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05-11魏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信息技术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逐步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微课的特点与作用,将其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课前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自学,促进独立思考;课中巧用微课创设情境,促进深入探究;课后借用微课查漏补缺,促进复习巩固。微课优化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微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36-2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改革浪潮中势不可挡的趋势,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服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根据现实社会发展新增信息化相关内容:“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这一标准为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微课作为信息技术手段之一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将微课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并进行有效地融合与应用,对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微课的特点与作用

1.短小精悍,明确知识要点

微课的“微”就是其显著的特点之一,短小精悍,一般时长为5-10分钟,围绕课堂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地阐述,尤其是对学生难以把握的重难点知识能够进行强化和巩固。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新增了很多法律方面内容,尤其是八年级下册为法律专册,学生对这块内容相对陌生和难以把握。教师借助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将法律知识进行有效整理和逻辑分类,学生更加明确知识要点,从而各个击破。

2. 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微课以“视频”作为载体,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素材进行编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直观形象,学生喜闻乐见,能够让他们集中注意力。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强调以初中生生活经验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进行探究、体验、反思,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因此,师生搜集各类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制作成微课,直观形象地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3.操作灵活,促进个性化学习

微课一旦录制,可以反复使用,不仅课堂上可以辅助教学,而且课前课后可以根据学生的进度和学习程度个性化使用。操作灵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本质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内化道德与法治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记忆,沦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因此,学生借助微课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选择,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从而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三、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微课:翻转自学促独立

预习往往是师生容易忽视的环节,即使重视起来,也会因方法不当容易造成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针对这个困境,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课前录制微课,设计导学案,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翻转自学,完成导学案,以达到预习的目的。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让学生正式开始接触法律知识。在开始本单元教学前,笔者利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调查,他们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以及学习的难易程度。数据显示76.24%的学生不太了解身边的法律专业知识,51.6%的学生在判断是否违法的情形中选择错误,82.17%的学生觉得学习法律有难度,因此,如果课前不进行有效地预习,课堂教学就会难以推进,学生容易一知半解。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作为整体对知识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场景了解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然后引入本单元知识的思维导图,最后利用PPT和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能够全局把握知识要点,形成整体印象,最后辅之以导学案,让学生完成法律知识填空游戏,达到预习的目的。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学生利用微课可以实现课前翻转自学,促进自身独立思考,并自主完成导学案,这是自身智慧的上下求索,是同自身内心世界的对话,这也是新课改后对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要求。

2.课中微课:情境创设促探究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运用你的经验”作为第一个环节进行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进入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体验。紧接着设计“探究与分享”环节也是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与感悟中展开思考。但是,情境的创设如果仅仅是师生在假想空间进行一问一答,就根本无法体现学生个体“生命在场”,因而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借助微课直观形象、引人入胜的特点,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情境之中,围绕具体的情境展开课堂探究,进行合作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资源是多样化的,既可充分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作為教与学的“主菜单”,又可以自主开发社会资源,因此微课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围绕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展开,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笔者根据教材的设计,让学生提供与老师、父母交往的各种丰富素材,然后进行剪辑录制成微课,通过观看微课让全班学生能够回想起与老师、父母生活的点滴,打开记忆的话匣,学生能够充分融入情境中展开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除此之外,笔者将新闻热点事件、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中国传统文化等资源进行开发,将其融入教材内容,录制微课,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当下学生津津乐道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进行改编,创设诗词大会的节目现场,选取与友谊有关的诗句录制微课,让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下进行擂台赛,探究关于友谊的内容,在享受中华文化熏陶下进行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教学从最本质上讲就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强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笔者通过引入社会热点事件“江歌遇害案”,以微课作为载体直观形象地还原整个案件,设置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将交友相关知识迁移到真实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真正学会慎重交友,学会自我保护,增强法律意识。

3.课后微课:查漏补缺促巩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设置较为紧凑,一周一个班级两课时,笔者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复习,但是该科又是中考科目,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学生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达到考试的要求,而且学生之间存在掌握程度的差异,一刀切地复习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个困境,笔者将课后练习录制成讲解微课,当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后,推送讲解微课到学生平板终端,学生在家下载进行观看,根据教师的讲解查漏补缺,及时订正。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每个学生的进度可以自行决定,使得课后复习效益实现最大化。

微课操作灵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入期末复习之后,笔者充分利用微课来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笔者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进行全部梳理,根据每单元重难点设计“知识讲解+题目练习”,录制成一个个独立的微课,进行专题式复习,学生根据自己对哪个知识点掌握不到位,进行个性化地复习,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终期末测试的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优良率有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方式辅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经过笔者在课堂中的具体实践确实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本末倒置,教师应该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进行有效地开发和融合,切实使微课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腾飞贡献力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学科核心素養。

[参考文献]

[1]叶永春.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独特作用和运用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17-18.

[2]宰华平.例谈基于课堂调查的生成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1):54-56.

[3]张莎莎.以主题情境涵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3):44-45.

[4]孟祥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3-14):64-65.

作者简介:魏银(1988- ),女,湖南湘乡人,深圳市龙华区同胜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初中道德与法治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同胜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