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剪一刻满纸“囍”

2020-05-11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20年2期
关键词:剪纸创作

王碧清

随着太阳从南回归线北移,春意渐近。

春节即至,这个中华儿女始终珍视的节日,印刻着一代代人的记忆。尽管绿皮车、农副产品票、赶集买年货等已成为往昔,但对于家乡的深情,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却更加清晰。

步入新时代,飞速发展的交通网络、多样的欢庆方式、丰沃的文化土壤……令“春”意更浓,今天的中华儿女有理由更加自信。在不同领域,奋斗者、追梦人正在挥洒着汗水与智慧,书写着个人的成长史与奋斗史,同时共同构筑起这个时代的精神长城。

在四川绵阳,来自羌族的“90后”谢传昊,作为“平武剪纸”县级传承人,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以手中的剪刀雕琢著传承的匠心与希冀。胸中有丘壑,经纬之间自有天地。

古老而年轻的平武剪纸

每当春节临近,谢传昊总会跟随父亲谢成飞创作和新年有关的剪纸作品。在不同的活动现场,谢传昊感受着平武剪纸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剪窗花、剪“福”字,传统的民族风情呼应时代脉搏,创作灵感不时迸发。

“中华民族的剪纸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兽皮剪纸时期。平武剪纸在整个剪纸历史上还非常年轻,现在到我是第四代传人。”谢传昊介绍,平武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神韵,又具南方剪纸的灵动,线条分明,情感细腻,既有众生百态,也展现出了白马藏族的民俗风情。

谢传昊的家乡平武县,是全世界野生大熊猫最多的地方,被誉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此外,鸽子花、白马藏族又分别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人类活化石”,三大古老的文明交汇于此,成为平武人的骄傲。而平武剪纸正是起源于羌族古寨。据介绍,羌族人也有自己的“羌年”,一般是在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每逢这天,我们县都会放一天假,同时老百姓也会组织一些民俗活动,比如跳‘沙朗、喝匝酒等。”谢传昊介绍道。

谢成飞是“平武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严格勤勉的家风和谢成飞潜心钻研剪纸艺术的熏陶之中,谢传昊也喜欢上了方寸之间飞舞而生的想象空间。5岁时,谢传昊从剪蝴蝶形状开始学起。尽管剪蝴蝶这样的形象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创作,但父亲还是带他一起到自然界观察蝴蝶,“他从来不会具体要求我怎么做,而是默默引导”。

平常生活中,谢成飞不苟言笑,有着传统家长的威严。不过,每逢过节,欢乐的气氛之中,父亲严肃的面容也会露出难得的笑容。如同每一个盼望过年的孩子一样,谢传昊也不例外地期盼着新衣和红包,不过他说,“能看到父亲脸上露出久违的笑是最为快乐的”。每到春节前夕,“父亲会创作生肖等节庆色彩浓郁的剪纸图样,或自家用,或赠送亲友”。

父爱如山,沉静而巍峨。小传昊的剪纸技艺进步飞快,甚至可以帮忙指点跟随父亲学习剪纸的哥哥姐姐们。尚且年幼的谢传昊曾以剪纸作品获得“首届王朗白马风情‘王朗杯书画展”优秀奖、“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银奖,展露的天赋鼓励着他一直坚持练习。

不过,谢传昊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学习剪纸初期,“锯齿纹”的难度不小,每一次的尝试都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手都磨破了,剪的图案也无法让父亲满意”。但在每次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就会记起奶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勉励,以及望着父亲在灯影下坚毅的背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40年来,父亲总以极大地热情创作至深夜,是他教会了我坚持。”

传承中留住乡愁

一饭一蔬皆能感受沧桑变化,一剪一刻定格时光温情。曾经,谢成飞会在一个高脚凳上搭一块木板当书桌,便开始忘我地创作;而今,谢家的书桌变得宽敞,不仅可以放下剪纸的工具,更承载了未来更多的期盼与明朗。

2012年,谢传昊报考了绵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专业。毕业之后,他成为平武县文化馆的一名工作者和坚定的非遗传承志愿者。

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馆的支持下,谢传昊带着剪纸公益讲座走进课堂、图书馆、教师培训班……在乡村,谢传昊手把手教乡民们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在绵阳市图书馆设立“平武剪纸传习所”;面向社会开办“平武剪纸公益传承班”;“平武剪纸”还成为绵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特色课程之一;参加公益培训的学员小到6岁,年纪最大的达到68岁……谢传昊说,希望通过这门古老却又年轻的技艺,带给大家心灵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不论多么辛苦,看着他们亲手剪出自己喜爱的图案,以及脸上扬起的笑容,那一刻,我很幸福。”

2017年,谢传昊与父亲共同创作的《幸福美丽爱绵阳,合力奋进向未来》(14米长卷)亮相“2017绵阳春节联欢晚会”,以剪纸表达对家乡发展变化的喜悦与祝福。“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的变化非常大,脱贫攻坚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也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要建设好家乡,建设好祖国,必须靠众人的力量,握指成拳,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谢传昊有感而发。

为了创作这样的长幅作品,谢传昊和父亲往往会一气呵成,每天超强度工作,甚至顾不上喝水和吃饭。“剪纸也是个体力活”,谢传昊笑着说道,手上新磨出的茧子也是见证自己不断进步的小小勋章。

别致镂空纹样中的艺术魅力不仅绽放在新春佳节,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平武剪纸”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喜爱。

2018年4月,绵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同法国亚眠市市政代表团交流时,在谢传昊的帮助下,几剪刀之后,一个个漂亮的“囍”字令现场宾客欢欣不已。“过去我们与外国人交流,都要学习英语,现在,他们会主动和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学习汉语,这让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强大。”谢传昊分享道,随着九绵高速与广平高速的畅通,平武与外界的联系不断紧密,“而平武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谢传昊一直有随手剪团花的习惯,练习“锯齿纹”“云纹”等技法,除了“唯手熟尔”的快乐,更有着矢志传承的一份平静与坚定。在不久前绵阳市首届电视少儿春晚的舞台上,谢传昊和父亲共同献上了“金鼠迎春”的祝福,许多观众纷纷表示,要拜师学艺……平武剪纸正如同春日朝晖,在年轻一代传承者的践行推动下,绽放属于这个时代的风采。传统技艺是文化,是血脉,也是乡愁。倾听文脉的来路,不忘初心,剪刻美好,谢传昊的传承之路,有巧,有美,亦有创新与担当。

猜你喜欢

剪纸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大嘴蛙学剪纸
小艺术家大创作
雪花剪纸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