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音乐类培训机构对音乐类艺术考生的影响
2020-05-10陈依恒
陈依恒
[摘 要] 对湖北省音乐类培训机构调研,分析培训机构对音乐类艺术生在就学和就业方面的影响,希望对高校教师有帮助,能快速掌握艺术生的优缺点,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分析音乐类艺术生的就业现状,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智积极地面对就业问题。
[关 键 词] 音乐类培训机构;艺术生;就学;就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74-02
一、湖北省音乐类培训机构的现状
湖北省音乐类培训机构种类繁多、规模大小不等、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提高音乐艺术生的升学机会。
音乐类艺术考生有两类:一类为选择培训机构,这类考生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高考分数不足以考进理想的学校,高考前转成艺术生,希望在培训机构参加集训,以艺术生的身份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另一类为不选择培训机构,这类考生大多数是从小学习音乐,有固定的音乐专业教师,考前有充分准备,想要报考自己理想的学校。
在培训机构选择报考的主项大多比较草率。实际上选择报考主项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与观察才能在艺考中取得更理想的成绩。这种现象导致这些音乐培训机构吸收了越来越多的零基础或者入门水平的音乐考生,虽然增加了培训机构的生源,给培训机构带来利益;但是降低了音乐高考生的平均专业水平,却使学生和学生家长认为培训机构更有效率。
这种集训式的音乐培训机构会对青少年在成长的关键期间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无论是对专业还是人性格或者世界观、价值观等。
二、湖北省音乐类培训机构对音乐类艺术生的影响分析
(一)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我國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在业余时间开始音乐的学习,在音乐学习领域中,可分业余学习和专业学习两大类。“专业学习”即国家正规院校音乐专业,如钢琴表演专业、声乐表演专业、器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调律专业、作曲专业等。而“业余学习”则是指那些音乐爱好者自行学习或者请家教,或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学习音乐。专业与业余,性质十分接近,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细微的区别。
一般来说,专业学习的内容较业余学习更加难、更加全面,业余学习教师拔苗助长的现象更为明显。湖北省艺术培训机构目的明确,为保证升学率,大多数专业任课教师会将基础训练一笔带过,在短短的数月之间帮助学生完成能参加艺考的曲目,更有甚者曲目完整度不高,只完成在考试时可能会喊停的前半部分。这种现象造成音乐学生对基础以及理论了解片面,却以为自己已经达到该曲目要求的水平和标准。
随着业余钢琴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普及,急需专业、合格、称职的音乐专业教师,而多数培训机构拥有的专业教师,整体上达不到高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据了解,湖北省的音乐艺术培训机构里大多数任课教师是来自周边音乐专业院校或其他高校音乐专业的在读学生或应届毕业生。从专业钢琴教育的角度来看,最常见的问题有:教学方式不成熟、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选用不科学以及配套设施陈旧落后。这种速成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不注重对演奏曲目意境和情感的把握,甚至连作曲者和曲目背景一无所知,只是单纯地进行动作上的教学与训练。这种功利化的教学导致教出来的学生专业表演粗糙、音乐表现力弱、艺术性匮乏、没有吸引力,违背专业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标准。
从功利性较强的培训机构学出来的艺考生,当他们完成高考进入专业音乐学院或高校音乐专业以后,面对高校教师会出现不适应、不接受的排斥现象。因较多参加湖北省音乐培训机构的学生是零基础或入门水平,他们不能理解高校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苛刻要求,造成师生不能融洽相处、教师教学受阻碍、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主观问题,导致师生磨合期延长;教师不能尽心教学、倾囊相授;而学生误以为教师恶意针对自己等不良影响。
(二)对就业的影响
目前,音乐艺术类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音乐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从积极的方面说,音乐类培训机构提高了升学率,帮助了大部分喜欢音乐、想学音乐专业的学生;从消极的方面说,音乐类培训机构是以升学率为第一目的,所以并不会像传统教学一样务实并且注重全面发展。为了广大艺术生今后能理性并积极地面对就业问题,在此对音乐艺术生的性格稍作分析。
