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评价手段 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2020-05-11姚英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甄别与选拔,而是让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因此,自新课程改革开始,评价改革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开始认识到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感受到了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各种适时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思维方向,从而使其树立学习知识的信心,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评价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评价;数学素养;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2-0004-02
引 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合理的评价。评价是检验课程改革成效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强化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以往,教师通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标准,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发展性评价的核心则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为目标。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需要定期将正规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即时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低年级的学生作业中,教师应每天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语,有时是一句激励的话,有时是一个小建议;而中高年级的作业评价以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学生在每月末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则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点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系统地保存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资料,观察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而能够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把握,这也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例如,我校从日常表现、作业情况、实践能力、互助“小老师”四个方面,实行月累计加分制、学期汇总加分制、学年度总评制三种形式,分别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数学学习评价。教师专门设计了“群星闪亮卡”,利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对学生四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汇总,对每项排名靠前的学生进行表扬,授予其“日常闪亮之星”“作业闪亮之星”“实践闪亮之星”“互助闪亮之星”的称号,同时鼓励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分享经验。
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重视过程不是完全不看结果,教师应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评价要以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此全面了解和分析学生学习习惯,及时矫正其错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1]。针对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为其提供努力进步的机会,使其能够通过努力,逐渐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而提升数学素养。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教师在单元测查中采用了二次考查制,允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经过复习和努力进行重新考试。
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素养和自我评价能力,任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当前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自评。鉴于低年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如“你认为自己在这星期(单元、学期)中,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哪些地方还没有弄明白?你的数学学习有进步吗?你学数学的兴趣比以前大了吗?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学习时有没有与同学积极地进行交流呢?以后有哪些打算呢?”这样的自评,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再结合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做出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其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教學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而要让其在探索中体验,自己作出判断、选择,从而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和意义,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积极的肯定,还应对出现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一味地批评他们。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笔者让学生思考“364-199”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并说明理由。一名学生回答:“364-199=364-200-1,199变成200,200比199多加了1,所以要减1……”虽然他的回答不正确,但他回答问题时逻辑清晰,思维能力很强。于是,笔者评价说:“你能积极动脑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很有个性,这点表现得很好,但你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判断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在这件事上,笔者先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自信,然后婉转指出他回答得不正确,既让他在同学面前维护了自尊,又使他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信任,最后激励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敢于大胆尝试,积极发言,引导他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注意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应认识到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学业内容的学习和非学业内容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的[2],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没有离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进行定量评价是困难的,学生是否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敢于提出质疑、进行大胆尝试,是否乐于交流与合作,是否自信,是否积极,这些都难以用等级或分数去表示,因此教师应使用定性描述,采用鼓励性语言,用资料和证据说话,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同时,教师在做出结论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始终保持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及时运用一些口头评价,如“你的解法很好”“你做得真棒”“你的思路很獨特”等,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教师的评价还应关注学生的差异。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法时,学生踊跃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一名性格内向的学生举起了小手,说:“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两边一拉,中间一加。”经过他的解释,学生们恍然大悟,笔者及时抓住机会对他做出评价:“这位同学平时肯定特别爱看课外书,知识也特别丰富,所以他的回答才这么精彩,同学们都要向他学习。”对于一名平时学习上有一定困难,极少主动发言的学生来说,他能鼓起勇气回答问题就是非常可贵的,说明他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有所进步,他们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树立前进的目标。教师要通过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使其主动投入学习中。
在研究评价内容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探索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应通过颁发小喜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通过小纸条的形式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又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有的教师还针对学生的读写姿势评价设计了家校联动卡,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平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小纸条的评价法就比较独特,针对课型的不同,教师会准备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对学生进行评价。教授新课时,对于课堂表现突出、练习题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准备拓展提高的小练习,这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肯定;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评价他们的是一段激励性的话,这是教师对他们的期待;而对于学习稍有困难但听讲认真的学生,教师可以送上一份相关学习内容的提纲,这是教师对他们的鼓励。
自从运用了小纸条这一特殊的评价方式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有了很大进步,他们都精神十足,且充满期待。因为小纸条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一份神秘的礼物,它的内容只有在下课前才会揭晓,才能与同学们分享。而这一分享又能把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延续到四十分钟以外,甚至更持久。这不仅是对学生又一次的赏识,也能把好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大家,比教师简单的说教、总结效果要好得多。
结 语
综上所述,适时、适当的评价就像“一剂良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新评价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评价,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张光明.高效课堂从评价开始——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35):30-31.
宋雪利.小学数学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尝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1):90.
作者简介:姚英俊(1983.1—),女,山东昌邑人,小学二级教师,区数学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