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20-05-11宋殿辉周凤
宋殿辉 周凤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现状,并提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现状分析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人们在获得了物质满足的基础上也更加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重视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大家开始重视教育,尤其是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这种过度的关注与重视,却给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竞争力。有些家长秉持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从孩子进入小学开始就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和文化辅导班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些孩子还产生了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重要的两个场所。教师要和家长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多种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创建积极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校里的其他学科教学同样重要。学校要积极创建健康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积极、阳光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身体;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1、教师要具有正能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要交给学生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克服困难,进而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教师每天与学生接触,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要充满正能量。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放大镜看学生的闪光点,多发现、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教师要以自己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引导和影响学生,通过言传和身教,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2、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基础阶段,年龄小,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兴趣不够持久。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小小演说家”、“今天我当班长”等活动,通过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胆小、害怕、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比赛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建设,严防校园暴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发生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既包括行为暴力,也包括语言暴力。所以,防止校园暴力,既要防止学生身体上受到伤害,更要避免学生心理上受到伤害。小学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引导,耐心的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小学阶段获得健康、全面的成长。
(二)家校联手,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在孩子的小学阶段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应与学校和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1、家长要合力配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并与教师积极配合采取具有实效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及时进行疏导
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在家里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家长应加强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关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比如,当孩子出现社交恐惧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有目的地创设孩子与人接触的机会,逐渐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转变只重视知识文化教育,而轻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观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理解、尊重孩子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育还不完全。但是他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因此,家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孩子,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要营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孩子在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中成长,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身体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腾.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亚太教育,2016 (24):295.
[2]厉春春.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小学版),2019 (7):226-227.
作者簡介:宋殿辉(1970.05-)男,籍贯辽宁省盖州市,大学专科学历,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周凤(1974.12-)女,籍贯辽宁省大石桥市,大学专科学历,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