音乐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创新性,也有浪漫情怀,致使在思考事情时经常把客观现实抛之脑后。音乐艺术类学生在接受音乐培训之后,由于其个人性格特点,思维灵活敏锐;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创新思维;乐观开朗;对真实、善良、美感向往;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充满期待和愿望;对现实社会热切关心,是学生中最富热情和发展机会的关键人群。
音乐艺术类学生受音乐培训的氛围,往往突出自身的独特进步,音乐艺术生希望发展特殊个性,向往自由不受约束。对于音乐生来说,他们更渴望个人能够规划、决定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独立走自己的路。但是他们的团队意识相对匮乏,在活动中经常表现为个性明显。
在音乐类培训机构影响下,大多数音乐艺术学生存在缺乏时间意识、生活习惯懒散、学习态度松懈等行为,只关注艺术专业课的培训,对其他文化课基础理论漠不关心,特别是对外语课缺乏兴趣、重视程度不足,很多音乐艺术生觉得英语等文化课用处不大。
关于艺术生的就业意向,从事教师行业的时候有和学生聊起过,较为心性高傲的学生认为今后的理想工资约为湖北省武汉市的月薪一万五左右,部分学生偏向于毕业以后经营工作室或者琴行,少部分学生选择放弃音乐行业。而客观现实表示,工作室和琴行竞争非常激烈,大部分湖北地区市场呈现饱和状态。音乐艺术类学生现阶段的就业前景有两大特点:既具有市场广泛性,又存在专业特殊性。当下就业市场总体上是不乐观的,音乐艺术生就业情况较为严峻。为了广大艺术生今后能理性并积极面对就业问题,在此对音乐艺术生的就业问题稍作分析。
1.就业观念。很多音乐艺术生将掌握的专业和理论技能更多地看作努力的梦想和事业,并不是维持生计的工作。不正确看待就业困难的客观现实,对应聘、岗位关注程度较低,个人求职简历、推荐材料等自我推广过程中强调小众个性,与应聘工作岗位客观要求适应不足;有的音乐艺术生不切实际追求工作与专业相适应,存在不切现实、沽名钓誉等不立足客观条件的想法,把本来较好的就业岗位白白浪费。学生需要认识到,有了社会生存的智慧与能力才可以较好实现个人的音乐理想,需要形成“先就业、后择业、再事业”的逐步就业思想;因为音乐艺术生的培训前期资金投入较多,所以大量音乐艺术生求职时渴望能短时间内赚回艺术学习期间投入成本,导致求职预期与社会职场客观的薪酬待遇、工作前景天地悬殊。
2.专业思维。音乐艺术生将求职难题总结为工作面较为狭隘,这是一种错误的就业观念。因为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音乐等经典艺术专业的学生求职工作面狭窄的困境越来越明显。然而,音乐艺术专业因为不可能完全地被科技代替,专业技术发展日渐繁荣。
3.地域思维。因为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城乡差异等现象,造成音乐艺术生即便进行灵活应聘或个人创业,也不愿意选择社会基层职位和經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域,进一步导致音乐艺术生工作地域的发展不平衡。实际上,很多中小型城市中,或者比较富裕的基层,这类地域对音乐艺术人才的关注程度较高,招纳人才的政策与薪酬待遇有时还会比大中城市要好。
因为高考音乐艺术专业扩大招生,导致音乐艺术生综合技能和应聘能力有所降低。入学标准的降低、专业教学人才师资的缺少、艺术教学制度体系的不完善等,进一步造成许多音乐艺术生人文素养、自身修养、综合素质、综合技能方面不足,无法进行就业设计和人生道路的规划来有目标性地完善个人的综合技能和公共交际能力,进一步导致应聘时的受挫局面。
三、结论
总览音乐类艺术生的特殊性,每个人的独特优势需要持续发扬,缺点应积极改正,对个人进行客观的社会定位。要多深入思考怎样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标准,提前规划个人的职业目标,在求学过程中做好较好的铺垫,为个人应聘时能客观定位,做足工作。争取成为德艺双馨的音乐艺术人才,准确定位个人的就业目标。
站在音乐类艺术生立场上,前方是现实的就业难题,需要树立端正的就业观,态度上形成较好的就业观,重视社会就业信息的收集,利用社交方式、人才求职会等形式更深入了解应聘智慧。音乐类艺术生大多数喜欢自由,主观思维不受管理,有的更出现因音乐艺术的“阳春白雪”而产生自负的现象。在不良主观心理的影响下,当他们实际进入岗位中长期受挫时,经常产生挫败感,出现苦恼、不安、难受、自卑等工作心理不良反应,这些都是公共交际匮乏、对个人缺乏现实科学的期望、对应聘状况的困境认识不够深入等因素所造成的主观心理受挫力较差的表现。音乐学生应在求学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思想内涵,努力做到“综合”型学生;完善自身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把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作为目标。此外,养成积极的应聘观念,当挫折来临时通过心理上的自我完善,增强心理受挫能力。面对应聘受挫,经常自我反思,积累经验教训,用心去竞争新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廖丽芳.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曾文婕.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温静.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
[6]牛思萌.试论钢琴专业教学与业余教学的衔接[J].北方音乐,2016(23).
编辑 赵瑞峰