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独立学院校、医、企三方联动的地方特色专业建设探究
2020-05-11贺维斌
赵 丹,贺维斌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独立学院是在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背景下产生、按照民办性质运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医学类独立学院是指独立设置的医药类本科院校,以医学门类专业为主,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根据武书连201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统计数据,全国262所独立学院中,有23所医学类独立学院,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尤其是近两年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的意见,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2008年至今,独立学院或转设普通本科院校,或迁址外地办学,脱离母体学校,如今独立发展的独立学院应具有带有地方特色的强势专业,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地方特色专业,是新时期独立学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特色专业建设基本内容与主要原则
(一)地方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分析
地方特色专业建设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需求,是满足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2]。开展地方专业特色研究,将为独立学院推进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促进特色专业教育创新、提高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特色专业建设符合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将能够为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在办学质量与办学定位等方面提供切入点,使其能够围绕社会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3]。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在设置专业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区域人才的发展需求,要贴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注重设置一些区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专业[4]。
(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地方特色专业建设主要原则
坚持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特色,推动江苏省医学教育的发展,改善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不均衡状况,提高基层医疗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兼顾当前与未来的特色,要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同时又要着眼于未来,服务于现代化需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市场导向特色,市场需求是独立学院教育生命力所在,市场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学院就建设什么专业,紧贴市场需求。
二、医学类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一)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专业建设发展历程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是1999年由南京医科大学创办并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2013年迁址连云港办学。学院创办初期,专业建设实施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大力申报医药类新专业,与母体学校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办学初期学院9个专业(方向)无一专业(方向)与母体学校相同(表1)。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要求医学类专业本科阶段定位为通用型,不允许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开设方向,因此学院一些特色专业停办,急诊、整形、护理英语、临床药学停止招生,医学影像五年制专业改为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随着教育厅对专业收紧,学院的专业基本与学校雷同,专业建设进入停滞期。学院到连云港办学后,考虑到学院发展、招生就业、办学效益等问题,学院有必要对专业进行梳理。在规模与效益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利用连云港丰富的海洋资源,尝试拓展与医药交叉的专业领域,如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等。
表1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专业建设情况
(二)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专业设置高度趋同
独立学院一般是在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母体高校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使独立学院快速形成品牌效应并得到社会的认可[5]。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与母体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独立学院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难以凸显[6]。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重复和相互竞争,带来了专业结构的趋同化,不能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需求。这势必造成与母体学校的“撞车”,为学生未来就业留下隐患,引起结构性失业[7]。
(三)医学类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趋同
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非常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由于追求“热门专业”,导致医学类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扎堆”现象突出,不利于长期发展[8]。据统计,全国23所医学类独立学院中,专业雷同性强,地方特色不鲜明。笔者统计了23所医学类独立学院2018年招生专业设置情况及其比重,可以看出医学类独立学院开设专业集中在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传统医药专业(表2)。各医学类独立学院应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开设服务于地方社会的相关专业,如海洋药学、助产学、健康管理与服务等专业。
表2 各专业在医学类独立学院中的开设情况(根据2018年各医学类独立学院招生专业数据统计)
三、医学类独立学院校、医、企三方联动的地方特色专业建设路径探析
医学类独立学院应始终坚持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改善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不均衡状况,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以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坚持错位发展的地方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寻求特色发展点,减少对母体学校传统专业的依赖,贯彻“强化应用、注重创新、融合地方、彰显特色”地方特色专业建设指导方针[9]。
(一)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以突出品牌优势、强化地方特色为原则
对现有专业尝试按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进行划分。坚持“以品牌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一方面依托母体学校优势专业支撑,打造独立学院品牌专业,确保生源稳定性,另一方面规避专业趋同性,结合区域经济社会优势设置专业,寻找新方向,打造自身特色。
(二)做好师资队伍规划建设,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目标,建立符合连云港地区经济发展和学院办学特点的引进、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围绕学科建设,重点做好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教授等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加大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形成数个以学科优势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结合学院迁址连云港办学的实际情况,根据专业发展需求逐年引进相关专业师资,打造一支精干的专任教师队伍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继续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的优质师资资源,外聘专任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风和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打造一支品德高尚、学风严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10]。
(三)明确专业建设思路,校、医、企三方联动建设地方特色专业
与母体高校方面,独立学院应与母体学校错位式发展,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与母体学校形成竞争共存、独立发展的格局,开设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面向不同层次培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从2016年起,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南京医科大学相关专业短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发展。
与附属医院方面,在承担基础的医学临床课程,承担学生见习、实习的基础上,开设特色课程班,包括急诊医学、危重症护理学、助产护理学、传统康复医学课程班,培养与社会需要接轨的应用型医药类本科学生,特色课程班也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逐步拓展范围,如老年护理课程班、儿童康复医学课程班等。在特色课程班建设的基础上,与附属医院共建特色专业,如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等。
与地方企业方面:地方高校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制药企业及研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优化组合教学资源,拓宽专业方向,努力培养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7]。共同建设院企合作班,如“豪森班”与豪森药业共同建设,订单式培养。连云港具有“豪森”“恒瑞”“康缘”“正大天晴”国内较大影响力的四大药企,在院企合作的“豪森班”建设基础上,积极与地方紧密融合,洽谈“康缘班”“天晴班”等,培养具有特色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推进学生高质就业。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迁址办学以来始终坚持地方特色专业建设发展道路,利用连云港医院、新医药产业发展及医药企业群聚集区位优势,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医院和知名药企的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学院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打造属于康达学院的特色与品牌。
(四)积极申报地方特色专业,合理规划专业体系
独立学院的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设置专业应以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尝试在专业目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区域发展对专业的不同需求,适当增设不同的专业方向。从独立学院自身看,专业设置不仅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采用院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预就业等措施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且还要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都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区域需求,积极申报儿科医学、助产学、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和制药工程等地方急需专业。
以突出特色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能灵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结合地方特色,申报和建设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社会适应面广、具有一定办学效益的专业。科学性地兴办一些目录外专业,尝试与周边高校联合办专业,如利用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资举办应用心理学、海洋学等相关专业。深入调研,大力兴办投入小,就业好的专业。积极响应健康产业流行趋势,设置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健康产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专业;细分人才需求市场,设置药品食品检验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增强医药的国际竞争力,设置国际医药贸易专业、医药新产品研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