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0-05-11张露
张露
【摘 要】本文以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秦统一中国》一课为例论述中学历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认为本课的教学立意为对“国”的诠释,教学主题为“从封国到帝国”,提出用“何以成国”“何以为国”“古国创史,今国筑梦”三个副标题串成一条主线展开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 秦统一中国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102-03
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期努力,也是教师在这一节课中思想的体现。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在于教学立意的确定。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关注到“灵魂”归在何处,落在何处。笔者以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统一中国》一课为例,探索该课的教学立意、教学设计以及实施等,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内容分析及立意
《秦统一中国》一课为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队建立和巩固》中的内容。该单元叙述的是春秋战国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学习重点,而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混战,开创了秦汉的大一统局面,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2011 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要求是: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最难突破的就是如何落实课标的第二个要求“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基于对课标的认识,笔者将知识目标整合为:一是通过识读秦疆域变化图理解秦统一中国的背景。二是通过研读史料,探究秦统一的原因。三是通过对史料的研读,掌握秦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中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比较弱,而本课多线索同时进行,并且相互交错,内在逻辑复杂。为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升华学生的情感,笔者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以及确定知识目标,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对“国”的诠释:一为疆域统一之“国”;二为标准促同之“国”;三为民族认同之“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国家的概念,进而懂得“国—家—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基于教学立意,将本课教学主题定为:“从封国到帝国”。在此主題下,用“何以成国”“何以为国”“古国创史,今国筑梦”三个副标题串成一条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来达成教学立意。这一设计思路既符合中学生的学习要求,又契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品格发展要求。
二、教学过程与探究
新课导入,教师上课。
师:(展示“国”的篆体字)同学们,从字形看,“国”字的边框是一个大大的“口”字,它的含义为“疆域、国土”,说明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意识,要成国首先得有四方疆域。那两千多年前的秦,究竟何以“成”国?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国”字,学生形象的感知一个国家成立的前提就是要有疆域,自然地过渡到“秦统一六国”的史实。
(一)何以成国
师:展示秦在不同时期(战国时期和秦统一后)的两幅疆域图,询问学生这两幅疆域图的差异并带着学生找出秦统一后的疆域四至。接着问:对秦疆域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生:秦灭六国。
师:是的,那秦是如何灭六国的?(展示战国后期七国分布图及秦灭六国的动态图)秦从公元前 230 年开始,用了十年时间,灭了六国,于公元前 221 年完成了统一大业。有史书记载:“六王毕,四海一”,那么“四海何以归一?”
教师出示两则史料,让学生对史料进行研读,并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
材料一:农民是统一最热诚的支持者,因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乱,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工商业者也渴望统一,关卡林立,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 梁启超《战国载记》
生:农民、工商业者渴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
师:对,“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那么四海为何统于秦?
教师展示商鞅和秦王嬴政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图片便可以明白:四海归于秦的原因即为商鞅变法使国家变强以及秦始皇招贤纳士的大智慧。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内容设计是紧紧围绕一个“成”字来展开课堂教学,即首先通过疆域图来落实秦成“国”的基本条件,接着让学生探究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归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归一是秦实力的见证;归一是秦王用人的大智慧)。
师:天下统一,人心大振!但作为统一六国的君主嬴政,他忐忑不安!为何?(展示秦统一天下之初的疆域图)从图可知,秦朝初期,嬴政所面对的不仅有刚被征服的六国遗民,还有远在西南的巴蜀、夜郎以及南越等地的各国异族,各殊习俗。(四海,复杂的四海,复杂的国)。因此,秦王是忐忑的,那么他此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生:民族众多,习俗各异,百姓不认可秦。
师:对,就是一个字“异”,那“异”的根源何在?源于六国旧制。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秦虽在疆域上统一了六国,但是统一初期困难重重,进而产生思想的碰撞(迫切想知道秦是如何去解决这些困难的,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秦何以为国)。
(二)何以为国
师:秦要为国,它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是旧制重演—— 延续分封制,还是推行新制?这个答案我们可以从《史记》中得出。(展示史料让学生去研读,找到答案:摒弃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材料三:“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师:郡县制—— 安宁之术!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什么是郡县制?为何将它称之为“安宁之术”?
