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与“学”
2020-05-11王君燕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教”与“学”已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小学教学水平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该课程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与“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促进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堂教学;劳动与技术课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2-0046-02
引 言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小学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而有效保障小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倾向于开展模式化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教”与“学”的关系,这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一、正确把握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与“学”的意义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点,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位置,有效地突出学生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得到提升[1]。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尺度,是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正确地把握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的“教”与“学”,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对“教”与“学”进行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弥补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的不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
二、传统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更加趋向于模式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对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潜力,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课堂上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上,学生通常只是被動地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过多地讲解理论知识,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变成了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
“教”与“学”的关系是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在传统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也是模式化的、机械化的,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刻板,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但是,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忽视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与“学”结合的方式
1.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信息技术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教育领域,也成为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教”与“学”充分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持续发展[2]。具体来说,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创设教学情景,将一些较为抽象的学习步骤有条理地列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减少学生在学习和操作中的失误。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学生可以把关注的视角引向课外,了解和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进而使视野更加开阔。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上“教”与“学”的充分结合和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纸雕”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纸雕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先根据展示出来的步骤尝试着做纸雕。其次,教师可以将纸雕的实际操作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对照自己的制作过程,并找出自己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使其接下来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更多有关于纸雕的信息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其可以学到更多的纸雕知识。
2.因材施教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学习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就能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与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潜能和闪光点,使其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钉纽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钉纽扣的课堂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自由分组并找到自己在组内的位置:指挥能力较强的学生可担任小组长,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组内负责具体的操作,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小组总结和汇报,目的是让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此外,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多关注学生的言行,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从而让教师的“教”和學生的“学”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3.实践出真知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多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同时,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奠定基础,同时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指导。学生需要在操作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而真正领会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自我保护”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的伤害,并模拟具体的情境。在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理论知识对模拟情境中遇到伤害进行处理,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当然,当学生能从理论方面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后,教师还可以让其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
结 语
小学劳动与技术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我们要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采取有效措施将“教”与“学”充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陈卫东,何云.激趣 探究 生长——小学低年级劳动与技术有效教学策略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94.
曾丽蔚.如何优化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课堂结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229-230.
作者简介:王君燕(1979.5—),女,江苏苏州人,小学高级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