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冕“不要人夸”是“情商”低吗

2020-05-11彭秀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3期
关键词:墨梅王冕风骨

彭秀清

【摘要】梅花,独在万物凋零的冬天开放,敢于傲霜斗雪抵御严寒,给隆冬涂一抹靓丽暖色,深得世人的喜爱。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写梅、画梅、赞梅、唱梅言志,留下众多优秀作品。王冕写的题画诗《墨梅》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现被选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诗歌文字浅白易懂,但诗人写的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颇有内涵,墨梅“不要人夸”所寄托的情感更是值得玩味。

【关键词】王冕;墨梅;做人;清气,风骨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写梅、画梅、赞梅、唱梅言志,留下众多优秀作品。王冕写的题画诗《墨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还被选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此诗文字浅白易懂,但诗人所写的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是颇有内涵的,墨梅“不要人夸”所寄托的情感也是值得玩味的。

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赞美墨梅“不要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诗的大意是说,我家的洗砚池头,有一棵梅花树,朵朵花开的颜色就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我们家的梅花不需要别人来夸它色彩的艳丽,它只希望自己的清香之气能够流动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有多个版本,到底哪个版本是原版?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王冕画的《墨梅图》真迹上题的诗是:“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澹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一正版与课本101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有出入,为什么有那么多版本?这说明很多人在传诵,此诗被广为流传,被通俗化、口语化了,所以“吾家”就变成了“我家”。这样一首经典的诗,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没有什么对错,我们小学生读诗以课本为准。

学这首诗,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字面意思,而要深入解读,站在那个时代,去了解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发现诗的内涵、诗的魅力。

一、家中梅

公元1354年,王冕带上一家老小回到家乡绍兴诸暨,决定隐居九里山,他自建三间茅草屋,种梅千树,王冕把新居题名为“梅花树屋”,自称“梅花屋主”。这“梅花树屋”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就像今天的别墅,池边上可以种菜,可以栽花,门前屋后,鸡鸭成群,他种梅,画梅,咏梅,这小日子过得很有情调,挺小资的。他传世的诗和画大多作于此。

王冕的这首诗是有故事的。诗写了三种梅花。第一种梅花——家中的梅。诗的第一句“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我家有梅花。梅花在哪儿?就在门前的池塘边上,“洗砚池”是普通的池子吗?不是。王冕的“吾家洗砚池头树”中的“洗砚池”是有历史典故的。这个典故跟谁有关?跟王羲之有关。书圣王羲之为了苦练书法,经常到离家不远的一口池子里边洗笔、洗砚,洗到什么程度?洗到那口池子的水全都黑了,成了“墨池”,宋人曾巩有文记录“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墨池记》)。可见,王羲之当时练字是多么勤奋,多么刻苦。“我家洗砚池头树”里的“洗砚池”其实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

王冕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都知道,王冕出身贫寒,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家放牛,但是,王冕这个孩子很奇怪,他就喜欢读书,也爱画画,爱到痴迷的程度。王冕长大以后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画家,他画得最好的就是梅花,当时人们称他为“画梅圣手”,“我家洗砚池头树”,他家的这个池子就像是王羲之的洗砚池,是他像王羲之那样勤奋刻苦的一种象征。这池子的水也将尽黑,“池水尽黑”是他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一种见证。这是王冕的这首诗当中出现的第一种梅,家中的梅花。

二、画中梅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梅花——画中的梅花。他画的梅花是怎样的呢?“朵朵花开淡墨痕”他说是“朵朵”花开,而不是说“一朵花开”,也不是说“几朵花开”,可见,梅花开得是那样繁密,那样众多,是王冕特有的“密梅画法”。“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个“痕迹”的“痕”,有关“痕”的词语会有哪些呢?比如,大雪无痕、花落无痕、不着痕迹、了无痕迹。很显然,“淡墨痕”,不仅是一种画梅的方法,其实是王冕人格心灵的一种彰显。“淡”,指的是淡泊明志、淡泊名利;“痕”,是不着痕迹、不留名。

据史书记载,王冕的好朋友,想推荐他作府吏,一个两个都被他回绝了,甚至他的老师也曾劝他,依然被委婉地拒绝。后来元朝灭亡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欣赏王冕的为人和才华,請他出来辅佐,王冕还是不给面子,以出家为由,拒绝了。封建社会,“出仕”不是每一位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吗?王冕怎么会推脱呢?是他不喜欢为朝廷服务吗?不是,年轻时的王冕也曾主动求仕,却不得,又耻于钻营投机,渐渐就打消了出仕的念头。他离开家乡,顺着运河北上遍游名山大川,还到京城长安寻访远祖遗迹,通过深度考察社会,了解民间疾苦,他体验到的风气是浑浊的。他怀着“磊落同谁语,孤高与世违”的心情回到家乡,看破红尘,决定归隐家乡。尽管后来多人多次推荐他出山,都被他霸气回绝:“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

