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5-11潘思雨

决策探索 2020年8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潘思雨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细致呈现,其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的人性化教育,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但同时也凸显一些不足。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欠缺、实践覆盖受众面较低、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尚未形成等问题,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实践活动和优化育人环境,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學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肯定丰富学生、发展完善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将实现大学生的幸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归宿。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具体可细化为教学观、学习观、师生观等方面。

(一)教学观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始终追求的目标,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会出现不同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指导下形成的,主张在课堂教学中优先考虑学生,将大学生的“自我实现”看成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核心,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习资料,提供维护和发挥学生潜能的良好条件,并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学习观

学习观不仅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学习的态度、状况和效果,还深刻影响我国人才培养的性质、方向和质量。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自主独立的学习者,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任务不在于继承对原有事物已有的认识,而是要发展、创新,形成个体对事物的看法、观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主张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使学生真正地、正确地了解所学;课下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情感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其学习能力。

(三)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础,关乎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观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基础上的师生观,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作为大先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传道者,要在个人修为、学术修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做到为人师表,这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观的基础和前提。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挖掘其个性潜能,提高其创新创造能力。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也较为有限,不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忽视以学生为中心,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方面不太认可,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影响了育人的实效性。

(二)实践活动受众覆盖面较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受众覆盖面较低,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过于集中,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参与的基本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一些少数积极分子,普通同学参与度相对不高。这也导致高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参与的精品、重点实践活动上,而忽视了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的受众覆盖面越来越低。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氛围尚未形成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教育环境氛围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规范、感染、熏陶等作用。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不完善,忽视“启发式”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形成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的氛围。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尚未充分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人文关怀教育理念相对缺乏,以致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难以形成,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师生关系紧张,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一)改进教育方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优化理论教育法,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部分教育者常依照经验想当然地进行运用,未深入研究,导致对其存在一定的误解和误用,因此要将理论灌输与情感引导相结合,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教育理论方法,加强情感交流。同时还要坚持理论灌输和情感引导并重,既要正确理解和运用灌输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理性思维的培养,利用其系统性、规范性、公平性和高效性等优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要强调对大学生情感的渗透与交流,做到以情动人、用情感人,加强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二)强化实践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必须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首先,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和学校其他专业、岗位工作者的协作力量,发挥家庭的优势,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为指导、其他各方资源协同发力的局面,发挥实践育人活动的叠加效果,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其次,坚持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为每位大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构建全体大学生参与的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人人可参加、人人皆受益的育人活动。

(三)优化教育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首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要遵照积极课堂的构成条件开展教学活动,规避其中消极课堂的构成条件。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有勇气面对学习的调整。其次,打造人人爱读书、人人善读书的绿色读书环境,通过营造图书馆学习氛围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完善图书馆自然环境,以高品位、高层次、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刺激大学生学习的需求与动机;发展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要让学生在人性化的环境中提高学习热情。最后,要加强高校环境建设,增强校园的人文气息,为大学生营造民主、自由、愉悦的氛围,引导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使其自觉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与管理中来。培养良好的校风,高校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向公平优质方向发展,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学习风气、团结互助的生活作风,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促进校园良好环境的建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推进教育方法的改进、实践环节的强化、教育环境的优化,形成育人合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96.

[4]习近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人民日报,2018-09-12(00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研究”(19BKS079)、渤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YJC201901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