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与亲切: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试题编制的思考
2020-05-11戴利焰
戴利焰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是当前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解读高中语文教材尤其学习古诗文以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等都有巨大影响。《殽之战》中,晋国新君为什么不惜撕破脸皮要和秦穆公(那可是他的外公和晋国的恩人)开战?又如《阿Q正传》中,赵太爷为什么不允许阿Q姓赵?如果了解了姓氏的来历和意义,那么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从2014年开始,高考中恢复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高中语文新课标2017年高考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但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来看,该题的得分率不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与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以2018届深圳市一模为例,第11题即文化常识题全市均分1.21,为客观题得分率最低。
造成这一尴尬现状的原因,归纳起来是“三不”。师生不重视,忽视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没有给予时间保障和必要的讲授;教学不系统,古代文化常识散落在教材的各个角落,教师或讲或不讲,随意性较强;效果不明显,尽管有时为了考试,老师会总结教授,但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不感兴趣也缺少学习方法,因此教学效果低。
但不容否认,这些年的古代文化常识试题命制也存在过偏过冷过于生硬等问题,失度和僵硬造成师生应对失据,盲目随意。
一、试题的深度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首先被诟病的也是师生们最担心的是试题的深度。下面是2019年全国卷Ⅲ第11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答案选C,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一个小事件,无论如何算不上“常识”。同样的问题也如全国卷I第11题的A项,“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对大学文科教授而言,这显然是常识,但对高中理科生来说,“诸子百家”听说过就不错,至于它出现的年代及显学代表就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了。
再比如下面一道试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如宋太祖、明太祖等。
B.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邺都”,史上曾是东晋、吴、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C.“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
D.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命题人在设置该题时还自言“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他们进一步解释说,B项,“曾名……‘邺都”不正确,南京在东吴时曾名“建业”,“邺都”在今邯郸临漳,是三国曹魏的都城,不是指南京。对这样的试题与解说,我们只能说,我们是人不是神!
顾名思义,常识就是普通知识,也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所以,古代文化常识也就是最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识,而学生的这部分知识也主要源自他们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文化相关内容。如果试题距离他们的视角太远,他们只能靠运气。
二、试题的广度
下面是近三年九套古代文化常识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与对应范畴表。从表中不难看出,试题主要集中在与古代国家政治管理密切相关的古代职官、王权仪制等方面,如上面列举的卷III,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两个帝王名字、一个政治事件、一个职官,存在着过于偏狭的倾向,未能全面立体地考查学生的古代文化知识素养。
扩大文化常识的考查范围。古代文化常识包罗万象,涉及人的称谓、行政体制、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科举学制、风俗礼仪、饮食器用、文学书画、音乐舞蹈、文化典籍等方面,尤其是那些最有价值也最值得学生了解、对当代还有借鉴意义甚至引领意义的知识,都应该轮流进入试题。
增加考查的广度,还可以让四个选项分属不同领域,淡化对帝王、职官等的考查,而将空间留给其他更富文化含量、更有现代生命力的常识。
三、试题的精度
说“精度”,意思是希望试题命制在顾及考查范围的选择、难度的把握之余,还能再亲切些,照顾到考生的应考心态和知识储备,能照顾到平时的教学和阅读材料本身。
如前所述,高考文化常识试题应该与教材联系起来,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平时学有所考,从此更多地亲近教材。我们可以参照这样的试题:
(台湾2013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B.古人以二十岁为成年,一般贵族男女,于该年行冠礼。
C.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在古代为帝王过世的用语。
D.张岱《西湖七月半》:“杭人游湖,巳出酉归。”“巳出酉归”,是指:天未亮即出门,傍晚才回家。
E.吴敬梓《范进中举》:“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进学”,是指:范进经“童试”及格,考取秀才。
这道试题紧扣教材,学以致用。后面的三项全部源于他们所学的课文,从教材中发掘考试素材,引導学生扎扎实实地将教材学深学透,这有利于落实平时的课堂教学而不是孤立地死记硬背。
提高试题精度也可以与阅读材料联系起来。解答语文试题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但也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尽量摒弃那种在文中找一个名词孤立考查学生的所谓积累。
如2019年全国卷II第11题就体现的较好: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其中B项解说错误,“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文中商鞅游说秦穆公不要拘泥于“一道” “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此“武”称王,显然不是孙武。
一言以蔽之,高考对教学有指挥棒作用,好的试题能引导教学,反之则只会走偏搞僵。命制出适度、亲切而又有积极导向的古代文化常识试题,任重道远。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