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现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2020-05-11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中华

事件概述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地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正式播出。

《中国地名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自2019年11月16日在央视播出以来,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它是一场集结了全国各地七十名选手共同参与的地名知识竞赛,以地名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幅员辽阔、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聚焦地名背后蕴含的寻根文化、孝亲理念、安宁向往、奋斗精神,激发了公众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节目以“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为主旨,多元呈现中华大地地名背后的历史。节目播出的同时,还推出了“地名背后是家乡”短视频挑战赛等线上互动方式,以创新的节目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2019年11月27日,前两期节目全国电视观众累计超过6750.5万,节目微博话题内容阅读量达1.9亿。

作为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它高度切合了日前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节目创新方法手段,用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内容和形态,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营造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中国地名大会》对于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而言,堪称是一次恰逢其时的通识教育课。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近年来,由央视推出的“大会”系列文化综艺总能频频引起热议,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如今,“新成员”《中国地名大会》已亮相。

多维解读

角度一:传播中华文化,创造美好生活

《中国地名大会》是对中华亿万儿女所依赖、崇拜、热爱的中华大地的一次探寻。盛世中国,文脉永传。这档节目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唤起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与热土情怀。它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激起了亿万中华儿女创造美好未来和生活的激情。

角度二:普及地理知识,彰显文化自信

地名是鲜活而广泛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世代延绵而来的民生、民情、民意。地名又像阳光和空气,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地名大会》以电视节目的形态,深入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经济兴衰、民族融合、风物演变、民俗风情、方言、谚语、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强调了地名文化的当下价值。它让观众看到,每一个地名的背后,有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乡音、乡情。这档节目响应了国家号召,履行了社会责任,还掀起了一股“国民地名热潮”,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文化自信。

角度三:传承民族精神,激发家国情怀

《中国地名大会》立意精妙,主题突出,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激发了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节目中的一个个地名、一段段灿烂文明的历史,激发了人们传承民族精神的强烈使命意识。节目用一个个生动又具象的人物、故事,激发人们传承地名、保护地名的一腔家国热情。这档节目以“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为主旨为祖国献礼,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國地名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起国人的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中华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