的”战略角度进行统筹布局。何德旭(2018)提出在互联网时代,金融安全应包括网络“第四空间”金融安全、互联网与传统金融对接的通道安全、金融科技安全等。
2 金融安全理论
金融安全、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又存在区别。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的结果,是金融不安全的极端表现形式(王元龙,2004)(吴婷婷,2011)。因此,金融危机理论就构成了金融安全理论的基础。
2.1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安全
Thorstein B. Veblen(1904)最早提出了“金融体系不稳定假说”,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最终导致社会资本所有者的缺位,其结果会在经济体系内部产生周期性的动荡力量,且这些动荡力量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Fisher(1933)首先提出了“债务—通缩”理论,以此对1929年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Minsky(1982)则从企业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J.A.Kregel(1997)沿着Minsky的研究逻辑提出了“安全边界说”,从银行角度对金融危机成因作进一步阐释。此外,一些学者认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密切相关:Demirg-Kunt和Detragiache(1998b)、钟伟(1998)、杨惠昶和石岩(2009)通过各自的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提升了危机发生的概率。Masson(1998)、Wolf(1999)和Pritsker(2000)认为金融危机具有传染性,并分别提出了危机的具体传染渠道。Dornbusch,Park和Claessens(2000)认为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随着金融创新步伐日益加快,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金融创新给金融体系脆弱性带来的影响,李建军和薛莹(2014)通过研究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生成和传染机制,发现影子银行风险会通过会计账户、心理恐慌、信用传导等机制,最终在金融体系交易网络中放大成为系统性风险。何德旭(2018)研究了互联网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李建军(201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风险溢出总效应最大。
2.2 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
Stiglitz和Weiss(1981)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发现,如果利率上升,则借款人的风险偏好会降低,这种逆向选择和不适当的激励使得银行容易遭受信贷损失。Diamond和Dybvig(1983)提出了“D-D模型”,认为银行的基本功能是将银行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当外部的冲击发生时,具有自我实现预期的银行恐慌会导致银行挤兑。Bernanke,Gertler和Gilchrist (1996)则从资产负债表角度提出了“金融加速器理论”。因此,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需要国家出面进行干预。目前主流做法是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审慎监管,但这三项制度又会产生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问题。Krugman(1998)认为,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和裙带资本主义是导致银行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胡祖六(1998)通过研究东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也提出此类观点。
2.3 货币危机与金融安全
货币危机理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货币自身的供需矛盾,以Milton Friedman为代表,他强调货币存量的过度增长在引起金融危机方面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或联合的冲击,这种冲击来自高速运转的汇市、不合理的财政制度或汇率制度、不完善的投融资市场等方面:Dornbush(1976)提出,在预期条件下,浮动汇率制会产生汇率超调问题;Krugman(1979)提出了基于国际收支的货币危机模型,Flood和Garber(1984)、Obstfeld(1984)分别对该模型加以扩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货币危机理论。随着博弈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开始将博弈论引入货币危机领域进行协同研究,Obstfeld(1994、1996)引入了动态博弈理论,认为货币危机具有自我促成機制。Sachs(1998)和Radelet(1998)利用“D-D模型”研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发现,金融恐慌和羊群效应导致大量长期资本项目被迫清算,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Krugman(1999)提出著名的“三元悖论”问题。Ronald I.Mckinnon(2005)认为发展中国家缺乏有广度和深度的本币债券市场,无法以本币进行国际借款,这一“原罪”形成的金融市场不完善成为东亚国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根源。
3 国家金融安全体系构建
3.1 金融安全网
金融安全网研究集中在金融安全网构成内容、运行效率及内在逻辑关系等方面。
国外对金融安全网构成内容的研究已在本文第二部分进行了分析,不再赘言。国内关于金融安全网构成内容的观点比较一致,认为金融安全网应采取广义概念,即由“三大支柱”: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以及审慎监管原则构成(林平,1999)(刘沛和卢文刚,2001)(刘贵生和孙天琦,2007)(李赟宏和蒋海,2009)(谢世清和莫太平,2012)等。次贷危机后,一些学者在“三大支柱”基础上进行了扩展研究,试图构建更加全面的金融安全网。何德旭等(2010)认为金融安全网应包括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四个内容。熊爱宗(2017)认为全球金融安全网应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自我积累的国际储备资产、双边货币互换安排、区域金融安排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强调加强区域金融安排与国际基金组织的合作对维护金融安全至关重要。
在金融安全网运行效率研究方面,Kane(1985、1989)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存在非常严重的代理问题和风险转嫁激励,客观上促使存款机构摆脱了市场约束。Diamond和Dybvig(1986)提出存款保险制度激励银行主动承担更大的风险。Kaufman(1991)和Freixas等(2002)的研究表明,最后贷款人制度对银行经营行为产生了负向激励,促使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和转嫁风险。赵胜民和陈蒨(2019)的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显著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金融安全网负面影响应对措施研究主要集中在实施救助的标准(Repullo,2000)、救助途径选择(Kaufman,1999)(Goodhart,1999)、救助工具选择(Merton,1977)(White,1989)和(Freixas等,2004)以及救助结果评价(Barth,2005)。
对金融安全网单一构成因素研究较多,而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较少。Kahn和Santos(2005)基于信息不对称提出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具有信息不共享的激励,应根据信息优势进行危机救助和监管权力分配。何德旭(2010)指出,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容易鼓励过度风险承担和监管不彻底,因此需要审慎监管加以弥补;而审慎监管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其倾向委托代理问题和监管宽容,需要和最后贷款人及存款保险制度配合起来;市场退出机制则是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3.2 金融安全预警
