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影响及对策

2020-05-11潘磊

中文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计算机

潘磊

摘要:在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政策的落地以及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逐步推进,意味着在公共图书馆中读者将能够免费使用到计算机与互联网,而且必将给公共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当然,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的免费使用,更有利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所以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推行当中需要做好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互联网;免费使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01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逐渐重视且着手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大量工作与服务提供都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自从2011年开始,我国针对公共图书馆推行了免费开放的政策,意味着电子阅览室也向公众免费开放,其中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免费使用也将会给图书馆与读者产生重要影响。

一、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影响

1.图书馆社会形象方面

社会形象是对组织机构发展现状的真实体现,唯有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才有助于组织机构的良性发展。虽然一直以来公共图书馆的并无过多收费项目且费用不高,但是很多人潜意识中认为在公共图书馆需要付费才能获得服务,极不利于公共图书馆公益属性的形象建立。而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落地,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收费项目逐渐取缔,其中电子阅览室与计算机、互联网的免费使用,也吸引了更多读者,让公共图书馆拥有了更广大的群众基础,其社会形象有了良好改观[1]。

2.图书馆经费来源方面

在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前,读者使用其中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是要收取费用的,并且这项收入还相当可观,算是公共图书馆的稳定营收点。而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免费使用,这一重要经济来源便丧失了,虽然这点收入对于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而言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当然,尽管这部分的经济来源就此失去,但是能够获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为了确保免费使用后能够提供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电子阅览室所需经费均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承担。

3.图书馆读者结构方面

在免费使用之前,由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需要付出一定费用,所以用户更多为有学习需要的未成年人以及有经济能力的成年人。而在免费使用之后,电子阅览室用户数量明显增加,并且用户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目的分为娱乐、学习、炒股、研究以及商业活动等等,同时大量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也成为主要用户,这一群体的受益最大。

二、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对策

1.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

随着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免费使用,也促使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信息服务等变得愈发复杂,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电信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都给公共图书馆今后的服务工作开展带来挑战。因此,随着前往公共图书馆享受计算机与互联网服务的人数增多,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对当期使用的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同时对宽带进行提速,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现在的用户不仅仅是互联网信息的接收者,更是创造者,所以公共图书馆还需要借助于云计算、智能化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去构建更加实用、安全、开放且完善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既能提高用户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也是对政府政策号召的积极响应。

2.构建无线网络服务

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我们也逐渐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从最初的PC到现在人手一部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在高速发展中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公共图书馆通过构建无线网络,能够拓展出更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并且能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多资源。而且无线网络相较于有线网络而言,更有利于解决目前公共图书馆空间局限的问题,也能利用用户自身的移动终端去避免图书馆本身计算机终端数量缺少的问题,属于公共图书馆提供互联网服务中最经济的完善手段[2]。实际上,在无线网络服务构建之前,许多急需在公共图书馆当中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用户,会因为排队等候人数太多而不得不放弃。而提供了无线网络服务之后,用户便可用自己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直接接入网络,便可以免费使用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在线资源,从而更高效地享受到圖书馆提供的服务。

3.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

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则需要把握好时代机会去不断创新,对当前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之后带来的挑战积极应对,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从目前社会公众的较高期待和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捉襟见肘的对比来看,公共图书馆应当重视对互联网服务内容及服务模式的创新。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公共图书馆也承担起来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的职责,作为政府信息发布的关键渠道,则应当认识到自身信息中心的优势地位,基于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与技术去对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内容进行拓展,从而提供更加及时、真实的电子政府信息[3]。一方面,可以为政府信息公开设置专栏;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网站提供访问链接,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查询与享受服务,充分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跳板”作用,保障弱势群体信息资源获取的公平性。

4.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对用户信息需求进行调研,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开展提供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服务饱和的现状下,找准服务目标去提供针对性性且用户最需要的互联网服务最为关键。通过对用户信息需求进行研究,有助于公共图书馆提升计算机与互联网免费使用的服务品质。从实际情况来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受众为未成年人、老年人及低收入群体,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网络信息资源需求要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去制定互联网免费服务对策,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道路上,一定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去满足读者的切实需求,并且以互联网在为服务工作的基础,对服务内容、服务平台、服务方法进行创新,在不弱化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去保证读者得到更全面、更优质的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从而助力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事业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彩霞.“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234-235.

[2]罗翔.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影响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8.

[3]唐建华.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免费使用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情报,2012,32(12):33-36.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