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非洲猪瘟防控保卫战 猪场四周批次化生产与数据分享

2020-05-11

猪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输精发情后备

(宁波第二激素厂,浙江 宁波 315000)

1 通过批次化生产加强猪场内部生物安全,打好非洲猪瘟防控保卫战

传统的连续生产猪场大多会将仔猪与日龄较大的猪只接连不断混养在保育舍及育肥舍,加上很多猪场因周转问题过度地密集饲养,猪只间水平感染疫病的风险更高、速率更快,于是整个猪场的慢性疫病状况一直存在,整个猪场暴发疫病的风险就相当高[1]。而批次化生产是在原有的连续式生产基础上,将每批次的母猪进行集中的断奶、发情、配种和分娩,并且每个操作环节都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栋栏舍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这样极大提高了猪场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猪群流动频率。全进全出的方式便于猪舍消毒,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有效提高猪场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福利,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猪场生产效率[2]。

自2018年8月份我国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已经对我国生猪养殖及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全国人民正在一起努力,从各个环节去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争取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的猪传染病[3],导致它在猪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条件。猪场做好生物安全防控能有效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从而阻断非洲猪瘟疫情的发展和扩散。生物安全分为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猪场批次化管理通过对猪群按批次实行全进全出,尤其是四周批次生产,相邻批次间隔时间长,除了可以提高生产成绩之外,更有利于内部生物安全水平的提高。因此,实行猪场批次化生产管理,更有利于猪场打赢这场非洲猪瘟防控保卫战。

2 四周批次生产的调整与数据分享

猪场的批次调整关键是调整母猪的发情节律,目前主要有两种调整方法,一种是简式调整,一种是精准定时输精。简式调整的主要方式是使用烯丙孕素对有正常情期的母猪进行压制发情,延长母猪的黄体期,停药后母猪启动卵泡期发育,使母猪群同步发情,从而达到调整批次的目的。精准定时输精主要是在简式调整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促进卵泡发育的药物(血促性素或者同发素)和促进排卵的药物(舒牛或者促排3号)对母猪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进行精准控制。文章分享的四周批次调整案例中,经产母猪主要采用简式调整,后备母猪入群采用精准定时输精方法处理。

2.1 经产母猪发情节律的调整

对经产母猪根据配种日期,按照自然周归总,按配种周分组填写母猪批次生产记录表(示例见图1)。从断奶调整经产母猪的发情节律,使每四个周的断奶母猪集中在3~5 d完成发情和配种工作。例如本周是2020年第12周(3月15日 3月21日),2019年第44周配种的猪会在本周内完成断奶工作,第44周配种的全部猪在正常断奶前1 d(如果猪场没有固定的断奶日或者一周断奶一次以上,可以人为确定1 d为正常断奶日,例如每周四)开始,在产房就开始饲喂烯丙孕素,每头猪5 mL/d剂量,压制其发情,到断奶日正常断奶,在限位栏或者大栏里继续每天饲喂烯丙孕素,一直饲喂到2019年第46周配种的猪断奶日前1 d,总共饲喂14 d。2019年第45周配种的猪会在下周内完成断奶工作,第45周配种的全部母猪在正常断奶日前1 d开始饲喂烯丙孕素压制发情,到断奶日正常断奶,断奶后继续每天饲喂烯丙孕素,一直饲喂到第46周配种的猪断奶日前1 d,总共饲喂7 d。对2019年第47周配种的母猪提前一周断奶,这样使三批猪和第46周配种的猪断奶后完成统一集中配种工作(图2)。对在配种时间内未发情的问题母猪,可以采取两种方案处理:一是直接淘汰,二是饲喂烯丙孕素压制到下一个配种批次断奶日前1 d,饲喂完烯丙孕素同时用外源性激素药物定时输精处理。对于返情、流产、空胎等掉队异常猪,在用烯丙孕素压制到相邻批次后也同样采用定时输精方案处理:停喂烯丙孕素当天肌注递胎素(D-PG)0.075 mg,24 h后肌注同发素(PMSG400 IU+hCG200 IU)1头份,发情后第一次输精时肌注促排 3 号 (LHRH-A3)50 μg(图 3)。

图1 母猪批次生产记录表(来源于: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刘学陶教授)

图2 四周批母猪发情节律调整示意图

图3 问题母猪定时输精处理示意图

2.2 经产母猪停喂烯丙孕素后发情情况

山东某猪场饲喂烯丙孕素的经产母猪总共1 682头,停药7 d内总共发情静立1 548头,所有喂药经产母猪发情率为92.0%(1 548/1 682)。停药后第4天母猪静立的有528头,占发情猪总数的比例为34.1%(528/1 548),停药后第5天静立的有765头,占总数的比例为49.4%(765/1 548),停药后第6天静立的有232头,占总数的比例为15.0%(232/1 548),停药后第7天静立的有23头,占总数的比例为1.5%。(见图4)

2.3 后备母猪的导入

图4 经产母猪停喂烯丙孕素后发情静立比例

根据之前母猪的生产成绩,确定每批猪的配种目标(配种目标=分娩目标r配种分娩率),根据配种目标结合批次生产记录表统计的数据,确定每批猪需要补充的后备头数。后备母猪做好情期管理,选出出现过情期的、达到配种标准的后备母猪,在需要导入批次经产母猪大配日的前20 d开始饲喂烯丙孕素,每天定时定量饲喂5 mL,连续饲喂18 d,停喂烯丙孕素后42 h肌注血促性素,间隔80 h后肌注戈那瑞林(舒牛),24 h后第一次输精,间隔16 h后第二次输精(见图5),与该批次经产母猪完成同步配种工作。停喂烯丙孕素后未按时发情的后备母猪,可按照问题经产母猪的处理方案再处理一次,若还不发情,建议淘汰。