金融安全预警思想源自预警飞机、预警雷达等军事领域。由于金融安全事件的原因和历程具有异质性,目前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预警系统,但已建立了预警基本框架,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四种:主观概率法(刘遵义,1995)、FR概率模型(Frankel和Rose,1996)、STV模型(Sachs、Tornell和Velasco,1996)、KLR模型(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1998)。在此四种基础上,一些学者进行了创新,Nag和Mitra(1999)在KLR模型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探讨适合不同国家的安全预警系统;Kumar、moorthy和Perraudin(2003)基于滞后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设计了Simple Logit模型;Abiad(2003)通过扩充预警指标集和修改一些假设,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进行危机预警。
国内学者刘沛(2001)在论及金融安全网时提出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指标予以监控,但没有对指标计量、运用和检验作进一步说明。宋海林和巴威(2001)基于风险类别设计了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四部分构成的金融风险监测系统。高鸿祯(2005)将金融安全指标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类,并细化至能够日常监测到或统计得到。叶莉(2008)设计了一套基于基因遗传BP网络模型的金融安全预警支持系统。何德旭(2012)从宏观经济安全、中观经济安全、微观金融市场机构和国际外部风险冲击四个方面选择了22个基础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主观赋值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金融安全指数。利用该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的还有(蒋海和苏立维,2009)(梁琪、包世鹏和郭娜,2018)。在区域金融安全预警研究方面:李建军(2013)以浙江省为例,设计了反映区域民间金融安全的规模风险和利率风险指标,并以此构建了区域民间金融Proboit和ARMA预警模型。张安军(2018)通过文献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选取了28个预警指标,利用线性综合加权法和阈值法构建了省域金融安全测度和预警指标体系。
4 文献评析
通过梳理,本文发现:
国家金融安全属于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存在唯一的定义,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来源多处、角度多样。学者观点的差异性表明金融安全的概念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关联性,同时也表明金融安全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这也意味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仍需进一步开展对金融安全概念的研究。
国家金融安全影响元素多元,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思考究竟是什么在影响、决定着金融安全,对这些影响元素的研究形成了各种金融危机理论。综观已有研究表明,国家金融安全影响元素来自国际冲击和国内风险。国际冲击由汇率体系、国际金融体系、全球化、国际游资、投资者信心以及其他“黑天鹅”事件引致;国内风险则由货币财政政策、金融结构、汇率制度、银行业质量、外汇储备、政府干预、法律制度等引起。
客观而言,无论国内国外,关于国家金融安全的系统性研究比较少,已有成果多是集中于国家金融安全的某一细分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整个金融体系非常庞大,涉及问题繁多,难以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则是国家金融安全概念近些年才从经济安全概念完全独立出来,研究时间较短。此外,国内一些学者在构建金融安全预警系统时采用主观赋值法或线性综合加权模型,主观赋值法因其主观随意性较大而容易降低指标值的可信性。而线性关系在复杂的高维系统中很难成立,且通常情况下金融时间序列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特征,风险在金融系统扩散时,其传染强度与作用方向经常发生非线性转变,由此导致线性模型未必能够准确地进行金融安全预警。
参考文献
Diamond,Douglas,Dybvig,Philip.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3,91(June): 401- 419.
Kane,Edward J.Three Paradigms for the Role of Capitalization Requirements in Insur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5(19-7):431- 459.
Hoenig,Thomas M.Financi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 for the Safety Net [C].Conference on Deposit Insurance Session on Deposit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Washington,D.C.,1998.
Schich,Sebastian.Financial Crisis:Deposit Insurance and Related Financial Safety Net Aspects[R].Financial Market Trends-ISSN 1995-2864-?OECD,2008.
Thorstein B Veblen.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1904)[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78.
Minsky.The Financial Fragility Hypothesis:Capitalist Proces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Economy in Financial Crise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Demirg-Kunt.A , Detragiache .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R].Work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1998:1917.
Joseph E.Stiglitz,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Diamond D.W , Diybvig P.H..Banks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ditical Economy,1983(91):401-419。
30、Bernanke B., Gertler, M.Gilchrist S..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J].i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2)
Krugman P ..What Happened to Asia?, mimeo ,MIT, 1998.
Mishkin F.S..Can inflation targeting work in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P] NBER Working Paper,2004:10646.
Frankel J.A,A.K.Rose.Currency Crashes in Emerging Markets:An Empirical Treat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6(41):35-66.
王元龍.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1998(5).
梁勇.开放的难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郑汉通.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宋海林,巴威.对我国金融风险状况的总体监测与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1(02).
王元龙.关于金融安全的若干理论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2004(5).
刘贵生,孙天琦.格尔木市八家信用社市场退出的案例研究——从CAMEL、金融安全网框架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7(7).
李建军,薛莹.中国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影响与应对[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8).
张红力,周月秋,程实,等.金融与国家安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熊爱宗.如何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J].金融评论,2017(3).
何德旭,史晓琳.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2).
梁琪,包世鹏,郭娜.我国金融安全状态识别及转换机制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李建军,冯雪.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作者简介:周朝晋,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