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仇争艳们”15小时的“雷”霆行动

2020-05-11华南

中华儿女 2020年4期
关键词:设计院神山病区

华南

2020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背负着亿万中国人民的牵挂,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并开始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

不断增加的定点医院床位数量跟不上疫情蔓延速度。新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集中收治疫情患者,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其他医院的压力,减少交叉感染,也在这个非常时刻点亮胜利的希望。

因为网络直播建设现场,亿万中国人民满怀牵挂注视着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而在昼夜穿梭不息的建筑工人和施工车辆背后,还有一个群体鲜为人知,这就是中南建筑设计院雷神山医院设计团队。正是他们通宵达旦赶设计,为雷神山医院建设打下基础。中南建筑设计院第一设计院第三建筑设计室主任仇争艳,正是项目规划设计负责人。

规划设计也是与生命赛跑

1月24日,除夕。晚上9点,中南建筑设计院接到通知,将公司原EPC项目武汉军运会万人餐厅改造为武汉第二所专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雷神山医院,选址武汉市江夏区军运村。

当晚,正在家里一边关注网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一边陪家人看春节联欢晚会的仇争艳接到设计院通知:总体规划设计雷神山医院。“当时下意识的第一反应是,嗯,终于到我们发挥力量的时候了。”

连夜出门赶到单位开协调会,因为当时武汉已经“封城”,公共交通停运,私家车也不能上路,仇争艳是骑着共享单车去的,“幸好家离单位近,不到一公里”。此后很多个深夜,她都是寒星相伴,骑着共享单车回家。

80后仇争艳在此次雷神山医院中主要负责项目总体规划,用地分析,建设规模测算等。“时逢春节,团队很多同事是在老家过年,留在武汉的七八个人全都赶到公司,组成了建筑设计团队。”

但并没有太多慌张,拥有十几年医院建筑设计经验的仇争艳,“早在武汉‘封城之时,就感觉到了疫情的严重性,已经跟同事开始着手搜集非典时期的相关资料。基本上是领导一通知,相关部门的骨干就立刻赶到公司会议室启动设计工作了”。

此时,设计院已经由医疗健康事业部牵头,在武汉精锐专家、设计师共计40余人组成的项目团队,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造价等全专业,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设计经验丰富、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骨干队伍。“我们的团队深知我们的工作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大家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希望能快点完成设计让医院早点建成,所以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不敢松懈。”

1月25日中午,仇争艳代表设计团队向武汉市政府进行了雷神山医院设计方案汇报。此时,距离她和团队接到通知不到15个小时。

全力以赴,不休不眠

起初,有关部门计划把一座原有的建筑改造为隔离医院,技术团队实地考察并讨论后,提出将临近地块的一个停车场用于新建1500床的隔离医院,既能够相对独立便于管理,又可以将改造建筑提供给医护人员作为生活区,作为半限制区域,以服务隔离医疗区。“一个是原改造方案难以满足1500床的建设需求;调整后其实是大大增加了设计工作量;但是出于隔离医院的安全合理性以及管理运维考虑,我们还是坚持改进方案。”纵然时间紧张,严谨细致,实事求是依然是仇争艳的原则。

众所周知,医院是公共建筑里设计难度最大的,设计分项多、系统复杂,特别是传染病医院,复杂程度更高。“具体到雷神山医院项目,建设周期很紧,设计人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考虑周全设计严谨,并协调分项设计单位及设备厂家对图纸的深化做出相应配合。”仇争艳补充到,在这样的特殊要求下,这个项目与常规项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计施工同时进行,做好各种资源的调配、各种工序的衔接。因此,雷神山医院项目是对工程组织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

有的困难是摆在面前的,比如频繁的改动。仇争艳介绍,医院建筑设计的修改往往是很多的;这次也不例外,经常一张总图一天之内就有五六次大变动,这个时期大家都在赶进度,一处变化就往往会导致前一段时间工作的反复,“但没有人抱怨,每次提资都能够快速响应”。“因为设计团队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里做案头工作,所以由现场的项目管理团队反馈现场问题给我们,我们再联合其他配合专业快速解决。”

初期的设计工作节奏紧凑,大家一门心思赶项目,比较专注;但是到了后期修改调整阶段,还是压力很大的。毕竟时间这么短,总会担心有没有漏掉什么环节。仇争艳记得,最紧张的几天,每天手机电话多达200个,图纸工作也不能停,“基本是一边画图一边开着外放接电话”。压力难以言说,那段时间“她晚上睡觉也不敢睡太熟,怕漏接了重要电话”。

不过“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在不同空间办公,导致的沟通不直接”,也有人因为家里的情况不能继续参与,立马就有同事站出来接替工作。还有些同事原本在家休息,临时被抽调进入项目组帮忙,无论工作大小,大家都有一份荣誉感,积极配合完成好。

此次作为雷神山医院项目临时党支部青年委员,也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仇争艳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也负责组织好项目梯队,让大家更高效的工作。“我们医疗健康事业部是一個年轻的团队,团队的青年都很积极,有些虽然在外地,也积极要求出一份力,几位“90后”党员、团员也出色的完成了分配的任务。虽然年轻,但是我们有凝聚力,也有担当。”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作为设计者,仇争艳也曾在建设期间关注“云直播”,一方面是新奇,一方面是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度和状态。不过,让她感受最强烈的,还是站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看到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集中到这里,只为医院能快速建成,“有种特别的激动加感动”,这种各个环节都高度一致的齐心协力,是仇争艳“在10余年的设计职业生涯中难以忘却的”。

仇争艳说:“我一直认为建筑师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职业。这次参与雷神山医院项目设计更是让我体会深刻,我们作为医疗建筑设计师虽然没有像医务工作者那样奋斗在一线,但是追求更好更完善的建筑设计可以为病人、医护人员,为每一个忙碌其中的人,带来一份安全与庇护,这也是特别重要的。”

2月6日,继武汉火神山医院之后,武汉雷神山医院也开展验收并逐步移交,短时间建成的两家应急医院相继投入使用。

2月8日,首批患者进入雷神山医院。这座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的临时传染病医院,拥有约1500张床位,共开设32个病区,分别为2个重症医学科病区、3个亚重症病区及27个普通病区。除重症病区外,病房均为两人间,全力救治已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这个规模相当于当年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近一倍多。

仇争艳倍感欣慰。“雷神山医院是分布分区交付的,我们还在参与配合施工现场的工作,同时很多同事已在着手方舱医院改造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她又接到新的任务,投身到湖北省《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的编写中。“《导则》的编制主要是为落实防控疫情,对我们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用来加强对湖北全省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疗机构的工作指导。”仇争艳负责规划相关部分。编制过程依然争分夺秒。“大约三天完成初稿,两天完成修编。”

这段时间的“战疫”工作艰苦而记忆深刻;仇争艳转引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内心:“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萤火汇聚成星河。”

猜你喜欢

设计院神山病区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药房冷藏药品病区分发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抗疫专题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设计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分析
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颗粒分析曲线
论合同管理在设计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