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2020-05-11程蕾
程蕾
[摘 要] 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入手,分析在“双一流”背景下,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总结和探讨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如改革招生制度,组建高水平导师队伍,优化培养方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科布局等。
[关键词] “双一流”背景;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历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创新能力一直是衡量该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与研究能力的核心指标[1]。因此,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下,有必要剖析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获取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出创新成果的能力[2]。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主体(其特征包含创新个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通过创新性方法、实验,发表创新性文章、成果等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主体本身和周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构成要素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主要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创造新事物的综合能力[3]。
二、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招生制度的制约
能否招收到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生生源,关键在于招生制度。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和实施,测试创新能力的方法不够得当,一些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考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英语基础不好)而无法通过考试选拔,而一些“应试高材生”被录取。地方农业院校的部分专业还存在博导多博士招生数量少的尴尬情况,使得一些真正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很可能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而无法进入校门。
(二)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能力的制约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单一导师制,在这种体制下,师生关系明确,培养责任明确,培养环境稳定,有利于导师主动承担起对博士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培养质量。但是导师的学术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眼界视野以及对本专业前沿方向的把握程度,对论文选题、论文撰写以及整个研究指导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三)教育管理过程的制约
人才培养方案滞后,缺少博士研究生个性创新发展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更新不及时,前沿性和综合性专业课程偏少;教学模式老套,启发性教学少,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的制约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和升华为校风和校训,反映出大学的氛围、格调、品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量[4]。学校创新教育的文化氛围势必会对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校园内针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少,有些交流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通过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创新思维启发智慧的目的,反而使博士生缺乏自信心和自豪感,限制了创新力的培养。
(五)教育投入的制约
办学的基本设施、科研条件是培养创新型博士研究生的基本保障。与地方高校不同,重点高校一般有来自国家和省级政府大量资金的投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地方高校和重点高校在教育资金投入上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导致地方高校和重点高校在科研条件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仅从国家和省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来看,重点高校相对于地方高校具有明显优势。
二、提高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招生制度,选拔创新型人才
地方農业高校应适当放权,根据各学科特点,对重点学科进行招生试点改革,给予学科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以直博、硕博连读、“申请-审核”相结合的方式,留住和吸引优秀生源,而不是简单以考试分数判定实际科研水平。同时,在选拔博士生生源时,应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博士生导师更多的话语权,让这些“伯乐”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合理判定,从而选出优秀的有科研创新潜能的学生。
(二)组建高水平导师队伍,鼓励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小组
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优秀的博士生导师需要具备卓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能准确把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能激发学生们的科研兴趣以及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严格博士生导师遴选制度。对于年轻有为的教授或副教授,学校应不拘一格,鼓励其参与博导的竞争。同时博导应动态调整,对于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应立即终止博导资格,而对于无科研课题、科研经费,或指导博士不力的导师,情况严重者应给予预警,直至取消其博导资格。
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度,使新任导师充分掌握博士生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巧,掌握博士生培养与硕士生培养的不同方法和特点,以及博士生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能迅速地指导博士生适应博士科研生活,开展创新性工作。导师们可针对不同博士的特点,合理安排科研任务和课题内容,最大限度发挥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小组。在明确第一导师的前提下,鼓励建立跨学科导师指导小组。跨学科导师小组成员可以是本校教授也可以是外校教授。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小组的目的在于帮助博士生学习交叉学科知识和技能,扩宽思维和眼界,促进创新型科研成果产出。
(三) 优化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管理
在培养方案设置方面,专业必修课要多增加紧扣农业学科前沿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多增加农业领域学科交叉课程。博士生在制定个人计划时,要围绕培养方向以及目标,选择个性化课程,促进对创新知识的汲取,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博士研究生授课教师应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多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博士研究生的思维与想象力。
(四) 重视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农业高校要弘扬学农爱农精神,重视学术诚信,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学术行为。在学术公平环境下,鼓励博士生对已有的理论和观点提出质疑。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邀请学术专家来校交流学术前沿、社会热点研究问题与研究进展等,推动学术交流和激发创新思想火花。导师应有计划地让博士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申报和实施中,鼓励博士生敢于用专业知识创新,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建立学术自信,更益于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鼓励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论坛、国际合作等,了解学科前沿信息,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开拓国际视野。
(五)优化学科布局,搭建高水平平台,增加教育投入
调整学科布局,突出优势学科,加强特色学科,积极寻求国家和省级政府的资金支持。积极搭建高水平优势学科平台,使博士研究生站在科学发展前沿,为提高博士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地方农业高校与部委属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强化博士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吕红艳.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及提升路径[J].江苏高教,2013,(5):101-102.
[2]覃永毅.基于创新平台建设的地方高校创新能力转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184-186.
[3]胡桂英,戴良英.农学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74-76.
[4]刘爱东,丁晨娟,夏菲.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与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2(6):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