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刀刃的隐身天使
2020-05-11李战洲张北
李战洲 张北
中国医大一院集团抚顺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抚顺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大门紧闭,门内金属碰撞声、流水冲刷声以及机器运转产生的噪音交织作响,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几名医护人员穿着隔离衣,戴着护目镜,正专注地整理手上的各类医疗器具。
这里听不到120的急救警铃,没有手术台前传递器械的从容,更没有锦旗和赞美,却承担着医院53个科室和市内18家医联体单位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任务,每天需要消毒的器械多达上百种。
“每个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都威胁着一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无辜的生命。”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辽宁省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瑛介绍说。
在我国,医疗器械消毒不徹底导致的院内感染事件,时有发生。前些年,一则因手术刀等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38名剖宫产手术患者中18人手术切口感染的新闻,更是引起了大众就医时,对医疗器械的担忧。
消毒供应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消除隐忧的同时,自身也承受着更大的隐忧。其中,手术刀的危险性最大。
一把表面看不到血迹的手术刀实则暗藏杀机,清洗时皮肤一旦不小心被刺伤、划伤,不仅要立即进行挤、冲、消处理,还要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报告,进行预防用药、风险评估和定期追踪。如果污水溅入眼中,必须马上用纯净水冲洗。“我们不知道这些器具上有什么样的细菌和病毒,对哪类病人使用过,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清洗时被感染),心里会很恐慌。”张瑛介绍道。
一件需要消毒的医疗器械,要经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等10个流程。像手术刀这样关键的器械,最终要经过将近30道消毒程序,才能重回医生手中。
“干这行,越干越害怕。可器械不会说话,我要求大家做到慎独,凭良心。”张瑛说。制度规范下的职业道德,才更可信。每个消毒过的器械,都可以通过患者的腕带进行扫码追踪,凡在中心经手过器械的护士,都会在器械上留下信息,以确保绝对安全。
过去,大多数医院的消毒科室都是边缘科室,抚顺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成为医院重点科室,也仅仅是从10年前。此前,医院没有消毒供应中心,只有供应室,临床科室将使用过的器械清洗后送到供应室,供应室不负责清洗,只负责消毒。在供应室工作的,大都是“老弱病残”,被遗忘在鲜为人知的角落。
现在,辽宁省内医院的消毒科室大多已成为重点科室,但从事消毒的医护人员却仍普遍面临诸多尴尬。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省内不设消毒专科护士。
医疗器械在材料、结构等方面发展日新月异,消毒专业甚至还涵盖了病毒学、细胞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不设专科护士,明显不利于中心护士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
另外,护理专业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以临床护理为主,在消毒供应中心无用武之地。消毒护士职称晋级,只能参加护士职称考试,考试内容也很少涉及消毒专业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张瑛对此感到十分无奈。
成为重点科室后,近几年,中心来了几名年轻人,张瑛很操心他们的未来。为了改变长期的隐身状态,2015年,她组织人力拍摄了名为《隐身天使》的短视频,全程记录中心工作,并利用院长行政查房的机会播放,又对临床、手术科室做了两场开放日活动,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消毒供应中心。
今年,张瑛还打算把护士进行细分,让他们到妇科、外科等手术室跟台、观台,增长才干。她说自己无法颠覆行业,但想尽己所能,为中心的医护人员谋得与大多数白衣天使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同等的职业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