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启蒙于课内,形成于课外
2020-05-11莫景春
莫景春
音乐是用声音来创造美的,绘画是用色彩来表现美的,舞蹈是用动作来塑造美的,文学就是文字来营造美的。美是教育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高尚的人必然懂得什么是美,美在哪里。他会以美的情感去爱护万物,社会万物和谐,相美相生。美也应该是一个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
语文教育改革已经吹响号角,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摆到了教育者的面前,“语言约构建与运用、恩维的培育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的这些核心素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对审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任务的完成就是落实到文学教育上来。
那么语文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
课文是文学性的载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凭空的,都是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存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学性就体现在编者们辛辛苦苦编选的每一篇课文中。这些课文都是从古今中外公认的经典精选出来,具有典型的文学性,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空里欣赏到最好的文学作品,领略文学之美。比如未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沈从文《边城》,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些无一不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据初步统计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文,有三分之二是文学作品,除了必修课,选修课还安排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戏剧欣赏》等课,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课程的设置这最大程度地彰显了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性,也告诉各位教育工作者:学生的教育很多要靠文学来潜移默化。没有了文学,语文只能是一潭死水,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也随之失去意义。
写作训练安排则是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文学作品的能力。虽然中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没有明确提出小说散文等文学概念,但是作文和文学作品有相通之处,即作文是文学作品的初步。作文题材狭窄,想象不够丰富,带有很强的模仿性。但文学创作的起步也是从模仿开始,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慢慢进入自己的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文学作品就真正的出现了。
在高一高二阶段,每一必修课后都附有若干的作文训练题,这些犬都要求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例如有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也心痛地触摸了基层教育柔软的部分。乡村的年轻父母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把小孩留给爷爷奶奶,造成留守儿童这么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的心理成长出现些偏差,性格内向,孤僻,冷漠,无心向学。作者在文章中细腻地剖析了留守儿童特殊心理。《冬天的童话》一文是这类文章的代表,深刻地反映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依赖,发人深思,文学色彩也较为浓厚。如果学生长期练习,学生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调动各种叙述技巧,完整地塑造人物形象。这些都是文学能力的训练。
由于考试的科学性以及教师文学的素养等因素,高三的作文训练重心慢慢转到了可操作性的议论文上,学生的文学性也渐渐流失,文学也慢慢地边缘化了。因为议论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易于比较,便于赋分,就成为以数字精确称优的考试的首选。加上真正懂得文学的教师人数不多,所以考试命题中选用文学题目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使在考试要求里并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写议论文,但题目的导向已经倾向議论文,学生只能依照意图作文了。
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如此丰富,按理说,语文课应当是生动有趣的课,但是由于考试题目设计及教师本身文学素养的原因,一篇优美的文章往往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美感荡然无存。比如高考的小说题目往往分成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及手法等方面,教学者为了更好地针对题目进行解答,将文章按这几个方面分解下来,逐一分析,极大地破坏了文章的整体,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陷入一知半解的境地。学生没有形成文学欣赏的素养。
那如何解决教材中文学性被肢解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教师应该迅速从下面三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在课内课外游刃有余。
一来源文学知识的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文学体截的基本知识要掌握,特别是各自的文本特点,教师要能根据文学的知识对课文进行准确无误的解读。还经常翻阅时下的文学评论,与时俱进,更好地解读文本。要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除了继续巩固自己在大学所学的文学概论等文学鉴赏知识,还与时俱进地阅读《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当下文学评论刊物,以便了解更新的文学评论信息。
二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形成自己对文学的感性认识。经典名著渗透着文学最核心的东西,能够代代相传,百读不厌。读透了经典,自己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三是培养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文学敏感力。真正的写作总是贴近生活的实际,在普通人家和日常生活中慢慢展现人的本性。精明的作者总是睁大眼睛往生活的细处观察,审视那些生活琐事,挖掘出真谛所在。这种日常的生活往往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教师要有较高文学素养,必须进行文学创作,让自己创造美的能力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的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不由自主沉醉其中。这种沉醉不是矫情,不是做作,是那样的自然而然,这也许跟教师长年累月关注的琐碎生活所积累的经验有关。对琐碎生活的真切感触,是深藏在骨子里的东西。文章只是它外露的一种形式。比如笔者生活在乡间的生活时间长。手中的笔不能不饱含深沉而丰富的情感,不停地思考身边这些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的人和事,为这些事物的消消停停而喜怒哀乐。笔者的作品大量抒写乡村的花草树木乡间物人事件,从中挖掘无限的美,写家乡的小河,大山,竹子,老水车,山歌等等。这些在山间村落随处可见平平常常的东西,被无数文人墨客多次咏唱,陈词滥调,看起来没什么可写,笔者却挖掘了很丰富的内涵。每每笔者的散文一发表出来,学生都争先恐后找来阅读。
教师的文学素养形成后,便极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的思维灵动。生活中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其实充满勃勃生机。鸟语花香,鱼跃云飞,无不显示生命的多彩:那一天到晚不停唱歌的老水车,是乡亲们千百年来生命的源泉。老水车把水车进田里,使稻花飘香,笑声阵阵;也浇开了家乡美丽的原野,充满原始的野性。那片片茂密的竹林,是生命的庇护所。乡亲们砍下竹子做成各种各样的竹具,变卖成钱,滋润着农家的日子。一座巍峨的大山,凝聚着乡亲们多少深沉的希望,蕴藏着多少美好回忆和憧憬。
如果能使学生听到了每一根草的呼吸,看到了每一棵树的微笑,并能用自己的文字记录这些多彩而灵动的生命。每一根草都会比人类走得更远,每一棵树都会比人类对生命的体验更深刻。面对这些花草树木山山水水,学生感到只有匍匐于地,双手合十,膜拜它们的崇高与伟大。学生文学的感受能力应该是非常深刻了,让学生在语文体悟自己的生命,表达自己生命的喜怒哀乐。
文学素养的形成需要语文教师长期不断地引导,并能够进行系统训练,使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同时发展。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标里“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才符合时代的要求。
[作者通联:广西河池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