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载传承发展 致力铁路工务工程系统创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2020-05-11韩自力,刘晓光
70年光阴流转,几代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几代人薪火相传、勠力创新!伴随着新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这所成立于1950年的铁路工务工程研究机构,正昂首走在铁路工务系统创新的道路上。
70年来,铁建所在轨道、桥梁、岩土、隧道、工程材料、工程爆破、安全检测、养路机械等领域承担国家级和铁路科研课题逾千项,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27项,省、部级科技奖近300项,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300余项,为我国铁路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铁建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混凝土轨枕,两年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片12米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1957年,首次在我国京门、真南支线分别试铺无缝线路1 km。1959年,研制成功31.7米双向预应力先张法梁和我国第一孔24米栓焊钢梁。1964年,铁建所“5998”专题组首次参加我国西部地区核试验,验证地下铁道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度。
1965年,铁建所开始接受西南三线铁路建设任务,大多数科研人员“下楼出院”,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栓焊钢梁”、“无缝线路”、“整体道床”、“软土”和“隧道施工”等多个战斗组的主力,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即使在“文革”期间,工作环境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的突破和新型栓焊钢梁的开发应用,以及软土地基处理、静力触探、松软岩层隧道施工、隧道内混凝土轨枕板和整体道床、山区铁路铺设无缝线路、岩土爆破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为建成举世瞩目的成昆、贵昆铁路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由铁建所研究、设计、试验的湘桂复线红水河斜拉桥正式通车,这是我国铁路上第一座具有现代先进技术水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主跨96米居世界同类桥梁第二位。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国家优秀工程银质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随后,铁建所开展了高速铁路技术领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近年来,结合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研发了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40米常用跨度简支箱梁、大跨度铁路钢桥设计理论、路基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隧道防排水、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等成套技术,为我国京沪、哈大、海南东环、兰新二线等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构建中国高速铁路工务工程技术体系、推动高速铁路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重载铁路技术领域,系统开展了轴重25吨、27吨、30吨、35~40吨重载铁路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既有客货共线铁路开行重载列车适应性和强化对策研究,提出了线桥路隧关键设计参数,研发了成套技术、系列产品和装备,在我国瓦日、浩吉铁路以及肯尼亚蒙内铁路、几内亚西芒杜铁路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重载铁路工务工程技术体系。
在高原高寒铁路技术领域,铁建所在耐久性混凝土、路基防冻胀、桥梁病害防治、无砟轨道、边坡防治、隧道防灾救援等方面取得大量创新成果,为我国高原高寒铁路的成功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铁建所积极参与我国各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和咨询工作,在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和桥梁结构设计、振动噪声控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铁建所具备国内一流的试验条件,拥有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实验平台。归口管理国铁集团铁道建筑与工程技术标准,是铁路工务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际标准组织ISO铁路应用委员会基础设施分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为铁路行业技术发展和铁路“走出去”提供了平台支撑。
在大量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铁建所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和工程化的道路。下属的北京铁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和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铁路工程检测与咨询、重大工程和特殊复杂结构的特种工程业务,解决了一大批土木工程技术难题。控股的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扣件系统、桥梁支座、各型高速重载道岔等产品研发和规模化生产。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铁建人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着艰苦创业、务实求新的工作作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思考铁路“高速、重载、智能”的多元发展内涵,铁建人当发挥工务工程系统集成创新优势,不断开拓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新局面,为“创建世界一流轨道交通科技集团”、“引领轨道科技,成就交通未来”,贡献力量!
周镜,中国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长期从事路基土工方面的研究。1950年回国,曾任铁道建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冯叔瑜,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爆破专家,长期从事工程爆破技术研究。1958年调入铁建所,创建爆破研究室,曾任铁建所爆破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