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11魏方笑
摘要:我们通过将卡尔·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进行归纳,可以发现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综合性与即兴性,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提倡儿童自主参与音乐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时,主要将其运用于对学生的音乐节奏教学以及动作教学。除此之外,在进行器乐教学与学生听力训练时也能够利用奥尔夫教学法。本文针对目前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实际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分析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学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小学音乐 教学
卡尔·奥尔夫自小便广受家庭音乐氛围的影响。在奥尔夫小时候,具备较高艺术素养的母亲培养了奥尔夫浓厚的人文精神,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去参与一些木偶戏、诗歌,尤其是音乐剧等活动。随后他进入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进行学习,在这个阶段,卡尔·奥尔夫通过总结诸多音乐大家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观。而瓦格纳整体艺术观念也对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之后,奥尔夫同罗西·京特一起建立了京特学校,开始投身音乐教育领域,并在此期间将各种教学尝试付诸实践,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运用到对儿童的音乐教育中。至此,卡尔·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正式形成。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作为世界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诸多教育家与学者的广泛认可。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原本性音乐作为核心理念,它的实际意义指的是:由人们参与,将自身的语言、动作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作为音乐的演奏者参与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同生活更加贴近,孩子在学习音乐时是作为主动参与者快乐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育者的知识传授。它鼓励使用各种最原始的、在生活中更加常见的东西来进行音乐创作。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流水声、动物的叫声、车轮声、风声等等,各种原始的声音都可以作为一种音乐元素。除了这些原本就存在的声音,我们也可以自己创造声音,如用筷子敲击装水的杯子、敲桌子、石头碰撞的声音等。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教学方式,运用情景教学的手段来进行音乐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和音乐创作中来。教师不能作为一名权威者来教授音乐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身边的各种自然的音乐艺术的美。同一般的音乐教学相比,奥尔夫教学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与即兴演奏能力,它更加注重以音乐为中心,结合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找出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自身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节奏教学。作为音乐的核心内容,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也是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音乐潜能,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作为音乐的基本因素,它不仅存在于音乐中,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水龙头滴水的声音、时钟走动的声音、火车车轮的声音等,这些都是具有明显节奏感的。同时,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各种节奏方式来朗诵各种内容。
(二)动作教学。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歌曲中的特定位置设定为特定的动作形式,学生在唱歌过程中实现这些特定的动作。在开展动作教学时可以结合节奏教学,在特定的节奏处编排动作,通过學生参与的形式,在培养节奏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力与反应能力。
(三)器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主要有两大类乐器,分别是无固定音高的敲击乐器以及有音高的乐器。第一种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打击乐器,这种乐器的音高并不固定,并且由于民族区域文化的不同,打击乐器的分类也有很多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分发不同的小型打击乐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感知能力,通过合作演奏音乐来提高合作能力。
(四)听力训练教学。奥尔夫教学法的听力训练是一种开放式的训练形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不同的奥尔夫打击乐器放在教室,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分组,随后让学生倾听不同音乐片段,由小组讨论回答者不同音乐片段的音乐情绪、变化速度等,由各组讨论回答,随后再询问可以通过那些乐器来对这些音乐片段进行伴奏,并由各组进行伴奏,最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评选,选出演奏最合适的小组。
三、结语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我们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要合理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依据实际情况来设计音乐教学内容,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锁婷婷.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7(24).
[2]林秦竹.寓教于乐的教学——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05).
[3]张洁.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5(17).
(作者简介:魏方笑,男,本科,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研究方向:竹笛)(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