教师展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与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郡县制以及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生:分封制最大的特点是“世袭”,独立性很强,权力很大,而郡县制打破了“世袭”制度,由皇帝任免,权利受上级机构的限制。
教师接着自下而上讲中央政府,再到最高统治者皇帝,这样学生就会很快明白什么叫中央集权,即地方政府没有决策权,事事听命于中央政府,此为中央集权。中央的决策权又由皇帝一人把控,皇权至高无上,此为君主专制。
教师展示史料,探讨中央集权制度给秦以及历朝历代带来了什么影响?(从而得出: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地方政权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材料四:秦始皇设职授官……它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郡县之制,垂(沿袭)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秦始皇)》
生:研读史料,懂得郡县制有利于地方政权的稳定,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不仅巩固了秦朝的统一,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是的,不仅秦朝,乃至今天我国以及世界很多国家,都还在沿用中央集权制度来管理国家。
设计意图:中央集权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不好理解。因此笔者打破常规,利用“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讲清楚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再通過学生探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思考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秦朝的发展,最后展示史料来印证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呼应主题—— 制度立国,此为“为国”之一种途径。
师:制度确立后,秦朝这台国家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在运转中出现了很多尴尬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小故事,让学生帮助故事主人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学生讨论并作答。
师:主人公为什么会遇到这些问题,症结在哪里?
生:因为各地货币、文字、道路宽窄等不同。
师: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不同呢?
生:统一。
师:对,就是需要定标准。那如何制定?(展示图片、文字材料,带着学生一起了解秦朝在经济、文化、军事上实行的措施及其影响。可归纳为:车同轨,修驰道;币统一,货等值;度量衡,定标准;北修长城拒匈奴,南通灵渠平越疆)
秦的这些措施其实就是用标准的尺度让国家实现了从“异”到“同”,此时的秦朝做到了制度立国、经济强国、文化兴国、军事卫国。那“标准促同”下的“立、强、兴、卫”是否就可“为国”了呢?
设计意图:首先由“尴尬一刻”故事引出“异”,其次用“标准”解决“异”,即“标准促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标准在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设计既呼应了笔者一开始提出的“异”,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解决了异以后,可否为国”的问题,为下一部分的内容学习埋下伏笔。
学生陷入思考中……(有的同学认为秦制度已立,经济文化归于统一,军事强盛,可以“为国”。少数同学提出疑义,真正“为国”还应该有更高要求。)
教师展示并引导学生研读史料:
材料六:成都县本治赤里街, 营广府舍, 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 市张列肆, 始造府县寺舍,与咸阳同制。
——《华阳国志·蜀志》
生:这则材料表达的是成都县设置街道、建筑等与咸阳城相同。
师:成都在秦朝时期,属于蜀地,而蜀国有自己的 “蜀文化”,但它却与咸阳同制,这就意味着此时的蜀人对秦文化的认可。所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因此得出民心所向,民族认同,方可为国。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运用史料,理性的辨析历史表象背后深层的因果关系,真正理解“国”的内涵(“国”为疆域之统一;“国”为管理之规范;“国”为民族之认同)。
师:秦的统一,给我们带来的不光是领土的合并及疆域的扩大,也不仅仅是标准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军事的强大,而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两千多年的今天,秦已离我们远去,秦帝国已不复存在,但在中华民族的脑海里国家的观念从未消失过。
(三)古国创史,今国筑梦
师:今天,我们仍然在践行制度立国、经济强国、文化兴国这些理念,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发展,为了强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师: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复兴才能增添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凝聚力。所以,今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教师展示孟子名言。
材料七: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孟子
学生齐读名言。
师:国家要立于世界之林,根本在家,而家之本在于什么?
生:身(个人)。
师:对,就是我们自己。那我们又能做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作为学生,我们能做的是好好学习。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好文化知识,更是学习如何在家做一名合格的子女,孝敬长辈,懂得感恩;在学校,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将来步入社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设计意图:该教学环节是为了凸显历史教育的意义,将“家国情怀”落到个人责任上。
三、教学总结与再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笔者认为有一样东西至关重要,那就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即教学立意。聂幼犁教授认为:评价一堂历史课的育人价值,首要指标就是教学立意。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立意,确立教学主题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在《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如何理解“国”的真正含义,成了笔者立意的落脚点。笔者紧紧围绕这个立意设计了三条“暗线”:一为疆域统一之“国”;二为标准促同之“国”;三为民族认同之“国”。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经历了从“成国”到“为国”的过程,又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明白了“为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由此认识到“秦朝”的伟大。最后在“古国创史,今国筑梦”环节中,通过教师阐述“国—家—个人”三者的关系,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民族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懂得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此次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准确的教学立意。通过此次课堂教学,笔者还认为:一堂历史课的教育价值还在于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如何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历史,透过复杂的历史表象,准确把握历史的本质和内涵,厘清历史现象背后深层的因果关系。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