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多动症儿童的教育管理策略
2020-05-11孔德琳
孔德琳
摘 要:儿童多动症在学前儿童之中比较普遍,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性格比较暴躁等,致使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以及行为缺陷,对其生活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和老师比较必须要对其采取足够的重视及时干预。该文重点讲述了学前教育中多动症儿童的教育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比如多加鼓励、增强信心等,希望能够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多动症 教育 儿童教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便是多动症,在学前儿童之中比较常见,诱发的原因存在着多元化的特点,包括环境、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要及时辨别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来缓解其症状。
1 学前教育中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症状
(1)难以集中注意力。
多动症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之中注意力比较涣散,随意注意功能薄弱,具体的情况便是在做某项事物时注意力经常被其他的事物分散,在其他的多个事物中分散精力,导致难以专心地从事一个具体的任务。并且,在做事情时缺乏持久力以及毅力,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够长期坚持,难以取得成效[1]。在学前教育之中,不注重听讲,到处张望,小动作十分频繁,很难长时间地呆在座位上,时常离开。
(2)活动量巨大。
多动症儿童在一天之中较之于正常的儿童普遍存在较大的活动量,其注意力不集中,在任何的场所不由自主地动手动脚,不断地进行活动,静坐状态通常不能够维持较长时间,比平常的儿童表现得异常活跃与兴奋。在实施学前教育过程中,其通常会无视老师强调的纪律,顾自大声说话、喊叫,甚至于在课堂上上蹿下跳,没有任何的组织性和条理性。更有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对于身体存在潜在威胁的行为,比如爬树、跳墙等。
(3)容易冲动,比较任性。
多动症儿童缺乏对于自身思想以及行为的控制,情绪比较激动,普遍按照自己的意愿恣意妄为,不受老师和家长的管控,不能够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造成的影响。在其心情愉悦的前提下就无所顾忌地玩闹喊叫,在其情绪比较沮丧时就会表现得比较暴躁,对他人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于存在打人的情况,在学前教育中,和同学的关系交叉,经常产生矛盾,不能够融入儿童群体之中。
(4)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普遍在智力不存在任何缺陷和正常的儿童无异。因为其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学前教育之中不能够全身心地接受老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而对于课堂内容不能够充分地吸取和吸收;除此之外,因为其不能够对自身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在测验中不能够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而使得成绩特别不理想[2]。一些多动症儿童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比如思维功能障碍等,也会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阻力。
(5)行为问题。
多动症儿童通常在行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喜欢遵从于其自身的意愿,不接受和参考师长的意愿,将课堂纪律视若无睹;不能够融入到同学的交往之中,容易和同学产生矛盾,显得和正常同学格格不入。以上情况较易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在短期内不进行干扰会俞趋严重,产生恶劣的社会问题。
2 学前教育中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管理策略
多动症在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中比较常见,隶属于发育行为障碍的一种,如今,单纯地依靠常规的医学治疗方式对其症状的减轻所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该文针对学前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管理策略旨在缓解其症状,促使其融入到同学之中,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为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1)多加鼓励,树立自信。
多动症儿童的日常行为给广大师长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显得手足无措,但其产生严重有反常规的行为举动时,老师和家长头痛不已,甚至处于严重失望的状态,对儿童横加指责和抱怨。然而多动症儿童做出反常举动并不是因为其故意恶搞,或者品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行为的产生也并非其自身意愿,如果周围的人对其妄加指责,通常会加重其病情。因此,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要在多动症儿童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其产生的问题运用宽和的态度加以指正,及时地发现其存在的特长,对于其表现突出的情况给予鼓励和支持,促使其建立自信心。
(2)强化积极行为,消退不良行为。
当多动症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产生一定的进步或者表现良好时,比如,在做某项事物是专注的时间比较长,小动作明显下降,能够较之前完成作业的情况得到小幅度改善,对于自己的任性行为能够自我稍加约束等,广大师长要对其进行精神或者物质上的激励,促使这种良性表现能够持续下去,这也是大众通常提到的阳性强化法。比如奖励小红花等。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这种奖励措施要稍加减少,以往学前儿童对之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够增强自我约束。
当多动症儿童产生一些反常的举动时,在学前教育阶段要对其实施消退法。比如一部分儿童不愿意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描写拼音的过程中对家长谎称手比较疼痛,寻求家长的帮助,家长此时通常采取手握着儿童的手进行描摹,这种方式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变相地发挥了激励作用。如果在此过程中,家长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儿童可能会产生苦恼现象,家长对其完全忽视,儿童的任务不能够完成,老师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师长持续这种方式,儿童便会自发地完成任务,对此师长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消退儿童的不良行为。然而,当儿童的不良行为产生的危害比较大时,这种方式是不能够适用的。
(3)感觉统合训练,释放多余精力。
对多动症儿童实施统合训练目的在于适应其神经需要的前提下,促使其在受到一定的感觉刺激后产生正常的行为。该方式能够刺激患儿全身的感觉并激发其发出正常行为,不是旨在于增强其运动能力,而是对神经网络处理感觉信息的现象进行改进,进而产生合理的行为。感觉统合训练能够起到加强患儿自控能力,增强注意力等效果。在学前教育阶段,多动症儿童存在着大量的精力,运动量较大,该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释放患儿的精力,还可以完善脑部神经功能,增强肢体协调性,在面对外来刺激时对自己进行有效控制,产生正常的行为。该训练方式包括众多的内容和方法,比如平衡台等,能够对患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4)制定规律作息,提倡分散学习。
多动症儿童普遍关注的范围比较广,在从事某一事物时往往不能够进行较长时间,只有三分钟热度,在其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又开始新的事物。所以,要着重于培养其良好的作息规律,在学前教育之中,可以采用阶段性教学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数个小节对其实施教育,促使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对其实施学前教育的时间不能够连续大于15min,在此之中丰富教育内容和素材,首先进行儿童感兴趣的内容,防止其丧失兴趣。
(5)家长配合,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针对多动症儿童,一部分家长感觉无能无力,表现出负面情绪,对于儿童的恢复造成了阻碍。家长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采取宽和的态度面对患儿。除此之外,还要对这方面的知识以及症状表现多加了解,并且学习有效的干扰策略,对患儿及时发现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与此同时,家长要意识到多动症儿童与其同龄人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要适当地放松其要求,待其恢复后在对其严格要求。
3 结语
所有的多动症儿童的恢复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在学前教育之中,老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对其行为进行干扰,并且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对其采取宽和的态度多加关注和引导,逐渐消除不良行为,缓解多动症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參考文献
[1] 鄢靖雯.学前儿童多动行为家庭干预的个案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2] 孟宪华.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教学探讨[J].文教资料,2011(32):43-44.
[3] 王霄.多动症儿童的自尊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