图5 后备母猪精准定时输精流程

2.4 后备母猪导入效果与数据

山东某猪场2019年5月份开始买入三元后备母猪,配种集中在6月份、7月份、8月份。总共统计全部调整完成5个分场喂药入群的5 600头后备母猪,停药7 d内总共发情4 863头(含发情静立和发情未静立),其中静立1 461头,发情未静立3 402头,未发情的有737头。所有喂药后备母猪发情率为 86.8%(4 863/5 600),发情静立的比例为26.1%(1 461/5 600)。配种后35 d测孕,受胎率为73.0%(3 551/4 863)。停喂烯丙孕素后第4天发情的有78头,占发情猪总数的比例为1.6%(78/4 863),停药后第5天发情的有1 789头,占总数的比例为36.8%(1 789/4 863),停药后第6天静立的有2 378头,占总数的比例为48.9%(2 378/4 863),停药后第7天静立的有618头,占总数的比例为12.7%(618/660)。(见图6)

图6 后备母猪停喂烯丙孕素后发情静立比例

停药后第5天、第6天、第7天母猪发情静立总数为4 785头,发情静立比例达到98.4%(4 785/4 863),发情静立集中度很高,有利于批次化生产操作(以上数据来源于山东某猪场)。

3 讨论

3.1 经产母猪饲喂烯丙孕素后的发情情况

由2.2(图4)可见,经产母猪在停喂烯丙孕素后的发情主要集中在停喂后第4天、第5天、第6天,这3天发情率达到了98.5%,发情现象非常集中。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断奶后的经产母猪在饲喂烯丙孕素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体能和膘情恢复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头胎猪来说,这个现象会更加明显;2)饲喂烯丙孕素会对母猪自身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正反馈调节的作用。因此,烯丙孕素也可以用于头胎猪断奶后膘情调控,可以在其正常断奶前一天饲喂烯丙孕素,连续饲喂7~14 d,待膘情恢复后停喂,可提高头胎猪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3.2 后备母猪饲喂烯丙孕素后的发情

由2.4(图6)可见,后备母猪在停喂烯丙孕素后的发情主要集中在停喂后第5天、第6天、第7天,这3天发情静立比率达到了98.4%,发情现象非常集中。在停喂烯丙孕素后,后备母猪的发情时间整体比经产母猪晚了1 d,这一点对其他猪场进行批次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烯丙孕素是一种孕激素类似物,具有天然孕激素的活性,可用来促使后备母猪性周期同步化。从业者周知,母猪典型的发情周期为21 d(17~25),发情期持续 2~ 3 d[4](1~ 5),猪发情后2~4 d,循环血流中的孕酮水平升高,在间情期的中、后期达到峰值,此后迅速降低,直至与13~15 d黄体溶解时的浓度相一致。在整个发情周期中,子宫内膜都可释放前列腺素,但在黄体期结束时出现峰值。释放的前列腺素进入子宫静脉,经返流交换系统而进入卵巢动脉,引起黄体溶解。孕酮浓度通常在发情后14~18 d降到最低水平[4]。母猪的孕酮浓度降到最低水平时会再次启动卵泡发育,进入下一个发情期。为了在不打破母猪原有生理节律的前提下维持母猪体内的孕激素水平,而抑制母猪发情,所以烯丙孕素的饲喂时间应为14~18 d,而18 d更为保险。停喂烯丙孕素之后,母猪便同时开始重新启动性周期,从而消除了不同母猪发情的个体时间上差异性,再加上之后的定时输精流程、血促性素促进卵泡发育、戈那瑞林促进卵泡成熟并排卵,三者有机结合使猪群处于相同繁殖生理状态,达到使母猪性周期同步化的效果。烯丙孕素除了孕激素活性外,还有少量雌激素作用,能促进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容积,有利于提高产仔数[5]。

3.3 饲喂烯丙孕素注意事项

烯丙孕素是一种油状液体,可以直接附加在饲料表面或通过连续式投喂器直接打到猪的嘴里,前者的操作需要母猪在限位栏中且有独立料槽,相邻限位栏里的猪不会彼此抢食;后者的操作需要提前几天用苹果汁或葡萄糖水驯化猪。无论哪种操作,每天都要定时定量5 mL的剂量,而且最好是固定专人负责。在用苹果汁或葡萄糖水对母猪进行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把枪头硬塞进猪嘴巴里,这样容易驯化失败。烯丙孕素在猪的胃肠道会被迅速吸收,首次给药1 h后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烯丙孕素主要经肝脏代谢,通过胆汁排出,消除半衰期约14 h,因此母猪对其不存在依赖性。在光照条件下,烯丙孕素的化学结构极易发生变化,形成不具有孕激素活性的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其半衰期约为25 s,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保存。

4 总结

在饲喂烯丙孕素的基础上,通过精准定时输精可以非常有效地做好四周批次生产中母猪发情节律的调整,从而达到调整批次化生产的目的。通过定时输精方案,辅助处理掉队、问题母猪,可以使猪场有条不紊地进行批次化生产。

猜你喜欢

输精发情后备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深部输精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