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构筑奋进中国

2020-05-11华南

中华儿女 2020年2期
关键词:脊梁工匠精神

华南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写,讲出中国脊梁的核心与特质。

中国自古不缺乏民族脊梁,他们为祖国的崛起强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无畏牺牲,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他们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他们洒尽最后一滴血、流尽最后一滴汗,只为了人民共和国的崛起与强大,只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不需要光鲜靓丽的包装,就在那里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光耀千秋。

用奋斗架起中国的脊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建设,急需大批懂科学技术的人才。中国政府全力动员在外留学的科学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当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张文裕、王希季、师昌绪等一大批科学家归心似箭,放弃在外国的优厚待遇,冲破各种阻力,毅然奔向祖国的怀抱。

据中国科學院建院初期的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时,侨居国外的科学家人数大约有5000余人,到1956年底,已经有近2000名科学家回到了祖国大陆,其中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马大猷、余瑞璜、张钰哲、陆学善、周同庆、葛庭燧、汪德昭、张文裕、张宗燧、纪育沣、吴学周、恽子强、马文昭、叶桔泉、刘崇乐、肖龙友、吴英恺、张锡钧、张肇骞、陈文贵、尹赞勋、张文佑、裴文中、黄家驷、盛彤笙、梁伯强,等等。正是因为这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才使新中国的科学事业群星璀灿。

他们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一穷二白”的祖国,共和国永不忘记。

在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从来不缺乏奋斗者。“奋斗”这一时代主题词,激励着无数以不懈努力投身伟大事业、以无私奉献照亮伟大征程的人们。

回想“草鞋书记”杨善洲,“百姓饿肚子就是我们的失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心中装着全县干部群众,唯独没有自己”;武夷山下,“樵夫”廖俊波身先士卒、背石上山,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黔北高原,村支书黄大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用36年凿出遵义的“红旗渠”;学术领域,海归教授黄大年燃亮科技报国的长明灯,创造多项“中国第一”……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奋斗才会出彩、姿态方入人心”的为民之心。也看到了,奋斗不是充满激情的“喊口号”,也不是大动干戈“做样子”,而是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瞩目远方、奋力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时间进入新时代,回眸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全国将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心血和汗水的成就,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也让世人看到中国脊梁的拼搏与扛鼎力量。

工匠精神擎起国之重器

高铁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赢得国内外一片惊赞;C919大飞机试飞成功,民航之花含苞待放;家电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大步走出国门……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消费者认可。而在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大国工匠,他们胆量超人,甘于寂寞,只为心中的报国梦。他们以工匠精神,架起中国发展的骨架。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技近乎道”等典故都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中国工人阶级不断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2研究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国家高级技师徐立平、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工程项目经理李建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叶聪……正是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不懈奋斗与攻坚克难,为民族振兴而默默潜心工作,为五星红旗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才有了如今祖国的强大,也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核电等,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大国脊梁。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庄严举行。国家以最高礼制,向共和国70年发展奋斗历程中涌现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模范人物致敬,向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致敬。在颁授仪式上,习近平主席讲到:“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此前,2015年9月2日,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他也曾讲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些以精益求精、不畏艰险、勇于攻关、开拓创新,以工匠精神擎起国之重器的优秀中华儿女,同样是值得被礼赞的大国脊梁、民族英雄。

毕生探索,只为让中国走得更远。他们的坚守与执着,变革与创新,凝聚成为国家的蓬勃之力。他们是改写中国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执笔者,更是撑起中国发展的坚强脊梁。

猜你喜欢

脊梁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是民族的脊梁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致敬!老工匠
你的脊梁,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