当时的元朝有很多达官贵人,了解到王冕的梅画得好、诗写得好,纷纷向他求诗索画,大多都要不到。王冕只和他喜欢的人彻夜长谈、纵论古今,离别时还有梅花图、梅花诗赠送。但他不喜欢的人呢?想见一面都难。传说,一位大财主慕名想见他,几次都遭到拒绝;县官想见,也见不着,这架子好大呀,不过这县官脾气好,亲自登门,不打招呼直奔王冕那旮旯里的“梅花树屋”,王冕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弄得这县官很没面子。也许有人会说,这王冕的情商未免也太低了吧,很多人想攀附权贵都攀不了,他倒好,送上门来还拒绝。

现代有没有王冕这样的人?有,最有代表的当属钱钟书先生。钱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里面最后一个风雅之士。他是一个纯净的读书人,他的一生淡泊名利,对于世人趋之若鹜的名,他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记者采访,就连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之子》想采访他,也被拒绝了。他说:“我不需要出名。”钱钟书说,做学问得有一颗素朴的心、无功利的心。为潜心治学,他拒绝各种社会头衔,拒绝出席各种学术会议,拒绝国外多所大学的盛情邀请,拒绝法国政府授其勋章,拒绝美国的天价讲课费,拒绝出席国宴,拒绝一切浪费生命的各种应酬……钱钟书的这些拒绝、不合作,不是和王冕一样吗?

如果说王冕“情商低”,那么钱钟书就是不解风情的“钢铁直男”。我倒希望我们的社会少一点“情商高”的人,多一点“情商低”的王冕、“钢铁直男”钱钟书这样的人。

三、心中梅

王冕的画都有一个特点:“凡画必题诗其上”。他曾说:“写梅作诗,其来一也。名之虽异,意趣实同。”无论是“墨梅图”或是“梅花诗”,勾勒的其实都是一个文人的理想世界。

这首诗当中包含的第三种梅花,就是王冕心中的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不要”“只要”,这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梅花自己当然不可能做出,请问,谁在替它做出?当然是人啦,只有人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读了一肚子书的王冕,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去获得功名利禄,选择了隐居生活,靠作画易米为生。“只要”,义不容辞;“不要”铿锵有力。这个背后彰显的是王冕的品格和人格。他“不要”什么?不要人夸好颜色。在俗世之人的眼里看来什么是“好颜色”?荣华富贵是“好颜色”,功名利禄是“好颜色”,养尊处优是“好颜色”……这些,王冕要不要?不要。干脆利落,坚决不要。

王冕要的是什么呢?“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才是王冕一生想要的。王冕写的不是“香气”,是“清气”。“香气”和“清气”有什么区别?“香气”对应的是花,而“清气”对应的是人;“香气”是物质上的,“清气”是精神上的;“香气”鼻子可以闻出来,“清气”得用心灵去感受;“香气”只要要,人人都可以得到,“清气”只有品味高洁之人才会拥有。

王冕不慕虚荣、不屑富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王冕画墨梅,他不是在画墨梅啊,他画的就是他的人格啊;王冕写墨梅,写的不仅仅是墨梅,写的就是他的行为啊。王冕是借梅自喻,是写心中的梅。

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赞扬梅花的诗。宋人陆游的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借梅言志: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是香气依旧;宋人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花,凌寒独自开”(《梅花》)写在冰天雪地里,百花凋萎时,独有梅花冒着冰寒霜雪,抖擞着枝骨,绽苞吐蕊那精神、灵秀、美好的形象;毛泽东写的梅花“俏也不爭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借梅盛赞在险恶环境下,勇于接受严峻挑战的,积极面对困难的新中国的建设者们……

一首诗,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人、了解了一个时代,让我们以史为鉴,学习王冕“不求人夸”的做人态度,真实地做人,低调地做人,把美德留在人间,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冉胜军.淡然清气傲然风骨——王冕《墨梅》赏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8).

[2]尚雅亭.钱钟书:我不需要出名[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630/22/9706856_391089874.shtml.

[3]林梢青,付玉婷,孙雯.王冕及其梅花诗和《墨梅图》[OL].维普资讯网,2019-10-21.

猜你喜欢

墨梅王冕风骨
我就是我
柳佳玮作品
王冕画荷花
录元·王冕《墨梅》(草书)
三岁孙女回家,毁我书作,不怒反喜,因成四句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风骨
风骨
荷花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